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虫害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4-05-17 14:26王欣萍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辛硫磷白粉菊酯

王欣萍

(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河北 唐山 063300)

黄瓜在果菜类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黄瓜生产大国,黄瓜生产以设施栽培为主,我国黄瓜设施栽培面积约占42%[1]。封闭的环境及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为害虫的发生和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设施黄瓜栽培中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瓜蚜、蓟马、黄守瓜、瓜绢螟,以及地下害虫瓜种蝇、蛴螬、蝼蛄、金针虫等。长期以来,化学农药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形势严峻。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日益关注,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治理害虫成为趋势。本文总结了设施黄瓜常见虫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黄瓜害虫绿色防控及黄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白粉虱

1.1 危害症状。白粉虱为半翅目粉虱科,1 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严重。温室内可常年发生。若虫喜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枯死。每年7 ~9 月虫口增殖速度最快,危害最严重。成虫不善飞翔,趋黄性很强。有高度群集性,排泄大量蜜露,严重污染黄瓜叶片和果实,引起煤污病,降低黄瓜商品率,发生代数多,防治难度大。

1.2 防治措施

1.2.1 农业防治。①培育无虫苗:育苗前熏蒸温室,在温室通风口加尼龙纱。②尽量避免混栽:调整生产茬口,即头茬栽培白粉虱危害轻的蔬菜,如芹菜、甜椒等,二茬再种黄瓜、番茄。

1.2.2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中华草蛉、丽蚜小蜂等天敌。蔬菜大棚中释放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率为60%[2],效果好。注意监测温室过道植株叶片上的白粉虱,在白粉虱刚出现还没有造成危害时就要开展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当粉虱发生量大时,可先喷施生物农药,再释放天敌。

1.2.3 物理防治。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设置黄板,再涂上一层用10 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的黏油,诱杀成虫效果显著,黄板设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平,7 ~10 d 重涂1 次。可以在黄板下面接一个硬纸板,以防止油滴在作物上造成瓜苗污染。

1.2.4 化学防治。①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或背负式植保多用机将1%溴氰菊酯或2.5%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②药剂防治:可选用2.5%溴氰菊酯、20%灭扫利乳油2 000 倍液、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联苯菊酯水乳剂0.8~2g/667m2,喷雾防治,每隔6 ~7 d 喷1 次,连续防治3 次,防治效果好。

2 黄瓜蚜虫

2.1 危害症状。群集叶背、花梗或嫩茎上,通过刺吸汁液、分泌蜜露对黄瓜造成危害。受害瓜苗叶片卷缩甚至枯死,缩短结瓜期。

2.2 防治方法

2.2.1 农业防治。用好防虫网,培育无虫壮苗。

2.2.2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蚜。

2.2.3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如小黑蛛、七星瓢虫、龟纹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蝇、蚜茧蜂、大草蛉、蚜霉菌等。

2.2.4 化学防治。①发现有蚜虫危害时优先选用植物性杀虫剂,如0.65%茴蒿素水剂100 ml,兑水30 ~40 kg 后喷洒,或2.5%鱼藤精乳油600 ~800 倍液,或用烟草水(烟∶水=1∶30 ~40)喷洒。②化学药剂:选用40%菊·马乳油2 000 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3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雾,隔10 ~15 d 再喷1 次。

3 蓟马

3.1 危害症状。蓟马属缨翅目蓟马总科,锉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嫩叶、花和幼瓜的汁液,受害叶面上出现灰白色长形的失绿点,受害严重可导致花器早落,叶片干枯,新梢无顶芽,被害叶片叶缘卷曲,不能伸展,呈波纹状,叶肉出现黄色挫伤点,似花叶状,最后被害叶变黄、变脆、易脱落。黄瓜顶芽受害,出现丛枝现象或顶芽萎缩。幼瓜受害后,表面出现黄绿色斑驳,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失去商品性。蓟马还传播病毒病。

3.2 防治措施

3.2.1 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消灭虫源;春季适期早播、早育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加强水肥管理等,栽培时采用地膜覆盖;适时栽植,避开蓟马危害高峰期;清除菜田附近野生茄科植物。

3.2.2 物理防治。挂蓝板诱杀成虫,每10m 左右挂1块蓝色板,略高于黄瓜生长点15 ~30 cm,以减少成虫产卵为害。

3.2.3 药剂防治。当夏秋瓜苗2 ~3 片叶时开始田间查虫,当每苗有虫2 ~3 头时,可采用以下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进行防治:240 g/L 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 ~5 000 倍液、15%唑虫酰胺乳油2 000 ~3 000 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3 000 ~5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2 000 倍液,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 000 ~3 000 倍液,以上药剂视虫情隔7 ~10 d 喷药1 次。

