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伴H型高血压行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治疗分析

2024-05-14 22:31黑燕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H型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血压

黑燕

摘要:目的 分析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诊疗的200例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炎症介质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Hcy、CysC低于对照组,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NO、TXB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PWT、LV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可抑制血管微炎症状态,稳定血管内皮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H型高血压;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血压

H型高血压即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属于高血压中较为危险的类型,Hcy属于氨基酸代谢物,正常情况下可被快速代谢,不会出现积蓄情况,但是因为各类原因,高血压可能诱发叶酸缺乏、基因变化,继而诱发Hcy积蓄[1]。Hcy可损伤血管内皮,并激化氧化应激反应,可快速刺激冠状动脉血管组织,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H型高血压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类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需综合多个维度,以免病情进展[2~3]。

临床针对H型高血压多常规控制血压,存在冠心病的患者一般会联合抗血小板、抗心肌损伤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症状[4]。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循环状态效能一般,Hcy持续高水平未得到改善,且多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明显,病情仍在进展[5]。有学者建议联合具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移行,改善平滑肌细胞功能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增强临床疗效[6]。本研究旨在探讨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诊疗的200例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标准,且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经入院影像学及血清学诊断确诊,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Hcy≥10 mol/L;年龄<80岁者。

排除标准:合并有认知功能损伤、精神障碍类疾病;存在重要脏器组织疾病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异常、合并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对本研究用药存在过敏或其他不耐受情况;治疗依从性较低。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依据具体病情予以降压、抗血小板、利尿、改善心肌供血、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0.3 g/次,1次/d;替格瑞洛片口服,90 mg/次,2次/d;氯沙坦钾片口服,0.1 g/次,1次/d;复方丹参滴丸口服,270 mg/次,3次/d。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叶酸补充剂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叶酸片口服,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管微炎症状态:主要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抑素C(CysC)和叶酸水平。

(2)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主要检测内皮素(ET-1)、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NO和血栓素(TXB2)。

(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经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

(4)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微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Hcy、CysC低于对照组,叶酸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ET-1、NO、TXB2低于对照组,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PWT、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H型高血压为高血压的主要类型,Hcy升高可促进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诱发冠心病[7]。临床对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大多数基于标准治疗展开,联合应用高血压与冠心病治疗方案,但该方案无法解决Hcy高表达、叶酸不足的问题。叶酸可在叶酸还原酶作用下形成四氢叶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还可以拮抗凋亡蛋白-2的表达,抑制Hcy高表达引发的Caspase-3高表达,而Caspase-3高表达可引发内皮细胞凋亡[8]。阿托伐他汀为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备抗炎、调脂、稳定斑块的效能,同时可抑制内皮祖细胞凋亡与功能障碍,继而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下调循环微炎症,降低因为血管损伤形成的血管应激收缩,继而控制血压,减轻心肌压力[9]。同时,阿托伐他汀还可调节胆固醇、脂蛋白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延缓冠脉粥样硬化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Hcy、CysC低于对照组,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1、NO、TXB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PWT、LV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兩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微炎症状态,降低Hcy与叶酸表达,稳定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心肌压力,维持血压稳定,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1]梅道菊.H型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叶酸片联合治疗对HCY、LD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970-972.

[2]童海涛,谷学兰,王焕兵.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外周血EPC数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6):903-906.

[3]金玉霞,马莉,李青青,等.H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CRP VCAM-1 NHR脂代谢特点及與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J].河北医学,2023,29(4):630-636.

[4]谢祥妹,黄志红,刘小菊,等.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0,25(4):455-459.

[5]杜容妹,李日光,吴晓.晨起与夜间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辅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效果及对Hcy水平影响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4):1-4,8.

[6]李雪,王莉,陶婷.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22,35(6):1296-1298.

[7]刘兵舰,赵丽玲.阿托伐他汀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14(10):1474-1478.

[8]江泸泳,张玉乡.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8):53-55.

[9]黄剑锋,肖善花,李悦,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病人脑卒中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23):4351-4354.

猜你喜欢
H型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性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治疗143例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