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手术麻醉的误区

2024-05-14 02:27陆蓉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麻醉药椎管全麻

陆蓉

在现代医学中,麻醉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首要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降低治疗中的痛苦和创伤,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尽管如此,很多人对麻醉仍然存在误解。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手术麻醉的误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麻醉。

麻醉的方式

全身麻醉

在一些大型手术当中,全身麻醉被广泛应用,通过麻药使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受到抑制,导致意识消失,让患者全身感觉不到疼痛,且没有手术记忆的残留,旨在达到最佳的手术状态。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会对麻醉进行细致的调控与管理,用各种设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特定腔隙,旨在选择性地对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产生可逆性的阻滞作用,使得相应区域完全丧失痛觉感知,从而实现手术的无痛。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麻醉时,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这有别于全身麻醉,因此也被称为“半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各种腹部及盆腔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以及下肢手术。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相应神经干(丛)周围,使其支配区域暂时陷入麻木状态,从而达到手术无痛的目的。此法常用于浅表及四肢手术,亦可与其他麻醉方式相辅相成。当前的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已由传统的盲穿方式提升至超声引导下的可视化操作,既减小了对患者的损伤,也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

麻醉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麻醉就是打一针完事

麻醉可不只是打一针那么简单。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病史和健康状况,会用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之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特定需求,精心制定麻醉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不仅要确保麻醉深度适中,还要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关键指标。面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术中出血、呼吸衰竭等,需迅速作出判断,采取果断措施。

误区二:全身麻醉会让人变傻

有些人担心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会让人变傻。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全麻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失去知觉和意识,以便进行手术治疗。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和安全。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和剂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大部分患者在接受全麻手术后,能够迅速恢复意识和认知能力,不会出现任何长期后遗症,更不会影响智力。

需提醒,在选择接受麻醉手术治疗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麻醉的风险和益处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三:全身麻醉就是睡一觉

麻醉和睡觉是有区别的。睡觉时存在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状态相互交替,形成完整、安稳的睡眠,使得大脑和身体逐渐休息,精力得到恢复,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而麻醉会使患者进入一种无痛觉、无意识、无记忆的昏迷状态,不存在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也不会出现做梦、说梦话等,醒来后不会出现神清气爽的感觉,相反可能存在疲惫、困倦。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当手术结束,麻醉医生会继续守护着,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舒适地度过恢复期。

误区四:酒量好,麻醉用药就少

事实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的复杂性和医生的经验等因素来决定麻醉药物用量,而不是患者酒量来决定。当然,饮酒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有的患者因长期饮酒,对肝脏功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药物产生一定耐受性,可能需要适当追加麻醉药剂量。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肾、心、肺等功能造成影响,此类患者的麻醉风险很高,一定要仔细选择药物和剂量。

误区五:怕痛多用点麻醉药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过度抑制这种反应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麻醉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过度使用麻醉药物,反而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过量使用镇静剂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过量使用镇痛药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误区六:所有麻醉药物效果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手术和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精细调配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种类,以确保最佳的麻醉效果。

误区七:全身麻醉会不会一睡不醒

麻醉后一睡不醒的情况听起来很可怕,实际上发生的概率非常小。这是因为麻醉医师在麻醉前会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准备,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过程。全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分为多个阶段。在诱导阶段,患者逐渐进入麻醉状态;在维持阶段,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确保麻醉深度适当;在苏醒阶段,患者逐渐恢复意识。

如果麻醉药的用量超过了所需的量,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那么多余的药物就会在体内蓄积,这就像给脑细胞加了一个“开关”,让它们暂时停止工作。而这个“开关”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情况。

如果在麻醉过程中管理不当,或因为患者的自身原因导致大脑供血和供氧不足,就可能出现轻度脑缺氧的情况,使得恢复过程变得缓慢。例如,二氧化碳蓄积、低血糖、低体温等都可能影响到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虽然上述几种情况可以通过药物或方法进行调节和改善,但如果患者發生了脑血管意外,如脑血栓等,那么可能会对术后苏醒时间产生严重影响,就像是在大脑的一个“电路”出现短路,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猜你喜欢
麻醉药椎管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