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日出

2024-05-16 15:40季夏
青春 2024年5期
关键词:堂妹乡间盛夏

三輪车就这么飞驰着,17岁的少年永远在路上……

放假,坐车,回老家,趁着这盛夏去看一场日出。

我和堂妹一拍即合,索性上了个5点的闹钟。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浪漫主义且听风就是雨的人,当有了看日出这个想法的那一刹那,我就一定会把它落实。

当天晚上,我们发誓一定要早早睡觉,可说来也怪,到点了,竟谁也睡不着,早早查好日出时间和定好闹钟的我们却躺在床上发呆。一种淡淡的喜悦悄无声息地弥漫着,弄得人心里直痒痒。

那时候我就知道,属于盛夏的,属于少年的那颗心早就开始躁动,从小规规矩矩地生活,条条框框地长大,我们做不出什么太疯狂的事,或许在夏天,在乡间,看一场“轰轰烈烈”的日出就算是小小的疯狂一把了。

夏天与冬日不同,日出得格外早,要赶在日出前起床确实算是一件难事。

也怪不得在奶奶眼里会觉得我们这么做属于自讨苦吃,忙忙碌碌一辈子,每天天未亮就出发种地除草,不知道看了多少场日出又或者说是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场日出,这么操劳一辈子,就是为了他的儿孙们能再也不用见到五点钟的太阳,谁料我们竟争着抢着去看。我想,盛夏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过那个弯腰除草的少年的脊背,也即将点燃从繁重的学业中出逃的少年的脸庞,时光流转,四季更替,那穿越了时间的光芒也依旧会毫无保留地把希望与明天带给满怀理想的少年,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使命,而朝阳却博爱着他的每一个少年。

我常常自诩是一个追求浪漫的人,奶奶又何尝不是呢,在那个需要用力生活的年代,他们一定只能把浪漫埋在心里。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了,乡村也变得愈发美丽富饶,建起的二层小楼更是让爷爷满心欢喜,可当他们想要把那份尘封已久的浪漫取出时,才忽然发现,有些东西过期就真的无效了,不是没有时间,更不是没有金钱,而是当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感到自己两鬓早已斑白 ,腿脚不再灵活。是这样,人生嘛,总是不能两全的。

让我惊讶的是,当我们提出要借用奶奶的三轮车起个大早去看日出这个对于奶奶很荒诞的想法时,她虽然不太理解,但却答应得很爽快,也没有多问什么。

或许在奶奶心里我们就是当年的她呢,现在的她一定会审视批判我们这种傻傻的行为,但当年那个也喜欢忙里偷闲与朋友在田间地头打牌的她不会,那一刻,我就知道是那个少年赢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我想多了,因为这时奶奶已经跑去厨房忙活她的猪肉芹菜了。

才不管这么多呢,因为这时候闹铃已经响了,虽说很想去,但起床的过程还是极其痛苦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昨天晚上睡不着时的难熬。不过心中有理想的人是永远不会倒下的,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是“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反正这一刻我的梦想就是看日出。

我快速穿上短袖短裤和堂妹出发,由于我不太会开三轮,还得是堂妹带我这个当姐姐的。我一直觉得三轮车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在保持速度和方便性的同时,能兼具观景之用。我喜欢在村里,在田间小路上,一家人坐上三轮车,就看着周围的树一个个乖乖地后退,又期待着下一个转弯会不会遇到夕阳,我喜欢风从耳边吹过的感觉,喜欢闻泥土的气息,喜欢这时候什么也不想又或者想些什么。在城里时,因为没有三轮车,我就总是让妈妈骑电动车带着我在马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我有时候会戴着耳机听听周杰伦的《稻香》,但不知怎的,我常喜欢闭上眼,想象自己就在乡间。妈妈曾在朋友圈里这样评价“小姑娘的快乐就是这么容易满足”。其实,这哪是什么容易满足啊,我想可能换作别的父母,我这种小小的癖好就要变成任性和奇怪了。因为我常常一时兴起,在高中的某个念书累了的夜晚就央求妈妈骑电动车带我出去遛弯,没有目的地,一通乱走就好。

