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取行则远

2024-05-16 08:27梁江歌赵宴会
人民音乐 2024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学科音乐

梁江歌 赵宴会

2023 年11 月4 日至5 日, 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全球中国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牛津手册:中国和海外华人音乐》全球首发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爱尔兰、加拿大、韩国、大陆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专家围绕“中国音乐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内容涉及中国音乐研究的新视角、古代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的学科内涵、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少数民族音乐专题研究等议题,研讨会还吸引了近两百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开幕式上,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赵宴会和南师大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喻辉分别介绍了会议的筹备经历和会议宗旨。本次会议旨在从全球视野回顾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以及展望中国音乐研究的未来走向。在两天五场的研讨会上, 近三十位中外学者进行了大会发言,探讨了中国音乐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等话题。国内外专家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现状展开分析与阐释。这种不同文化研究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中国音乐研究的视角与内容。

一、海纳百川———全球视域下的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研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音乐理论、音乐学、哲学、历史、文化和人类学等众多领域的中外学者考镜源流。近年来,海内外学者积极引入新理论、新视角和新方法,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音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古以来,中国与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相当频繁,这种双向互动不仅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演进,而且也影响了相关国家自身音乐文化的发展。美国匹兹堡大学吴犇在《琵琶音乐的全球化趋势》的发言中指出,海外的琵琶作品大多是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但也有少数外籍作曲家参与创作。他认为,这些作品有相似特征,结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是一种“跨文化音乐”,即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的音乐。韩国中央大学全仁平(Chun*In*Pyong)在题为《印度、印尼、泰国、中国、韩国音乐节奏比较研究》的发言中以韩国节拍、印度Tala、印尼Gongan、越南Nhip、泰国Thao 及中国节奏为例, 依托六国的音乐发展脉络,揭示了邻国之间互融互通的音乐思想,为文化共同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注脚。

隋唐是我国古代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中外音乐的双向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武汉音乐学院周汨在《日本古代汉文乐书撰写思想的解读———以〈乐家录〉为例》的发言中指出,日本虽然受到了中国唐代音乐文化的影响,但在汉文乐书的撰写思路上与中国乐书不同。他认为,《乐家录》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日本雅乐的“乐理体系、音乐观念、表演关系”,凝练了日本古代汉文乐书的“乐本位”思想,是中国音乐史料的补充,对中日古代音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逐渐演变为“文化全球化”,21 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是为世界各地学者在中国音乐研究领域里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同样需要放眼世界,在全球背景下审视、探讨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宏观视域下对中国音乐的再梳理、再研究是此次多位与会专家的共同观点。

美国密西根大学林翠青(Joseph*Lam)在題为《中国人为什么,又如何唱诗经歌曲》的发言中认为,研究诗经的意义不应该只分析它的中国现象, 而应以全球性的大角度, 把该音乐的全球性人文意义体现出来,超越中国雅俗的二元观点、超越训诂等传统,同时也要谨慎地参考和引用西方音乐史学的理念和方法。香港中文大学刘长江(Fredrick(Lau)在《超越中国音乐的思考》的发言中,从中国音乐的研究、历史回顾、未来展望、全球学科四个主题出发,认为如果中国音乐想要被视为一门全球性的学科, 那么它的研究需要超越其传统的局限和研究模式。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应用民族音乐研究小组主席辉伯·席佩斯(Huib(Schippers)在题为《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二十年后的中国印象》发言中, 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对中国的“非遗”保护措施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横向比较。他认为,自21 世纪初以来,中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其力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一巨大的进步引发了有关多样性认同、身份认同、社区权力的赋予、国家建设、城市化等方面的思考。中国政府精心设计、有序组织评估和保护“非遗”音乐的工作是有效且世界领先的,中国有更大的复原力和更好的机会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多元融合———多学科视域下的中国音乐

(一)中国音乐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

随着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和应用,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理念成为音乐学界研究共识。爱尔兰国立库克大学施祥生(Jonathan;Stock)在《音乐研究的新方向:多学科,“中间性”和参与度》的发言中提出了中国音乐研究的新思路,即以语言与学科、学者与读者的联系为导向,选取具体案例对中国音乐研究全球性的发展提出多学科、多语言的展望。他认为,中国音乐研究首先需要在语言和学科、研究者与读者间搭建桥梁;其次,构建一个稳固且明晰的中国音乐研究的核心,通过学者间相互合作,互相引用各自最好的成果进一步深入中国音乐研究;最后,通过团队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思路将我们引向合作研究的未来。

