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

2024-05-17 14:26董良欣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红薯抗旱苗床

董良欣

(兰陵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兰陵 277700)

红薯属1 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俗称地瓜、红苕等。由于红薯的适应性强、产量大,喜光、喜温、喜肥,在南北方都有种植,产量高于其它农作物[1]。

1 红薯的种植特点

1.1 光照要求。在红薯生长过程中,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会生长较好。在红薯进入茎叶期后,每天需要8~10 h 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才能长势较旺,长成比较好的根系。且只有光照良好才能保证将营养输送至根系,促使根块增大膨胀[1]。

1.2 温度要求。一般来说,最适合红薯生长的环境温度不低于25 ℃,温度低于18 ℃时红薯不再生长。就具体生长期而言,发芽阶段最适温度18 ℃~22 ℃;幼苗期22 ℃~25 ℃比较适宜;茎叶期16 ℃以上温度比较适宜,在气温降到8 ℃以下时,就会导致红薯死亡。根部生长的适合温度为21 ℃~25 ℃[2]。

1.3 湿度要求。湿度对红薯很重要,一般根块期60%~70%的湿度比较适宜。其它阶段60%~80%的湿度是相对合适的。特别要注意,只有保证好根块期的湿度,才能长成比较大的果实。但由于下雨等导致田间湿度较大时,要及时排水,保证红薯的良好生长。

2 红薯种植技术

2.1 初期育苗技术。2 ~4 月中旬是红薯育苗期。①选苗。选择生长健壮、长势良好的红薯苗。②选择苗床。要根据红薯生长特点,选择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pH 值5.1 ~6.7 的酸性无病菌地块。③排种。苗床面积要依据种植数量而定,苗床宽度1.4 m 左右,排种后上面可覆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3]。主要采用斜排、平排2 种排种方式,不能把红薯的头尾顺序颠倒,之后把较细土壤以均匀厚度填满红薯排种缝隙,最后,把细沙化肥、发酵肥均匀盖在最上面。其中,用发酵的牛马粪料均匀平铺苗床为宜,化肥推荐施用100 g/667 m2的硫酸铵。在实际种植期前7 d 施加氮肥打好壮苗基础。④移植。在红薯苗长度达到25 ~30 cm 时即可做假植苗移植。可以将有较多分枝的红薯苗清除2 ~3 个分枝,以更好聚拢养分。当假植苗节数达到6 ~12 个节位时摘心打顶。

2.2 起垄、整地技术。①整地。在红薯收获后对土地进行深耕,让活土层变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性更强,为来年红薯根块生长打下基础,耕深以25 cm 为宜,不要超过30 cm。②起垄。东西起垄便于红薯进行光合作用。做垄后,由于垄间面积较大,白天温度升高快,要求垄高在30 cm 左右,垄直、平整,以利于抗旱[4]。③施肥。整地、起垄后期施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可选择施用复合肥50 kg/667 m2、农家肥3 000 kg/667 m2作为底层肥料。在施用底层农家肥料时,一定要在垄间均匀施肥,确保能够发酵完全。栽种后的7 d 左右要在红薯苗旁开沟,进行第1次追施氮肥,也就是促苗肥,施肥量为6 kg/667 m2。在红薯正常生长后的30 d 左右进行第2 次追肥,施硝酸铵复合肥5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20 kg/667 m2为宜。在红薯生长的后期,将100 kg/667 m2草木灰兑水500 kg 浸泡4 h 左右后施用,这是最后1 次施肥。具体的方法是取浸泡草木灰的上层清水灌入裂缝,之后用土把裂缝封严实。

2.3 栽植技术。要尽可能的选取壮苗进行栽培,之后通过直插、斜插、平插等方式进行红薯苗插植,要根据当地气温、气候、土地状况进行选择。若薯苗比较短,选择直插的方法比较好,也就是将薯苗垂直插入土中2 ~3 节,深度8 ~10 cm,这样便于薯苗吸取水分和养分,具有较好的抗旱、抗贫瘠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秧苗长度在20 cm 左右时,可以选择斜插,具体是将秧苗以45°倾斜的方式插入土中10 cm左右,露出1 ~2 节苗尖,随后把土覆盖到秧苗上,露出苗顶。斜插相比较其它方式,更为简单易学,省时省力,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抗旱效果。平插需要先在垄间开出3 ~5 cm 宽的浅沟,把3 ~5 节长的薯苗水平放入浅沟后用土盖严实,并在外露2 ~3 节。平插的好处是结果时间早,块数多而均匀,产量和质量也高。但平插费时费力,抗旱能力差,因此,平插适宜在土壤环境好、水分充足地区。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红薯苗进行浅插,这样土里的部分会接触到比较疏松的土壤,透气性比较高,也容易接受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够保证红薯果实的质量。

3 红薯种植后管理技术

3.1 肥水管理。红薯根系发达,可以吸取更多的养分,耐贫瘠性较好,但要想获得较高产量,也需要给予足够的肥料。红薯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钾元素最多,氮元素和磷元素需要量分列二三位。在红薯全生长期要把握好土壤含水量,避免出现渍水情况。红薯种植后第15 d 左右时,要及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若出现需要补苗的情况,可适当多施肥料。出现较大降水量时,要及时排水;出现旱情时,要做好灌溉工作,以滴灌和喷灌为主,使用漫灌方式时,水位控制在垄高1/3 处为宜。栽种后的45 d 内,只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度即可。从红薯的分枝结果期到生长期,控蔓生枝是重点工作。在茎叶封垄时要增加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视情况进行一定量的施肥。栽种后第60 d 左右时,需要对红薯追施大量钾肥,施用100 kg/667 m2草木灰和6 kg/667 m2硫酸钾肥。薯块膨大期要平衡好土壤湿度,防止生长过于旺盛或水分不足减产。发现叶片有早衰情况时,要及时喷淋少量氮元素肥,并适当灌水。

3.2 病虫草害管理。杂草不仅占据红薯苗的生长空间,也会抢夺土壤养分,不利于红薯进行光合作用和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另外,有些品种的杂草会引发红薯块发生畸形,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要及时通过除草剂和人工将杂草清除。选用除草剂除草时要尽量降低对土壤和红薯产生的副作用,确保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人工进行除草作业时,要计算好成本,做到精准使用,有效使用。

猜你喜欢
红薯抗旱苗床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防汛抗旱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