而现在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实现这个梦想了。

我穿着短袖坐在三轮车上一路飞驰,天还未亮,风却一个劲儿地往我衣服里钻,谁能料到夏天的早上会这么冷,不同于冬日,这刺骨的寒像是在孕育些什么似的,谁又能想到在这之后就是勇敢又炽热的盛夏呢。我心里已经开始后悔 ,早知道穿件外套,这一趟下来感觉自己坐的是直通北极的客车。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盛夏和少年有点关系,但也说不上为什么。

我只感觉这时候的我们一定很酷,乘着最后一缕星光去追逐日出,其实天已经亮了,只是太阳还没出来,一轮细细的弯月挂在天边,耳边风呼呼地刮过,路两边的果树散发阵阵清香,三轮车一路颠簸着,前进着,我想即使是电影也描绘不出这样的场景吧,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我们就是这条路上的主角。谁叫少年永远是青春故事里的主角呢。

走了很久的我突然发现很难找到一片开阔地,不是有高山就是有大片的果树遮挡了我们的视线。眼看着天越来越亮,太阳马上就要升起,我和堂妹开始着急了,要是看不到太阳升起不就白起这么早了吗?

我们当机立断,决定还是返回那个被我们放弃掉的视野不算太好的地方。

天边一抹亮光晕开,太阳渐渐升起,光芒夺目却不刺眼,干净得就像是少年的眼眸,我很难把这时的太阳与夏天中午那个毒辣的泼妇联系在一起。

我与堂妹站在阳光里准备自拍一张,相机里淡淡的橙色暖光为我们打上了一层天然的滤镜,我瞬间惊呆了,感觉自己从没有这么好看过。不是花红柳绿的明艳的美,而是一种不施粉黛的干净气息,一种感觉,刚巧那天我们穿的都是白色的短袖,身后是成片的果树林,微风轻轻扬起的发丝来回摆动,阳光就打在我们的脸上,一切都美得恰到好处。

我们是逆着太阳拍的,画面中没有太阳,可当我在回看照片时我分明看到我们眼里一闪一闪的,我是说,我分明看到了太阳。朝阳没有出现在少年身后却早已倒影在少年的眼眸,又或许是少年眼中的微光点亮了天边。

回去的路上我们欢快地哼唱着,再没了来时追逐日出时的紧迫,因为我知道阳光就照在我们肩上,终于不用我们追太阳了,这次换它来追我们。一路肆意而又张扬,好不容易从学校高高的围墙里挣脱出来的我们,连呼吸都变得畅快,忍不住会畅想一下未来,或聊聊自己喜欢的城市,这个年纪本就应该天马行空,盛夏的少年本就应该追日而去,乘风而归。

乡间小路上,一辆辆三轮车满载而归,他们的车上载着一箱箱刚刚收获的果子,而我们的车子却被少年零星的梦悄悄装点。许是这般缘故吧,人群中,我们显得格外耀眼。

我想,如果太阳永不落山,我们就能永远年轻。

我专门跑去翻了一下相册,很巧的是那天去看日出时我是17岁,一个即将步入成人的年纪,虽然我想我这么嘴硬一定会永远觉得自己是少年。

可17岁真的刚刚好,一个既小有阅历,又理所应当被称为少年的年纪。一个被困在小小县城,却又可以无限幻想自己未来的年纪。

17岁嘛,总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总是要比其他时候多些理想,多些希冀。

三轮车就这么载着我和妹妹迎着阳光一路飞奔,我想,我可以累了靠在路边休息,可以暂时被困难绊住了脚,但那个17岁的少年要一直走着,一直在路上,一直沐浴着阳光。虽然现在的我可能没有完成自己当时的理想,没有到想去的城市上学,但如果让我穿越回去,我依然会跟那个少年说,往前走,你的未来一片光明。

我顺着阳光抬眼望去,仿佛看到三轮车上那个刚刚看完日出的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正挥手朝我微笑……

就说嘛。

少年才不会被困在17岁呢,我要护着她迎着朝阳,踏着繁花,一路高歌。

责任编辑 王娜

作者简介

季夏,本名陈昕瑶,2005年生,山西晋中人,天津工业大学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堂妹乡间盛夏
乡间小路
1亿粒米
盛夏的果实
大都市
盛夏,你要哪一种白?
行走在乡间的浅冬
撕毁的字条
盛夏正当时 早秋已入荷
乡间即景
争宠未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