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景区标识系统探析

2024-05-14 09:29叶锡铨刘雨薇王靖程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艺术设计

叶锡铨 刘雨薇 王靖程

摘 要: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珠江入海口的西岸,紧邻珠海,与香港隔海相望,是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澳门作为旅游城市,加上博彩业的独特性,每年到澳门旅行的游客数量庞大。而作为旅游城市,一个良好的标识系统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从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出发,以氹仔葡韵游为例,讨论澳门景区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其他旅游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提出基于调研和案例分析的设计理念及方案,以期促进澳门景区的标识系统设计优化完善。

关键词:视觉设计;导向标识;艺术设计

一、概念解析

(一)景区标识系统

澳门特区作为国内热门旅游城市之一,清晰明了的景区标识系统对于来此旅行的游客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既能较好对旅游景区进行解释说明,也能指引游客有序地完成旅游活动。

景区标识系统应是引导游客完成旅游活动(包括景点解说、路径标识、导游线路等)的各种信息的表达和标志的符号,主要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符号、颜色以及标识牌。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景点标识(包括景点介绍标识、景点说明标识、入口游览导游图等)和路径标识(包括路径指示标识、导游线路标识、设施指引标识、停车场标识等);从功能上分,主要有公共服务标识(包括休息区指示标识、交通标识、求助标识、残疾人专用标识等)和安全标识(如森林防火标识等各种警示牌)等;从状态上分,又可以分为动态标识(如解说系统)和静态标识(如各种标识牌)等。

(二)景区标识系统与氹仔葡韵游

景区标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游客有序地完成旅行活动,让游客了解景区资源状况和特征,清楚旅行地的风土人情、地方风物等内容。因此,景区标识系统实际上履行了传统意义上导游的功能,但它的载体主要包括具有说明功能的图解、文字、模型、演示等。清晰的景区标识系统对于游客游览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局官方发布的游玩指南中,有中区世遗游、望德堂文艺游、氹仔葡韵游以及路环悠闲游四条游览路线。氹仔葡韵游路线从大潭山眺望台出发,途经龙环葡韵、嘉模圣母堂、兵房斜巷、日头街8至16号壁画、氹仔北帝庙、路氹历史馆以及氹仔天后古庙八个景点。在该路线中,游客可以游走于氹仔的旧城小巷,欣赏中西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寻找隐世地道美食。当前,该旅游路线的各指示牌都存在一些指引较为模糊的问题。因此,优化该旅行路线的标识系统,能够进一步让来此的游客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合理安排旅游线路,调整旅游活动时间,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旅行活动。

二、氹仔葡韵游实地调研

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发布的四条官方游览路线,选取其中的氹仔葡韵游路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该条旅游线路与现场采访游客、商家及本地居民的过程中,总结出该条路线各景区标识系统均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标识系统信息量不足

从景点的标识内容上来看,首先,其文字不够准确,内容不够精细,例如缺少到达目的地景点的具体距离数值,游客无法明确得知当前行动路线的长短。其次,缺乏具有指向性的世界通用的图形标志,例如该景点建筑的标志性图像标志与景区附近的公厕、休息区、可选乘坐交通工具等公共设施导向标识。

(二)标识系统功能单一

景区标识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公共服务标识和安全标识。氹仔葡韵游路线的标识指示系统基本为公共服务标识,对于景点的相关介绍、景区具体地理位置导向标识以及相关安全警示标识较少,并且存在公共服务标识不精确的问题。

(三)标识系统字体、形式不统一

从景点标识设计上来看,标识系统存在字体不统一、形式不统一的问题。第一,标识标牌的文字字体多样,中文与英文、葡萄牙文的均衡性欠缺,给人杂乱、无重点的视觉效果;第二,标牌的形式繁杂,多见为站立式标识及悬挂式标识,其中标识底色与文字颜色的匹配程度低,标识中指示文字的视觉冲击力不强,指向性不明确,标识形象不美观。在调研过程中,甚至还发现有的景点电梯内粘贴的是普通纸张印刷版的导向标识。

(四)标识系统放置不合理

澳门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公共交通停靠站点位置多样,澳门公交多为环线。受葡萄牙地区城市道路建设影响,澳门的马路均为靠左侧行驶,与内地靠右侧行驶相反,部分公共交通指引存在一定的无效性。在该条游览路线的调研中发现,一些长距离、多弯道道路中出现公共交通工具的指示标牌存在较强的误导性,未能精准指引相应的公共交通站点。此外,部分标识标牌放的位置受多方位视线遮挡,例如在天桥底下光线不足的角落、公交站牌的背后、被高大植物遮盖等。

三、國内外标识系统设计案例

设计的创新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支撑,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同类案例,参考其他案例的经验,为设计的创新提供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景区标识的发展情况,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氹仔葡韵游景区标识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标识设计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的西部,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罕见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对公园的标识系统进行调查,发现公园标识系统的设置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借鉴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标识选材合理,放置方式多样,与公园环境和谐统一。由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为主,景区标识采用的制作材料以木材为主、金属类为辅,只有需以图表标识的时候才使用玻璃、乙烯基化合物等物质。同时,在标识的放置方式上,采用了躺式、蹲式、悬挂式等多种不同形式,使标识系统巧妙融入公园之中,与公园景色达成和谐平衡。

第二,设施标识牌造型、色彩变化多样。该公园景点之间沿途道路上的垃圾桶全部采用天平模型——以杠杆支撑,两边各放置一个石质的桶,桶上分别有两个青铜金属制成的桶盖,这一设计增加了趣味性。在休息区,垃圾桶则变成了平时大街上放置的木质材料垃圾桶。