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在《中国音乐研究:东西方冲突与音乐及其社会语境》的发言中认为,当代哲学理论对中国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国音乐研究的方法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产生了巨大改变,音乐研究的重点逐渐扩展至文化。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或音乐人类学(Anthropology;of;music)作为一门学科已在许多院校建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也作为一门平行学科存在于高校。中国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现状与中国的国情一样,反映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平行与冲突并存。南京艺术学院钱慧在《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趋势及相关思考》的发言中列举了中国学者在音乐学学科现状下对“跨学科”的理性思考,并认为在音乐学“跨学科”研究中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和导向,进而推进音乐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全球文化视野的多元化趋势,音乐学学科领域打破原来的单一化、独立的、静态的学术思维转向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方式, 这不仅是世界文化语境下作用力的体现,更是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跨学科的研究不仅能够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还为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音乐和科学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二)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少數民族音乐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共融环境逐步形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得到音乐理论界的密切关注。研讨会上,此领域研究集中于大陆学者群体,研究者立足于实地考察经验,关注中国文化语境中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及文化认同等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杨琛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共鸣器研究》基于大量的采风实践,对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共鸣器进行了分类、分析与总结,并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原生性特征以及当代传承面临的危机。四川师范大学姜霞的《硗碛藏族文化中的多声部音乐研究》从四个方面对当地文化生态层进行解读, 她认为硗碛藏族主要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语言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羌文化, 而硗碛的多声部民歌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中得到了滋养与发展。云南文山学院李妍在《云南楔子鼓乐中的民族文化交融》中认为,楔子鼓及其鼓乐作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媒介和载体,承载了壮、瑶、汉等民族共享的制鼓技艺、宗教观和文化认同价值观, 具有促进民族融合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意义。云南艺术学院冯国蕊在《阴阳吹师的“礼乐” 人生———滇中罗婺故地鼓吹乐班的流变叙事》的发言中认为,滇中北鼓吹乐班的流变,受到了文化传播与文化适应、文化自信与文化共享以及非遗保护传承的多重影响。云南师范大学王芳的发言《中国西南地区布依族八音坐唱中的性别分层研究》以“性别分层”为研究主体,通过田野调查深入剖析布依族八音坐唱中的男女权力关系特征, 探索了布依族传统音乐实践与性别分层之间的关联性。江西财经大学李二永以《多元音乐文化中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以中国俄罗斯族音乐为例》为题,提出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的地方多元音乐交融和宗教音乐断层, 引发了当地俄罗斯族的身份认同模糊和宗教认同断裂。因此,中国俄罗斯族的身份建构及其音乐文化建构主要基于政府的支持,进而多维度、多视角形塑了俄罗斯在政治、区域、身份和宗教等方面的认同。中国音乐学院杜亚雄在《什么是中国的? 》发言中认为,语言的不同限制了中国音乐的研究,如果能够解决语言问题,那么中国音乐的研究领域将会更加广阔。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王传峰以《少数民族和主流:非汉族人在现代中国音乐中的地位》为题,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剖析。

上述成果,从仪式到本体,从器乐到歌舞,从构建到认同,在音乐事项丰富的少数民族中用全球化视野反思“什么是中国的”,探求中国音乐多元性给与世界文化的反馈。但我们也看到,虽然少数民族音乐一直是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范畴, 但由于交通、地域、语言受限,相对其他研究成果依然较少。而此次会议用全英文讲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成为会议亮点,展示出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全球化的趋势。

三、新益求新———新研究视域下的中国音乐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中国音乐研究逐步借鉴西方的学术方法探索其在近代的承传和发展的路径,有关中国音乐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讲坛。随后,中国音乐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便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举行,各国学者济济一堂、广泛交流,为中国音乐的全球性研究开拓了新的局面。

上海音乐学院吉萨·珍妮琴(Gisa)Jeanichen)的《在中国城市生活时音乐研究中的疑惑》发言便以“自问自答” 的方式展现了她对当下中国音乐研究的多重思考。为什么有必要研究音乐? 音乐研究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活对城市地区的音乐研究人员意味着什么? 进而认为可以突破城市化的框架,制定新的策略来克服过去过分强调的方法。

除了上述讨论外,本次活动还举行了《牛津手册:中国和海外华人音乐》的全球首发仪式。该书由喻辉和施祥生共同主编, 在来自全球23 位中国音乐研究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八年完成出版,成为近年来中国音乐研究国际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学术成果。作为西方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具有工具书性质的中国音乐研究著作,《牛津手册:中国和海外华人音乐》概述了中国音乐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和新方向。该书的出版对全球中国音乐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音乐作为一个全球化学科的可能性。

结语

回顾此次研讨会,海内外学者对中国音乐研究的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新益求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此次国际会议为各国学者间的友好合作提供了平台,学者们通过面对面的学术研讨,总结、交流了全球中国音乐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成果,为更好地把握国内外学术趋势,促进中国音乐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中国音乐学科的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江歌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赵宴会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荣英涛)

猜你喜欢
音乐学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音乐学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超学科”来啦
音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