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非营利组织的挑战与发展

2024-05-15 21:36李如祎周卫平
学会 2024年2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国际合作新冠肺炎疫情

李如祎 周卫平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野生动物保护;新冠肺炎疫情;公众教育;法律支持;国际合作

一、引言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初期调查将某些野生动物市场视为病毒的潜在源头,这引发了全球对野生动物贸易和保护政策的关注和重新评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政策的调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从早期的“合理利用”原则,到现在更加强调“规范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法律框架,这一转变反映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态度的变化和国际责任的更多担当。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迅速通过并实施了新的法律法规,旨在严格限制野生动物贸易,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这标志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在推动法律改革、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实施保护项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组织也面临着由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包括资金短缺、公众活动限制、合作项目延迟等。因此,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非营利组织的挑战与发展,不仅对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理解和推动全球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非营利组织带来的影响,分析这些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取得的成效。通过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本研究期望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实际的见解和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支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野生动物保护的争议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动物保护争议凸显了全球范围内对于野生动物市场,公众保护意识,以及如何实现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之间平衡的讨论的重要性。这些争议不仅关系到对疫情的防控,也涉及长期的生态保护和人类健康安全。

(一)疫情起源与野生动物市场的关联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多项研究和报道将病毒的起源与野生动物市场联系起来。虽然病毒的确切来源尚未最终确定,但这一关联加强了全球对野生动物市场健康风险的关注。野生动物市场存在的卫生条件不佳和动物混养情况,为病毒跨物种传播提供了可能,从而引发了野生动物市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的广泛讨论。这一争议促使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重新审视和加强对野生动物贸易的管控,以防止未来疫情暴发的可能。

(二)公众意识和态度的变化

疫情暴发和与野生动物的潜在联系,显著提高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一环。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中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讨论明显增多,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支持也有所增强。公众意识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如何有效实施野生动物保护的广泛讨论,比如,如何在不损害地方经济和社区生计的情况下实现保护目标

(三)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问题

如何看待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平衡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一方面,为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保护,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需要加强,特别是要加强对野生动物贸易的管控。另一方面,不少社区依赖野生动物资源谋生,野生动物的合理利用对于他们的经济和生计至关重要。如何在强化保护措施和保障社区生计之间找到平衡,成为疫情后野生动物保护争议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不仅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而且要通过科学研究、社区参与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探索可持续利用的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对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争议和挑战,凸显了加强跨学科研究、国际合作、公众教育和参与研究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了解、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和社区发展的需求,可以为实现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应对疫情的需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长远之计。

三、非营利组织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独特作用

(一)野生动物保护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类型呈多样化趋势,从大型国际组织到地方性的小型组织,遍布各地。这些组织的工作领域和目标包括生态研究、野生动物救助、栖息地保护、公众教育等。尽管面临着资金、人手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挑战,这些组织仍致力于保护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营利组织在打击非法捕猎交易、提供野生动物保护治疗以及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他们努力提高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

(二)政策倡导与法律执行的支持

非营利组织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为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和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完善。他们不仅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过程,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也通过各种渠道倡导保护政策,提高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在監督野生动物交易和报告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方面,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国际合作,他们揭露非法交易案件,帮助政府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有效遏制了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

(三)公众教育与保护意识的提升

在提升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方面,非营利组织通过举办公众讲座、社交媒体活动、校园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和理念。这些活动增强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也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非营利组织灵活地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虚拟项目教育和互动活动。例如,一些组织推出在线野生动物保护课程和虚拟动物园参观,让公众在家中也能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学习和体验,扩大了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创新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营利组织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野生救援等,采取了包括建立野生动物健康监测系统和加强跨部门合作在内的创新策略。通过这些策略,他们旨在监测和预防疾病在野生动物中的传播,同时促进公众、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针对特定物种的健康监测网络,有效地追踪和分析了野生动物群体中的健康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对潜在疾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也为政府制定野生动物管理和疫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成功案例可以提升公众认识和参与保护的兴趣

以野生救援为例,该组织适应疫情新常态,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野生动物保护课程和开展虚拟野生动物园参观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兴趣。这些活动不仅让公众在疫情期间能够继续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中来,而且激发了更多人对自然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

此外,这些非营利组织还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政策倡导,积极向政府提供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情防控的专业建议。他们的工作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展现了非营利组织在野生动物保护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与价值。

四、案例分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不仅加剧了对野生动物的健康威胁,还增加了保护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在野外监测和保护项目的实施上。此外,疫情也影响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支持,以及相关非营利组织的运营和资金筹集。在这一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在保护野生动物、提升公众意识以及推动政策变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通过创新策略有效适应了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为了深入理解非营利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并继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本研究选择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和野生救援(WildlifeRescue)作为案例分析对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保护组织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其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创新宣传和教育策略对提升公众意识产生了显著影响。

作为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内的主要非营利组织之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法律倡导、野生动物救援和栖息地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加强了对野生动物健康监测的重视。

虽然规模较小,但野生救援专注于救助和康复受伤的野生动物,其在疫情期间的应对措施展示了小型非营利组织在野生动物直接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作用和创新能力。

