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4-05-14 08:37杨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展览传统文化博物馆

杨倩

摘 要: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博物馆展览,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文章详细探讨了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内涵及逻辑方法,并且以济南市博物馆“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为例,探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呈现的具体内容,以促进传统精神文化在博物馆展览中更好地实现传承。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活化传承;传统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21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展览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博物馆展览,传统文化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内涵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道德和艺术内涵。然而,由于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威胁。通过博物馆展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呈现给公众,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展览可以将传统文化的文物、实物和艺术品展示出来,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互动,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元素。通过博物馆展览,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传统艺术品和文化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展品、参观展览和参与互动活动,提升对艺术、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展览还可以举办相关讲座、演出和社会教育活动,引导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涵,从而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传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博物馆展览,观众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激发个人和社会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展览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创造成果和创新实践,引导观众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思维和方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展览活动,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和实践,体验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从而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方法

2.1 多元化的展览形式

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固定展览、临时展览、主题展览,打造多元化的展览形式,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固定展览,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文物、实物和艺术品,向观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例如,2023年9月齐文化博物院开展的“齐晋—穿越山河的千年之约”展览,打造固定展览文物走廊,齐文化博物院展出8件(套)文物,邹城博物馆展出5件(套)文物,展现了悠悠齐鲁的沧桑巨变,展览让观众可以通过固定顺序型“历史时光隧道”,感受栩栩如生的活化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展览的沉浸感。

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临时展览,博物馆可以灵活地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和观众需求,选择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通过展示相关的藏品和资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例如,河南电视台播出的《唐宫夜宴》节目爆火,洛阳博物馆为更好地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这一灵感,2023年打造“华夏衣冠系列展—时裳·武则天”特展,将洛阳的盛唐文物展示与《唐宫夜宴》的视频、现场实景《唐宫夜宴》文化展演进行创新组合,大大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使文物“活”起来,使文化“动”起来,增强了博物馆展览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2.2 交互的展览方式

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润养不仅需要博物馆遵循传统的展览方法,还需要交互式展览方法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博物馆展览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博物馆可以通过互动的展览方式来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交互反馈,吸引观众参与实物互动,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创新、灵活、有吸引力的文化传承载体。

觀众参与是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渠道,博物馆可以通过让观众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讲解、实践活动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西安博物院2021年6月开展的“千年人文·长安茶风—传统茶器文化展”就邀请观众进行参与式讲解。除了静态展陈外,展览还设置了墙面互动、集章打卡、文创售卖、西博畅游等趣味十足的互动式茶文化体验活动,引领观众参与传统文化的交互,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对观众的精神赋能。

实物互动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工艺品、乐器、演艺道具等实物,让观众可以触摸、体验、演奏等,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博物馆也可以通过实物互动推进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月3月,“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通过乐器文物集中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将传统礼乐文化真实、灵动地展示出来,内化为观众的文化涵养。

2.3 故事化的展览叙事

博物馆可以通过故事化的展览叙事来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故事和历史融入展览中。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故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内涵。2019年孔子博物馆举办“大哉孔子”展览,通过文物和历史故事活化展示,将传统文化的故事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展览还通过讲解员、导览器等,向观众讲述传统文化的故事,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总之,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方法是多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展览形式、互动的展览方式、故事化的展览叙事,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博物馆应该注重展览策划和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方式与方法。

3 “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呈现

济南市博物馆“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通过多样性的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表达,活化了传统廉洁文化传承,为观众呈现了修身以养德、托物以言志、廉贤以示今的中华传统廉洁精神特质。

为激活本次展览中的传统廉洁文化传承,展现廉洁的文化内涵,济南市博物馆专门针对不同的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主题,选择恰当的文物展示内容。通过书画、印章、文物器具等,将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文以载道的载体,实施创新型展示,增强传统廉洁文化传承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3.1 “修身以养德”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清正廉洁的思想源远流长,古圣先贤都把廉洁奉公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用毕生追求甚至不惜用生命坚决捍卫清廉的价值。济南市博物馆在“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中重点突出了修身养性立其德的传统廉洁文化价值中的呈现。

通过创新方法对明贞庵主人书官箴拓片(图1)进行交互展示,促进中华廉洁文化精神嵌入式领悟学习。官箴就是做官的座右铭。据考证,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学者曹端之口,后明代户部侍郎兼山东巡抚年富(1395—1464)对其词句稍做改动,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撰写出了这则被后世广为流传的36字官箴。济南市博物在展览中积极活化创新传承传统廉洁文化,多途径开展文化互动。首先是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及“一盏清廉”—青少年手作莲花灯活动。该活动既培养了青少年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又让他们通过手工制作莲花灯进一步了解廉洁的含义和重要性,成为传播廉洁正能量的使者,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其次是推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主题讲座,讲解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及现代传承。通过讲座向社会大众介绍廉洁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廉洁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讲座中通过讲解演讲、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大众参与,强化传统廉洁文化的传播。

济南市博物馆还注重灵活使用展板来活化文物展示。通过展板的创新设计将东汉尚方规矩纹铜镜及其中承载的传统廉洁文化的文字清晰展示出来,并对每一句话进行逐字解读,讲解规矩纹铜镜精神文化塑造,进行故事式叙事展览。通过视频导览和讲解员的综合讲解,使观众沉浸式了解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中修身、养性、立德价值观念,整个展览内容做到了现代技术和传统精神文化的有机衔接。

