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2024-05-14 22:31安燕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安燕

摘要:目的 探讨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规范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扁平化管理,比较两组院内感染率、护理质量、消毒液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管理、人文关怀、临床操作、安全保障等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毒液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扁平化管理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消毒液合格率,能够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关键词: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护理质量;消毒液合格

医院感染一般指患者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临床操作不规范、频繁进行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原因均有可能引发医院感染,而且高龄、免疫力低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更高的感染风险[1~2]。医院感染的发生,极有可能进一步加重机体损伤程度,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各种医患矛盾,对医院管理造成一定阻碍[3~4]。因此,尽早优化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改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存在重要意义。扁平化管理旨在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简化管理流程,促使权力重心下移,充分挖掘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作用,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凭借其优良的管理效果在医院多个科室均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54.72±6.34)岁;住院时间4~13 d,平均住院时间(7.65±2.34) d;体质量指数(BMI)18~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2.45±1.59) kg/m2。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55.26±6.75)岁;住院4~13 d,平均住院时间(7.89±2.24) d;体质量指数(BMI) 18~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2.73±1.62)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规范化管理

(1)落实相关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总结医院当前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相关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相关管理制度。

(2)专项管理:在每个病区增设一名感控护士,并对其进行专项培训,强化责任感与工作能力,详细规定工作内容,确保其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监督落实各病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所负责病区内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及时指出并纠正不当之处。

(3)分区管理:根据医疗需求增设适量洗手池,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消毒液等物品;将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患者安置于不同病区,降低不同患者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严格划分医护人员工作区域、患者与家属活动区域,避免患者直接接触传染源;禁止在病房内吸烟,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畅,并加强对病房空气的消毒处理。

(4)防护培训:定期组织医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相关防护技能的训练,保证所有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性,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在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前后需做好手卫生管理,仔细洗手并消毒,佩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

(5)加强监管:加强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监管力度,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手术室这类感染风险较高区域的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流程实施管理,将各项感控措施落到实处,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根据每位患者的认知水平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详细介绍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传播渠道、预防方法、治疗措施等知识,强调做好感染防控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规范性自我防护方法。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扁平化管理

(1)简化护理管理层级:由护士长直接管理护士,护士直接管理患者,形成“护士长—护士—患者”的管理模式,缩短工作任务传达与工作效果反馈耗时,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便于具备良好工作能力的责任护士直接参与临床护理,更好地落实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改善感染防控效果。

(2)制定完善的扁平化护理排班制度:实行APN排班模式,A代表白班,工作时间:08:00~16:00;P代表晚班,工作时间为16:00~00:00;N代表夜班,工作时间为00:00~08:00。责任护士在工作日连续上白班,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健康宣教、护理管理及治疗处置,其他护士合理分配至APN三班,并进行交接班指导,在安排值班人员时应考虑将高年资与低年资护理人员均衡搭配,以实现老带新、优势互补的作用。尽可能减少交接班次数,简化交接班流程,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与管理效果,避免在交接班间隙因护理管理不到位而引起医院感染。遇到工作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每班人数或增设班次,确保医院人力资源充足,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5]。

1.3 觀察指标

(1)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自制评分问卷,涉及环境管理、人文关怀、临床操作、安全保障,共4项,每项总分0~2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佳。(3)比较两组消毒液合格率:每位患者护理期间随机选择一份消毒液样本进行检测,消毒液含菌落总数应≤100 cfu/mL,未检出致病微生物表示合格。(4)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利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6]评估,<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消毒液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消毒液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疾病发生率的升高,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明显升高,因消毒隔离不到位、临床操作不规范、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原因所致的医院感染情况也越来越多[7]。

扁平化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要素为一个企业、团队或组织的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层级越少越好,进而实现将更高的决策权延伸至底层,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相关研究指出,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存在重要意义[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消毒液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扁平化管理的干预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升医院消毒液标准。扁平化管理通过简化管理层级有效减少护理管理的中间环节,提升各层级间信息传递与沟通的速度,进而保证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能够有序推进,提高消毒液标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与管理,进而改善感染防控效果;扁平化排班制度的实施,简化了交接班流程,减少了交接班频次,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防止在交接班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进一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此外,观察组环境管理、人文关怀、临床操作、安全保障等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扁平化管理能够在排班时合理搭配不同层级、不同资历的护士,在值班期间高层级或高年资护士可直接指导低层级或低年资护士工作,充分发挥老带新的作用,锻炼并提升护士的临床实操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与成就感,最终实现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改善;随着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护理效果的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风险显著降低,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护理满意度自然也有所升高。

综上所述,扁平化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消毒液合格率,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鹿振辉,盖恬恬,陈爱华,等.强化康复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J].河北医药,2023,45(20):3189-3192,3196.

[2]刘蜀蓉,王亚玲,邹夏.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1):206-208.

[3]陈玉梅,茅敏敏,周晓玲,等.预警护理联合手卫生管理预防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0):165-167.

[4]王曉琴,黄咏欣,罗曼云,等.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4):534-537.

[5]李惠平,王彬,陈晓莹,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160-162.

[6]冯媛,阮仕珍,赵小红.优质护理干预预防母婴同室病房院内感染临床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6):1001-1002.

[7]林英,朱小琼,李惠玲.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3):383-387.

[8]马兰萍,张丽,田艳艳.FMEA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对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5):99-102.

[9]吴雪琴.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控制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8):1093-1096.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