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2024-05-14 09:21方培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环境

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在城市雨洪管理新理念中,海绵城市作为发展焦点,能够以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城市内的渗水和储水问题。这种方法增强了城市在自然灾害或环境变化中的灵活性,将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详细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大量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关键词:雨洪资源;海绵城市;生态环境;广州南沙新区

当前,业界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在城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广州南沙新区一直秉持的核心发展理念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要位置。在南沙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重点在于高效控制污染问题,以防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该区域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建设工作。这一举措使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系统得到了完善,合理管控了雨水径流。由于充分重视城市的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南沙新区的防涝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通过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成功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策略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雨洪资源利用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洪水和雨水被收集并导入地下管网,用于支持城市绿化建设,从而根本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节约城市建设费用

海绵城市建设在运用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理念后,有效地控制了城市建设成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给予鼎力的支持,充分发挥出城市各项功能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本投入比较低,水資源做到合理化使用后,可以使城市水灾风险得到高效管控。在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过程中,海绵城市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推动城市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同城市的年降水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实施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时,必须考虑不同降水量级,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城市降雨造成的河道洪水、地表径流等进行管理,以此达到提升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性、高效管控水资源污染、资源化利用雨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促使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最佳水平。在进行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时,需从防洪、污染源控制、内涝防治、雨水利用和雨水排放五个方面展开工作。其中,在污染源减控管理方面,采用蓄滞、截留等多种方式,对市政工程、园林工程等项目进行管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雨水回收利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新型的系统和先进的设备被用来提高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

(一)广州南沙新区建设概述

项目总用地面积242 894.16平方米,项目景观沿上横沥水道南侧堤岸建设,整体呈带状分布,景观带宽度120—180米不等,景观带长约1.6公里,沿途设置有儿童游乐场、极限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音乐草坪、探秘花园、自然庭院、科普广场、潮汐广场、自然教室、戏水广场、凌空飞廊、生态挑台等多个景点,并以5—8米宽的堤顶路和5—10米宽的子堤路为主干道,连接各个景点。驳岸有抛石驳岸、垂直驳岸、挑台驳岸、抛整石驳岸等。

(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详见表1和表2。

(三)设计雨洪建筑利用模式

1.建筑屋面类

建筑屋顶覆盖面积在城市中占据重要比例,特别是在中小雨情况下,屋顶自身对雨水径流排放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新型种植屋顶、传统屋顶和透水铺装等措施,能有效管理中小雨径流,结合雨水排放形式和建筑类型进行设计工作。在相关研究中,基于不同场地的特点,积极解决老旧建筑地面硬化严重、雨水与污水混合排放等问题,充分展现新型建筑屋顶在控制径流方面的优势。通过调蓄池等设施,进行雨水调蓄和净化处理,在建筑区域内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径流排放流程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市政道路类

在进行海绵设施建设时,对于市政道路类建设需要考虑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车流量等因素。在主干道扩建等工程项目中,雨水排放管道、雨水汇集渠道和雨水渗漏管网等是排放雨水的主要通道,做好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建设工作,可实现对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高效控制。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径流排放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3.水体流域类

在雨水排放通向水体流域这一终点处,设置植物缓冲带,积极构建生态护岸。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对水质进行高效净化,维持城市水体景观功能的有效性。在水体流域类建设项目中,其径流排放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四)海绵城市技术设施

1.入渗设施

在海绵系统改造中,提高城市通透性和加速雨水渗透速度等环节至关重要。采用渗透塘、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和透水铺装等策略,使雨水渗透效果最大化。在修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时,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提升路面的渗水性,尽量选择透水性较强的材料完成道路施工建设任务,使城市排水压力得到高效缓解。平面屋顶主要采用了新型植被覆盖技术,将抗旱、高存活率的植物覆盖屋顶表层,能有效截留雨水。在选择植物时,以屋顶荷载强度为主要依据,高效控制暴雨径流污染,营造了浅凹绿色景观空间。

2.存蓄设施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的存储技术有湿塘、雨水湿地等。在使用具有集蓄功能的全新雨水口改造技术以后,集蓄功能发挥了最佳作用。雨水罐在居民小区的存蓄设施中比较常见,且投入成本低,但是存储容量是固定的,净化能力也有限。今后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尽量选择使用海绵设施来提升公园绿化景观的储存性能,实现净化径流污染和储存雨水的双向功能。

3.滞留设施

综合分析地形坡度和地表粗糙程度等各项影响因素,使用先进的生产设施来提升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积极开展生物滞留设施的建设工作。通过设置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生物滞留设施,使城市雨水渗透效率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将植草沟设置在主干道路路肩位置,可高效控制地表径流,使雨水净化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

4.排放与净化设施

在开展雨水净化工作时,初级污染物截留设施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可将大颗粒的污染物清除掉,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使用雨水弃流设施以后,雨水被第一时间导入沉淀池中进行初级处理,随后沿着弃流管排放到事先设置好的区域,使雨水中的污染物被高效地隔离掉。同时采用一系列处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新型雨洪管理措施的压力。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后,着重提升水泵的抽排能力,优化雨水口布置,合理规划地下管网,这样即使遭遇暴雨,也能有效防止内涝的发生。

四、结语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水资源储备量有限,要想使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就要对城市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理念给予充分的运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速度,高效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进而使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一举措不仅夯实了城市生态平衡发展的基础,也推动了城市建设朝着良性发展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秦利华.克拉玛依市住宅小区海绵工程设计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26):32-33.

[2]叶超凡,张一驰,程维明,等.北京市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内涝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8(2):19-25.

[3]李晓燕.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以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道路工程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22(7):14-15,71.

[4]黄庆局.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2 203.

作者简介:

方培源,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行业施工。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生态环境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