选择这3个组织,是因为他们的广泛影响力和采取的创新策略能够为理解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危机下如何有效应对挑战提供深刻见解。

(一)加强线上公众教育和宣传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现实世界活动的限制,非营利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野生救援等,迅速转向线上平台,以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这些组织利用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以及其他在线工具,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活动。

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其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多个关于生态保护意识的短视频和信息图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则举办线上野生动物保护讲座,邀请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在线分享知识;野生救援组织则通过其官方网站提供虚拟的野生动物救援和康复中心之旅,让公众能够远程了解救援工作的日常状态。

这些线上公众教育和宣传均获得显著成效。通过这些活动,非营利组织成功地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相关议题的参与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活动成为了连接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使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得以在公众视野中持续存在,并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

(二)启动野生动物健康监测项目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与野生动物健康之间的潜在联系,非营利组织启动了野生动物健康监测项目。这些项目通常涉及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旨在通过定期监测野生动物种群,监控可能的疫病传播风险。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特定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监测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包括野生动物的健康检查,还涉及对其生态环境的评估,以识别可能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风险因素。

这些健康监测项目对预防未来疫情暴发和提升公共卫生政策科学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早期识别潜在的健康威胁,这些项目为制定有效的野生动物管理策略和公共卫生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这些活动也增强了公众对野生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而促进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

(三)加强与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通过加强与政府、国际组织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跨界合作不仅增强了野生动物保護项目的实施效果,也促进了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更新。

非营利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与不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政府部门合作,提供科学研究数据支持政策制定,参与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同时,通过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分享最佳实践,推广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预防措施。此外,与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则加强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了保护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这种跨界合作在推动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和政策制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它帮助集中全球资源,对抗野生动物贸易和疾病传播的挑战。其次,通过共享数据和研究成果,加强全球对野生动物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最后,这种合作还促进了国际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持续关注和投入。

加强与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在建设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网络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了显著的成效和潜力。这不仅增强了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也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奠定了基础。此外,这种合作模式还为解决其他跨国界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全球合作在应对复杂挑战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策略,非营利组织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功地维持和推进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为全球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是未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继续引导非营利组织和全球社会共同面对挑战,保护我们共有的自然遗产。

五、结论与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给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其中,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立法及开展合作项目以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水平和加强全球性合作,都是需要重点考虑和改进的问题。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非营利组织还应充分发挥优势,推动社会充分认识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引导更多公众加入野生動物保护事业。

(一)新冠肺炎疫情给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疫情的暴发推动了对野生动物市场的监管,进一步激发对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的修订需求,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这为卫生、生态、动物福利等多学科的跨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望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和公共卫生的统筹兼顾。然而,疫情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现场工作、资金筹集和国际合作等造成影响。封锁措施和旅行限制影响了保护项目的实施和监督,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中断;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抗疫物资短缺也给现场保护工作带来压力。捐款减少和经济压力加大了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挑战,可能导致保护项目失去重要资助来源,从而影响长期保护计划的实施。疫情也加大了跨国合作的难度,导致国际保护项目受阻,难以共享经验和资源,制约了全球协同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的进程。同时,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大众对生计、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可能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被暂时“搁置”,影响保护成果。

(二)非营利组织在未来野生动物保护中的角色和策略

未来,非营利组织需要继续发挥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支持、公众教育以及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实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面对新的挑战,非营利组织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和创新的思路,比如在线上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互联网平台上讲授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推介成功实践,提高公众参与度。非营利组织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例如采用无人机进行野生动物种群调查、监控非法猎捕活动,或者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保护区的生态和行为信息进行分析,提高现场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积极寻求多方合作,携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应对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挑战。例如,在资金筹集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探索与企业合作共建项目,寻求资金或物资支持,降低经营风险;在项目实施方面,通过与当地社区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使整体保护工作更快地落地并收到实效。

(三)政策建议:加强法律支持与社会组织合作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为了增强这一领域的工作力量,政府需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同时,在税收、场地租赁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非营利组织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稳定性。此外,鼓励设立公私合作项目,支持、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参与,并与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保护项目的实施。如此一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便能形成紧密的协同保护格局,从而在资源、技术和知识共享诸方面获得协同效应,最终实现野生动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尽管提供了新冠肺炎疫情下野生动物保护挑战与机遇的初步分析,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案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对非营利组织内部运作机制的了解不够深入,这些都可能影响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针对这些局限,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与深入。首先,在对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和作用研究中,可以考虑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案例,以准确揭示各类非营利组织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具体作用、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成功策略。其次,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内部运作机制的研究,探讨这些机制如何影响保护工作的效果和组织间的协同合作,以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最后,可以关注政策创新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政策环境的分析,研究如何构建更有效的政策体系,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对新冠疫情下野生动物保护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本研究不仅为理解非营利组织在当前和未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角色提供了见解,而且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和未来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帮助。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和合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促进和发展多方合作的同时,全社会都应聚焦法律体系建设,鼓励公众参与,广泛应用科技手段应对挑战与机遇,共同构建一个对野生动物更加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国际合作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浅析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