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2024-05-17 10:51朱丽云
运输经理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运输系统高速公路运输

朱丽云

(山东高速临沂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运输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手段。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加强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应用,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化管理的组成要素

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需要建立覆盖全网的通信网络、构建大容量数据中心、部署智能化感知设备等。为收集和传输各类运输业务数据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交通运输智慧监控系统、交通流量预测预警系统、车辆物流调度系统等,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决策,对运输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信息系统应具有高度的集成化、协同化、智能化、开放化特征。

三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应用。这主要指按需管理、精益管理、敏捷管理等现代管理思想的引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理念转化为方法,辅助决策,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需要注重信息化安全、业务流程再造等新兴管理创新领域。

四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这是信息化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需要重点培养数据分析师、信息系统管理员、算法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团队,同时对传统运输管理人员和决策层进行IT技能培训,实现知识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升[1]。

2 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及措施

2.1 技术挑战及措施

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其中最为紧迫的是如何实现高速、稳定、安全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首要挑战之一是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性,以应对庞大的交通流量和复杂的管理需求。此外,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防范网络波动、故障或攻击对运输管理带来的潜在风险也至关重要。

为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需要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个节点。同时,高水平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关键因素,需要应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和分析庞大的运输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在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的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必须应对安全挑战。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机制,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范潜在的信息泄露和攻击风险[2]。

2.2 管理挑战及措施

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面临着管理挑战,特别是在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方面,如何有效整合技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运输需求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应对管理挑战,一是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各项管理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上进行深度整合,注重制定明确的管理政策和标准,以规范各个环节的运作,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高效传递,提高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二是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全球化的视野,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培训和引进具备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是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3]。

2.3 安全挑战及措施

要想确保信息化管理水平,首要挑战在于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体系,以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首先,采用先进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其次,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降低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风险。

再次,建立权限管理体系,确保每位员工仅能访问其必要的信息,减小内部威胁。

最后,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潜在漏洞,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同时,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对于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减少损失。

2.4 人才挑战与措施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运输管理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传统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其具备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首先,高速公路运输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庞大的数据流,需要专业人才能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自动化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他们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此外,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

应对高速公路运输业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人才挑战,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着眼长远,既要加强传统运输管理人才的信息技术教育,又要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大力培养新兴交通技术应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要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各种网络学习、脱产进修等方式,使其及时掌握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应用、新模式,并学习相关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要加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订单式培养,为交通运输企业定制一批既理解管理也懂技术的复合人才。

此外,还应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促进全球最前沿的交通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在本土的广泛应用。

3 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3.1 提高运输效率

首先,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并优化运输路线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借助先进的交通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运输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得道路交通的状态、拥堵情况以及事故信息。这使他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调整车辆行驶路线,避开拥堵区域,从而减少运输时间,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其次,信息化管理提升了车辆调度和运营管理的效率。通过全面数字化的车辆监控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追踪车辆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这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车辆的运营情况,还可以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调度,优化路线和降低空载率,提高车辆的利用率,从而更加高效地满足货物运输需求。

最后,信息化管理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益。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体运输系统的运行状况,合理规划资源分配,避免资源浪费。

此外,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车辆利用率,以及实现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运输企业能够降低燃油消耗、车辆维护成本等各方面的开支,从而降低总体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4]。

3.2 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优势之一是其能够显著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速公路运输系统能够提供更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采集和分析客户的数据,运输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习惯,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运输方案,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定制化的运输计划。这种个性化服务能够极大地提升客户体验,使其感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输企业可以更加主动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通过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平台,如实时货物追踪、在线支付等,能够让客户享受更为便捷的服务体验,进而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输企业如果能够灵活应用先进的管理系统、物流科技等,将更具竞争优势。高效的运输服务、优质的客户体验,以及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的市场洞察,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提升整体竞争力[5]。

3.3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速公路运输系统能够推动整个交通运输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为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提供新动力。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车辆远程监控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工具,高速公路运输系统能够实现对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整个运输业朝着更加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在信息时代,高速公路运输系统可以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推动新技术在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智能物流系统的建设等都是信息化管理推动创新的体现。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还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运输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运营和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信息化管理也为企业拓展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建立在线物流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化,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开拓市场,为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3.4 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高速公路运输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道路状况、预警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对运输经济的不良影响。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运输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取道路交通情况、气象变化、道路状况等数据。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使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交通拥堵、天气突变、道路损坏等,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警,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通过建立紧急响应机制,运输系统能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快速响应,迅速采取措施减缓事态发展。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协助运输管理者及时调整交通流量、引导车辆绕行,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紧急救援团队还能够更加迅速地响应事故现场,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效率。

此外,通过预警和应急处理的及时性,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事故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提高道路的可用性。这对于运输经济而言,意味着更为稳定和高效的运输环境,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5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速公路运输系统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浪费,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为整个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浪费。通过智能化的运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全面监控和调度,使运输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匹配资源与需求,降低空载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不必要的停滞和等待时间。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运输系统还能够灵活调整运力,避免过度投入和浪费,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信息化管理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不同地区的运输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形成跨区域的资源共享网络,使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跨地域利用。例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运输,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运输效率。

最后,信息化管理为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个运输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运输环境的变化。灵活的资源调度和高效的运输管理,使运输企业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应对激烈的竞争压力,进而为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其未来的创新和扩张提供有力支持。

4 结语

通过对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剖析,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运输效率、服务质量,还能推动产业升级与安全保障。然而挑战同样存在,需要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未来,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继续释放巨大红利。业内亟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培育战略科技人才,并加快信息系统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只有系统化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激发数据要素产值,赋能高质量发展,引领高速公路运输业持续向前。

猜你喜欢
运输系统高速公路运输
2020 CeMAT ASIA 第21届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预测的RS-SVM模型
航天运输系统快速测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与PPP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同忻矿主煤流运输系统的技术改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