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黄山IP的关键抓手是什么

2024-05-16 23:48王运宝
决策 2024年4期
关键词:观光旅游世界级康养

文/ 王运宝

2024年,是中国现代旅游业从黄山出发45周年。1979年,邓小平登上黄山,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特别强调“要有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45年后,地域范围涵盖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地市全域的大黄山,开启了一场“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的再出发,发力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站在新征程起步之时,有一个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就是怎样更好地重塑大黄山IP?因为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上,黄山已经是一个顶流IP。现在从传播力、穿透力的视角来看,需要明确大黄山IP的关键抓手是什么。

首先,大黄山是思维升级后的新IP。一方面是地域范围大,大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4市全域联动,涵盖4.4万多平方公里。另一方面是产业链条大,不再是观光旅游单一业态,是向休闲度假康养会展体育和文化创意等多业态融合升级。

其次,“大”与世界级站位直接相关。大黄山的山水优势冠绝天下,顶级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高度密集且完美相融。因此,大黄山建设也必须是国际化、世界级眼光,对标对表瑞士达沃斯、阿尔卑斯山等世界一流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才能激发出大黄山的独特价值。

第三,大黄山建设一定是业态创新、跨界融合,是现代服务业的“隆起板块”。

优质文旅资源是大黄山的本底,但怎样才能转化成发展胜势?其实质是跳出观光旅游看大黄山,在文旅业态、医疗康养、体育赛事、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上实现“三跨”:一是“跨线”,线上线下统筹兼顾,建设大黄山数字化、智慧化平台;二是“跨域”,与周边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统筹兼顾;三是“跨界”,用文化创意赋能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文旅一业兴带动消费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回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45年轨迹,第一阶段是“资源的空间”,主要是深度挖掘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空间”,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资本投入,无中生有创造经济效益,各地的主题公园是代表。到了第三阶段,就是“思维的空间”,创意产业成为发展核心,丰富多彩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不仅能吸引年轻人打卡,高品质文旅创意服务更能吸引高端商务人才和国际游客。

如果进一步深入旅游经济大市场进行剖析,大黄山目前还没能成为全球旅游市场上的一支劲旅,其主要原因是观光旅游“单兵突进”,高品质产品供给仍是明显短板,对高端商务人士、高净值人群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强。

那么,面向世界级该怎么做?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打造多业态融合、全要素产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圈,打造文化旅游“达沃斯”、建设“国际会客厅”等发展取向,都已成为大黄山地区的普遍共识。

因此,在大黄山发展推进上,跳出传统路径,通过思维升级搭建跨界融合的桥梁,进而牵动多业态全产业链发展,已经吹响了进军号!

猜你喜欢
观光旅游世界级康养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观光旅游创新发展策略探讨*
在世界级网红机场,买买买才是正经事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IT技术力助世界级FPSO交付巴西
依托“走马观花”名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观光向度假旅游过渡阶段的旅游消费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