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观察

2024-05-14 22:31张婧娴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自由体位自然分娩产程

张婧娴

摘要:目的 观察自由体位对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自由体位分娩组和截石位分娩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分娩疼痛程度。结果 自由体位分娩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截石位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宫口开6 cm、分娩开始前10 min、分娩后6 h及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结论 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分娩第一产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提高经阴道自然分娩率,且产后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母婴结局优良。

关键词:产妇;自然分娩;自由体位;产程

在临床产妇生产过程中,难产情况时有发生。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胎儿的头部位置异常,从而导致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难度。对于难产情况,若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没有做到恰当的处理,往往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新的医学理念强调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尽可能自然分娩,适当地帮助产妇进行分娩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本研究旨在观察自由体位对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3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自由体位分娩组和截石位分娩组,每组50例。自由体位分娩组: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7.56±4.29)岁;枕横位24例,枕后位26例;初产妇37例,经产妇13例。截石位分娩组: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5.46±3.91)岁;枕横位25例,枕后位25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为经过临床B超诊断,确诊为难产产妇;胎龄38~40周,且胎儿体重不超过7 kg;所有产妇充分知晓试验内容,愿意积极配合完成本研究,并按照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完成试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排除标准:胎龄低于38周;非规定时间入院;在充分了解试验内容后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试验的情况,或产妇未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产妇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1.2 方法

1.2.1 自由体位分娩组

助产护士提前向产妇详细讲解每种生产体位的优劣势,以及每种生产体位的具体动作要求,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取自由体位,引导产妇分娩。在宫口几乎全开的情况下让产妇进入产房待产,为产妇做好外阴位置的清洁和消毒,提前告知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相关知识。协助产妇选择自己感觉最舒适的体位待产,如仰卧、侧卧或半卧体位生产,也可以走动体位,或站在產床边,手扶住产床栏杆站立生产。此外,产妇的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还包括坐位生产、跪位生产、蹲位生产或趴位生产等[3]。在引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同时,助产护士需密切观察产妇宫口开放情况,一旦发现胎儿头部露出,要第一时间为产妇进行接生。

1.2.2 截石位分娩组

要求产妇保持半卧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产妇宫口开启状态,在产妇宫口近乎全部开启的情况下让产妇进入产房待产。助产护士引导产妇保持截石位,同时将产床适当抬高约30°,方便产妇生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率。(2)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新生儿呼吸、脉搏、对刺激的反应、肤色、肌张力等内容,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3]。(3)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所有产妇产后出血量采取称重法计算。(4)比较两组分娩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4](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疼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疼痛明显,7~10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自由体位分娩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自由体位分娩组宫口开6 cm、分娩开始前10 min、分娩后6 h及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自由体位分娩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截石位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比较

自由体位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截石位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见表4。

3讨论

在女性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位置异常为常见情况。一般而言,女性骨盆入口平面是一个椭圆形,在女性分娩时,胎儿一般是头部先露出来,而后胎头以枕横位或者是枕斜位进入骨盆,分娩时多数胎儿在有效的产力作用下,同时在产妇骨盆腔内采取一系列适应性的动作而转变成枕前位,并且最终以正常的枕前位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5~6]。但是部分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胎儿在分娩时先露出的非头部,这种情况即为胎儿头部位置异常。

产妇分娩需综合产道、产力、胎儿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完成,整个分娩过程非常复杂。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任何异常因素均会对产妇顺畅分娩带来干扰,从而导致产程发生变化,影响母婴结局。截石位分娩过程中,若分娩时间过长,可导致产程时间不断延长,降低分娩效果,且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还容易出现羊水浑浊问题,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自由体位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引导其选择分娩体位进行分娩,使其在分娩过程中选择最为舒适的姿势,增强产妇四肢肌群、盆底肌等肌肉收缩爆发力,增加产力,减小产妇骨盆倾斜度,增加横断面积,纠正胎头位置,降低胎先露,从而促进产妇顺利分娩,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胎头俯屈不良等情况的出现[7~8]。若产妇选择站立生分娩,此时产妇子宫会离开脊柱,与腹壁更贴近,使胎儿能够有一致的纵轴和产轴,并通过地心引力及胎儿的重力作用使胎儿头部给予产妇宫颈更大的压力,促进产妇宫颈口的扩张,使产妇快速完成生产[9]。若产妇选取走动体位分娩,可加速宫缩,使骨盆得到扩展,松弛骨盆肌肉,从而利于胎儿头部下降。自由体位引分娩还能有效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焦虑感,使产妇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积极应对分娩。本研究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分娩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截石位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宫口开6 cm、分娩开始前10 min、分娩后6 h及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截石位分娩组(P<0.05)。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分娩第一产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提高经阴道自然分娩率,且产后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母婴结局优良。

參考文献

[1]江兰英.产程中运用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循证护理[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3):87-88.

[2]李艳飞.活跃期采用自由体位改善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分析[J].大医生,2022,7(23):45-48.

[3]王雪岩,庄云婷,田金徽等.不同分娩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母婴结局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0):2467-2473.

[4]吴晓文,闫华.指导性多体位改变配合自由体位分娩对纠正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4):68,38.

[5]余慧莲,林姗姗,何杏等.体位管理在枕横位和枕后位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100-101.

[6]何亚琴,章惠琴.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对产程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853-854,898.

[7]党国伟,张秋君.无痛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对分娩过程及产后母儿的影响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5):2.

[8]方兰,林建鹏,郑燕飞,等.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8):3.

[9]梁舒,李瑛,夏玲珍.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对初产妇镇痛及分娩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6):4.

猜你喜欢
自由体位自然分娩产程
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藏西结合自然分娩模式初探
产前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剖析
气囊仿生助产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自由体位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
产前训练拉玛泽呼吸法配合临产后自由体位对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