同时,济南市博物馆十分注重利用二维码扫描看展览等方法来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对静态的书画、拓片等进行改造,使观众能够亲身感知传统廉洁文化精神的具象化内涵,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了解和传承中华廉洁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深刻体悟传统廉洁精神要素和文化精华。这些展览方法的灵活创新应用,使守持廉洁、修身养德的精神品质能够被观众深刻感知,增强观众的传统廉洁文化习得感。

3.2 “托物以言志”

文物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不论陶瓷、玉器、雕塑还是书画,其图案纹饰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崇尚信念的寓意,彰显了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崇廉尚廉作为优良的传统,在时代的洗礼中历久弥新,从古至今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也渗透在文物之上。这些寓意明显、内涵丰富的清廉主题文物,寄托着许多为官者高洁的个人追求,也成为一些文人墨客自我修养的标榜。

在“托物以言志”部分,济南市博物馆将重心集中在展示中华精神中的义利观和清廉文化观方面。为观众呈现出一系列书画、砚台、笔洗等文物以及其中承载的中华传统廉洁社会责任。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廉洁文化中“一品清廉”、清心蕙兰质、注重矮蝉鸣清风,强调“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等精神内涵。

济南市博物馆在这一环节对清张槃白菜图轴进行展示,并打造了“留得清白身”文化展示板块。将历代文物、书画、图纸、拓片、碑铭中记载的廉洁精神、廉洁故事,以“出淤泥而不染”“清心蕙兰质”以及“廉竹入画来”等主题在文物板块中分区展示。利用故事化的设计,对文物背后人物题写文字及其背后的历史典故进行讲解、阐释。通过文化叙事、文物呈现和现場演示的方法,对所有文物的廉洁精神内涵进行集中展示。

同时,济南市博物馆还利用360度线上展厅开发了清袁枚竹石图扇面等相关文物的数字化载体,并将这些数字化图画、文物与真实的古迹有机嵌合,陈列设置在观众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触屏电子设备观看不同电子文物图画活化后的内容,从而使文物展览真正活起来、灵动起来,增强吸引力。同时,在文物展示中,济南市博物馆还通过展品二维码,将书、诗、画等文物中蕴藏的传统中华廉洁精神特质,以语言文字等形式传递给观者,让观者吸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积淀。

济南市博物馆还针对“托物以言志”这一主题,对相关文物进行嵌入式展览设计。例如,将明清大字刻石之清鄂海书“愧无忠孝报朝廷”拓片做成吊布,形成一个中心展示区,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到忠、孝、廉等中华文化精神特质。对于明冯起震墨竹图轴(图2),济南市博物馆则通过展柜展示,充分将图画中竹子苍劲有力、宁折不弯的形象呈现给观众,在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图画的同时,更使其注意到内容,积极学习传统廉洁文化价值精华。

3.3 “廉贤以示今”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直臣廉吏,这些直臣廉吏把忠君报国、勤政爱民、廉洁自守的品质作为做官从政的基本准则,践行优秀廉政文化,留下了许多清廉故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廉贤以示今”部分,济南市博物馆通过故事阐释、内容解读、视频讲解等方式,设计构造传统廉洁文化学习、展示空间。

济南市博物馆将各种书、画文物融合起来,结合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作者的清廉精神、初心本心,丰富了清廉先贤文化精神的传承渠道。同时,济南市博物馆还活化实施文物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如使用莲花元素设计了许多笔筒、香囊、帆布包、拼图等文創产品。

正是通过这种创新型、灵活化的展览设计,呈现中国古代传统廉洁文化中的价值观,才做到了文化沁润中的立德、立身、立言,也使相关文物能够体现出爱国思想,能够将立志报国的精神内核传达给观众,从而使观众在观看展览时能够以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来学习我国古代传统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内涵,增强自身的传统精神文化特质。

综上所述,博物馆展览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实施多元灵活化的展览形式,进行交互化的展览开发,以故事化展览叙事进行内容呈现。“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通过“修身以养德”“托物以言志”“廉贤以示今”三方面的创新型呈现,使传统优秀廉洁文化内容被观众高效吸收,这种展览也以其创新型、特色型精神文化特质的传达,促进了中华传统精神内核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婷.如何更好地提升博物馆展览水平[J].收藏与投资,2022(2):164-167.

[2]王晓芬,宋高安.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及其科教职能演进:评《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22.

[3]闫明娣.论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流程中的AR技术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4]钱晶.唐代装饰纹样在洛阳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5]韩芳.博物馆文创展陈空间的时尚化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1.

[6]陈云舟.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11):83-85.

[7]范玉洁.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评论,2019(1):185-189.

[8]严建强.信息定位型展览:提升中国博物馆品质的契机[J].东南文化,2011(2):45-47.

[9]程乾宁.一种新的感受力:博物馆展览与陈列的再思考[J].文博,2010(5):78-83.

[10]姝雯.当前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路径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12):104-105.

猜你喜欢
展览传统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