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规划建议
——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

2024-05-17 14:26代姗姗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方竹桐梓县竹笋

代姗姗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继续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引导工业梯度有序地向县域转移,促进“一县一业”发展模式的建立[1]。董子晗等认为正安县方竹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链短且不完善、运输损耗偏高[2]。孙旬基于对兴文方竹笋产业现有经营主体的分析,提出了当地方竹笋产业发展存在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3]。杨淼鑫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方竹笋产业的建议[4]。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5]在他的著作《 国家竞争优势》 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被称为“钻石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以及机会和政府的角色。它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并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1 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1.1 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现状。桐梓县十分重视发展方竹笋,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县一业”的典范。在方竹笋栽培上,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规范方竹笋生产管理,截至2021 年末,桐梓方竹的种植面积达100 万亩,产量达到了5.5 万t,总产值6.5亿元,方竹产业综合效益持续提升。全县25 个乡镇共20 多万人参与发展方竹产业。在方竹笋产品加工方面,全县拥有一定规模的方竹笋加工企业,如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桐之味食品加工厂等,无硫竹笋干、鲜笋、水煮竹笋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在方竹笋销售方面,为了让方竹笋可以顺利“走出去”,桐梓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增强了交通容量。主要的销售方式有集市零售、批发、与龙头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卖给外来收购商等。

1.2 桐梓县方竹笋产业竞争力分析

1.2.1 要素条件。①在自然资源方面,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县内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无霜期长。当地高海拔、气候湿润等特点为方竹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在区位交通方面,桐梓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省会贵阳180 km,距重庆160 km,从县城乘坐高铁前往两地仅需1 h。境内共有3 个火车站和1 个县级客车站,黔渝铁路、210 国道纵贯全境。县政府还组织建设竹林生产便道200 km,为县内方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③在科技力量方面,县林业局有专业技术人员50 余人,设立有竹业管理站,负责全县方竹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此外,南京林业大学林下经济研究院也以科技助力当地竹产业发展,实行“公司+贫困户+科技”模式,推广转化方竹新品种,并加强竹林的培育。

1.2.2 需求状况。方竹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在方竹笋的热量、含糖量以及脂肪含量均低于其它蔬菜,消费者的食用需求较大。生态价值体现在方竹林具有固碳释氧功能,以方竹产业为主导,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县域内消费者对方竹笋的需求较大,拥有稳定的直销市场。而县域外的消费者主要集中于江浙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远,鲜笋的保鲜和运输成本较高,所以笋干、开袋即食笋成为主要的销售产品。

1.2.3 相关支撑产业状况。方竹笋加工业现状:桐梓县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笋子加工企业3 家,年加工量均在3 000 t 以上。其中,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研制出无硫干燥竹笋、清水竹笋等20 多种新产品,使当地竹笋在加工品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这些竹笋加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普遍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表现在没有更新生产、加工设备,缺乏新产品研发能力;二是多采用传统的销售方法,与省外企业签订购买合同,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和贵阳各大超市,很少利用电子商务、自媒体等平台进行营销。

1.2.4 企业战略及竞争状况。在竞争状况上,一方面,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方竹笋仅在重庆南川区、贵州桐梓县狮溪镇、福建建瓯地区有大面积的生长。与桐梓县邻近的重庆市南川区,依托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加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与贸易往来,组织相关企业前往新加坡等国家举办产品推介会,进一步开拓了海外市场,已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此外,该企业的液氮保鲜系统让当季生产出的一部分方竹笋保持了鲜度,使其销售期可延长到全年,弥补了春笋断季的市场空缺。因此,与重庆市南川区相比,桐梓县方竹笋加工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桐梓县方竹笋产业链短,多为方竹笋加工业,没有以方竹笋产业为依托的特色生态旅游业。

1.2.5 机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林下产品采集业,如野生菌类、竹笋、林菜等[6]。近年来,桐梓县东西部协作,紧紧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做实方竹一产基础建设、做强方竹二产精深加工、做优方竹三产销售渠道。目前,桐梓县正致力于建立中国竹笋交易中心,这是建成高标准竹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方竹笋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好机遇。

2 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2.1 加大方竹笋产品加工与研发力度。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投入资金更新和完善方竹笋生产和加工设备,建设或改造方竹笋加工厂,促进部分企业从传统加工方式向自动化加工方向转变。在产品研发上,除了以生产清水笋、无硫烘干笋、速冻鲜笋、即食笋系列产品为主外,还要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其他的方竹笋产品,争取在2 年内开发出2 款竹笋新产品。此外,建立笋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中心,弥补鲜笋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鲜困难这一不足,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2.2 加强品牌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展销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等节日活动,推广和介绍桐梓方竹笋;围绕“中国方竹笋之乡”“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名片,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级部门搭建的各类平台宣传报道方竹产业,提升“桐梓牌方竹笋”区域品牌的影响力。除了线下开设方竹笋专卖店,与外地企业签订购买合同,还可以增加线上销售渠道,通过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短视频、网红直播等形式带货销售,推进竹笋产品建立健全各类销售渠道,提高方竹笋销量,使方竹笋走出大山,走向城市,面向世界。

2.3 大力发展方竹笋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县域产业、自然资源和区位交通的优势,颁布相关政策,对加入方竹笋产业的人才、企业进行补贴,以提高对研发企业和竹产业人才的招引力度;二是对现有加工企业,改善其方竹笋生产和加工设备,完善方竹笋加工厂的设施,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程度,使部分企业从传统加工方式向自动化加工方向转变。还要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深入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需求研发和改进方竹笋系列产品,以培育出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潜力大的龙头企业。

2.4 加快发展竹林生态旅游业,延长产业链。桐梓县方竹笋产业在竞争状况上存在产业链短的问题,发展竹旅游产业能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竹文化旅游发展具有资源依托性,可以依托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科技力量等优势来发展“观光+ 采摘”一体化的竹林生态旅游业,打造“竹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首先,通过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竹林片区建设竹林公园,以原有地形为主,在不破坏竹林群落的情况下进行适当改造,建造观光步梯,开发人工湖和假山,实现山石、水体和竹林景观的和谐统一,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观赏效果,营造出原生态且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其次,发展“竹林小院”主题农家乐,游客可以在笋农指导下亲自采摘方竹笋,再由农家乐负责烹饪,使游客能品尝到方竹笋的新鲜口感。这样一来,游客在欣赏竹林景观的同时,也能沉浸式体验竹笋采摘的乐趣。同时,围绕“中国方竹笋之乡”等名片,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级部门搭建的各类平台宣传报道方竹产业,提升“桐梓牌方竹笋”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从而宣传当地的竹林生态旅游,为其旅游观光产业带来客源。

猜你喜欢
方竹桐梓县竹笋
关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合江方竹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建设探讨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