4 斑潜蝇

4.1 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形成不规则的蛇行虫道。苗期2 ~7 叶受害多,潜痕密布,甚至叶片发黄枯焦或脱落。

4.2 防治措施

4.2.1 生物防治。释放姬小蜂、潜蝇茧蜂等,这2 种寄生蜂对斑潜蝇寄生率较高。

4.2.2 化学防治。防治时间掌握在发生高峰期,选用5%氟虫氰悬浮剂50 ~100 ml/667 m2,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5%氟啶脲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5 ~7 d 喷1 次,连喷2 ~3 次,采收前7 d 停止用药。

5 黄守瓜

5.1 危害症状。黄守瓜为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为害瓜苗的叶、嫩茎、花和果实,喜食瓜叶和花瓣,叶片被食后形成圆形缺刻;幼虫在土里为害根部,低龄幼虫为害细根,3 龄以后为害主根,钻食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可使地上部分萎蔫而死,贴地生长的瓜果也可被幼虫蛀食,引起腐烂,丧失食用价值。

5.2 防治措施

5.2.1 农业防治。①适当间作或套种:瓜类蔬菜与十字花科蔬菜、莴苣、芹菜等绿叶蔬菜间作或套种。②阻隔成虫产卵: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5.2.2 化学防治。注重瓜类幼苗期的防治,控制成虫为害和产卵。严格掌握施药浓度。药剂可选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

6 瓜绢螟

6.1 危害症状。瓜绢螟为鳞翅目螟蛾科,低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造成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留下叶脉。也蛀入果实和茎蔓为害,幼虫蛀果成孔,降低商品价值。

6.2 防治措施

6.2.1 农业防治。清洁田园瓜果,及时清除田间残株、枯藤、落叶,用来沤肥、深埋或烧毁。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卷叶和幼虫群集取食的叶片,集中处理。

6.2.2 生物防治。拟澳洲赤眼蜂可大量寄生瓜绢螟卵,每年8 ~10 月,日均温在17 ℃~28 ℃时,释放拟澳洲赤眼蜂,可抑制瓜绢螟的发生和为害。

6.2.3 化学防治。发现虫害时及时防治。在幼虫1 ~3 龄卷叶前,可采用药剂防治:1%甲维盐乳油2 000 ~3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 ~2 000 倍液;5%丁烯氟虫氰乳油1 000 ~2 000 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 ~1 500 倍液。均匀喷雾。

7 黄瓜种蝇

7.1 危害症状。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部分,导致腐烂死亡。

7.2 防治措施

7.2.1 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

7.2.2 化学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喷洒36%克螨蝇乳油1 000 ~1 500 倍液,或20%菊·马乳油2 000 倍液,每隔7 d 喷1 次,连喷2 ~3 次。当地蛆钻入幼苗根部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灌根。药剂处理土壤或处理种子,如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g/667m2,兑水10 倍,喷于25 ~30 kg 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结合灌水施入。

8 蛴螬

8.1 危害症状。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的幼虫,蛴螬栖息在土中,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还可咬断幼苗的根茎,受害部位伤口比较整齐,造成缺苗断垄。

8.2 防治措施。用50%辛硫磷1 0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 倍液灌注苗木根际,也可在播种或定植前用毒饵撒播或用种衣剂包衣。

9 蝼蛄

9.1 危害症状。华北蝼蛄成虫体梭形,土黄色。3 年发生1 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以4 ~5 月为害严重。有强趋光性,喜欢粪肥。

9.2 防治措施。①合理施肥,有机肥一定要腐熟。②药剂防治。可用毒饵诱杀,配制方法是90%晶体敌百虫150 g,用1.5 kg 的热水溶化,拌炒出香味的麦麸或棉籽饼5 kg,于傍晚撒到地面,每亩用2 ~2.5 kg。发生严重时,根灌50%辛硫磷1 0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 倍液,50%辛·氰乳油4 000 倍液,使用量详见说明书。也可在播种或定植前用上述药剂拌毒饵撒播或用种衣剂包衣。

猜你喜欢
辛硫磷白粉菊酯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白僵菌防治温室大棚白粉虱药效试验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桑螟幼虫对辛硫磷抗性调查
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的防效试验
几种桑园杀虫剂对桑螟和桑尺蠖的选择性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