第三,标识采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记载,图文结合,字迹清晰,导向明确。西溪湿地的所有景点标识牌都采用中、英、日、韩4种文字记载,为境外游客带来了语言文字上的极大便利。同时,木质标牌上面的文字记载采用阴面雕刻的形式,这一形式可以解决时间久远导致的字迹模糊脱落的问题,使标识所载信息清晰明确,延长使用年限。

(二)威尼斯公共标识设计

威尼斯岛上比较正式且具有连贯性的公共标识指示系统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较为古老的嵌入式指示牌、图文并茂的悬挂式指示牌、指示层次明确的悬挂式指示牌。

第一,较为古老的嵌入式指示牌历史悠久,形式传统,指示内容一目了然,基本上不存在阅读障碍,只是年代久远而略显陈旧。其选用的以红、白两色为主的色调与威尼斯本岛上斑驳的大环境相搭配,显得和谐统一。

第二,圖文并茂的悬挂式指示牌在本岛上也较为普遍。它们色彩醒目,内容清晰,对于威尼斯本岛上的著名景点,如里阿尔托桥(Ponte di Rialto)等,它们均在标明文字和箭头指引的同时又形象地加上了里阿尔托桥的剪影图案,方便游人辨识。

第三,指示层次明确的悬挂式指示牌较为醒目,它指示的范围仅限于威尼斯本岛中心城区。其设计风格与前几套系统完全不同,不仅具有一定的设计感,而且内容丰富,系统连贯性强,指示信息之间具备一定的层次感。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案例,可以归纳提炼出在景区中如何使标识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通过分析威尼斯公共指示系统的案例,可以归纳提炼出如何使标识系统在具备指示功能的同时具备设计感与地区特色。这两个案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氹仔葡韵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思路。

四、氹仔葡韵游景区标识整改策略

针对实地调查以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后总结出的当前氹仔葡韵游中路牌标识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策略意见,并对未来路牌标识系统的设计提出相关建议,以供设计师参考。

(一)设施合理分类

景区标识系统承担了景点指示的功能,而研究区域的路牌因没有将公共设施及景点很好地区分,造成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合理的分类是整改的第一部分。应该将公共厕所、公交站等基础设施归为一个类别,景点、地名、街道等再归为一个类别。在排列的顺序上,景点、地名等可以排列得相对在上,而辅助类的公共设施可以排列得相对在下。游客可以从排列顺序上区分这些类别的不同性质,不至于只依靠文字和方向获得指引。

(二)增添路牌信息量

就景区的指示路牌而言,具备合理的信息量是十分重要的,原有的路牌只有文字和方向的指引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多数第一次到景区游玩的游客不能清晰地了解到具体信息。在景区指示路牌的信息量上,笔者认为应该在景区的分类基础上,增加该景点的剪影,且增加对距离信息的展示,尽量让游客清晰了解到景点的轮廓及其与该路牌的距离是多少。

(三)路牌与环境融合

标识系统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牌与道路、建筑等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标识系统应该与街道文化环境及街道环境相融合,让标识系统成为街道设计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标识系统。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和文化语境,标识系统与文化环境相融合指的是需要在澳门、杭州等地区的不同文化语境中,设计出与之对应或有相关元素的标识系统。以本文研究的氹仔葡韵游街区和杭州案例来说,澳门标识系统以绿色为主色调,黄色为点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配色是十分相似的,所以澳门标识系统的色彩系统是符合澳门特区的文化环境的。

澳门地少人多,街道规划以“直街”为主干,两侧有支路延伸,形成鱼骨状街道骨架。其主街道环境十分多样,尺度变化相对较大,而标识系统作为街道的一部分,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街道环境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标识系统的大小、高度等的设计,要让标识系统适应街道的尺度。

(四)材料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要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自从可持续设计被提出后,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设计理念。道路标识系统也应该考虑到道路标识系统的可持续设计,从制作材料上来说,应该选择可回收或有回收价值的材料,例如铝合金。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铝,而铝可以无限次地回收和反复铸造,不会改变其物理特性。

五、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景区标识系统以及氹仔葡韵游与澳门之间的关系,以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澳门景区标识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得出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策略,在功能上应该有合理的分类、充足的信息量,在形式上应与环境融合,在材料上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陈侨予,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发展的瓶颈与出路[J].特区经济,2019(9):33-38.

[2]吴小玲.基于游客寻路行为的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沈琳.旅游交通道路指引标志设计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2017(4):185-188.

[4]刘盈涛.旅游景区智能交通指引体系建设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0(2):80-81.

[5]张丹丹.西藏旅游景区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5.

[6]廖晨晨.旅游城市的标识指示系统设计:以威尼斯为例[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7-20.

[7]瞿纪策,肖杨,程思杰,等.武汉景区标识系统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22(7):136-138,142.

[8]熊继红,瞿纪策,肖杨.智慧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与管理[J].当代旅游,2022(9):43-45.

[9]王昕.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导引”设计探讨:以都江堰为例[J].人文地理2002(3):44-46.

[10]韩笑,敖婷.5A级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调查与评价:以台儿庄古城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59-61.

[11]郑剑艺,吴波.空间转型效应:后世遗时代澳门城市空间生产力的重塑[J].建筑学报,2018(7):99-104.

作者简介:

叶锡铨,澳门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刘雨薇,澳门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首饰设计。

王靖程,澳门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学。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界面图标品牌化视觉设计研究
蚌埠市双墩遗址对视觉符号的传承与影响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设计的策略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论空间视角下平面设计的视觉延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