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4-05-13 22:00梁杰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目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而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文章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重要性及其有效实践策略。方法:文章以具体的课文为例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强化提问效果的策略。结果: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互动,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结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感受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不仅关乎个人的文化素养,还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性、学生被动学习等;同时,教师对提问艺术的应用不够重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探索新的提问方法,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功能与价值

1.1 提问与思维激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优质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的头脑,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1.2 提问与知识理解

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能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效果。此外,提问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1.3 提问与语言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疑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1.4 提问与课堂氛围营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提问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开口表达,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5 提问与学生参与度提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时,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得到增强。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2.1 提问质量不高,缺乏深度与广度

提问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提问的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思考。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探讨课文内涵,使得课堂教学过于浅显,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会逐渐减弱。同时,提问缺乏深度与广度,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只关注课文中的个别细节,忽视了整体的教学目标,这种零散的问题设计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2.2 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提问形式,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这类问题往往只需要学生简单回忆课文内容,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长期使用这种方式提问,容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固定思维模式,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教师提问时过于注重课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提问方式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过于局限的提问方式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教师对提问反馈的处理不当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在提问后,往往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便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或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消极的评价。这种急于求成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可能挫伤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此外,部分教师针对学生提问往往给出模糊或不准确的回答,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4 忽视学生提问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提问的重要性。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还是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教师却将课堂提问视为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更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甚至不愿提问,从而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2]。

3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策略

3.1 设计开放性与层次性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设计开放性和层次性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理解能力和培养语言表达技能至关重要[3]。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其重在鼓励学生思考、推理和表达个人见解。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爬山虎的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描述性问题“你能描述一下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吗?”提出感受性问题——“如果你是一只爬山虎的脚,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提出推测性问题——“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命名为《爬山虎的脚》?”提出關联性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植物的哪个部分很特别?能分享一下吗?”提出创新性问题——“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你会怎么利用爬山虎来装饰你的园子?”这些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还能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将学习内容与自身经验、想象结合起来。层次性问题设计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在讲解《爬山虎的脚》时,初级层次的提问设计为“爬山虎的脚是用来干什么的?文中提到的爬山虎生长在哪里”,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中级层次的提问设计为“爬山虎为什么会爬墙,它是如何爬的”,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高级层次的提问设计为“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爬山虎的脚来展现其生命力的?如果让你来写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你会选择哪种植物?为什么”,考查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设计这种层次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最终达到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思维。

3.2 运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不同层次思维的发展,并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为例,可以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提问方式。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请某某同学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纳米技术”。此外,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集体智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并锻炼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师提问时以小组为单位,如“你们小组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纳米技术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全班学生参与回答,鼓励大胆发言,提高课堂活跃度,如“有谁能告诉大家纳米技术为什么会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科学家、发明家等角色,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创造力,如“如果你是纳米技术的发明家,你会如何向朋友介绍你的发明”。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思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纳米技术的概念、应用等方面系统组织起来,通过问题“让我们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一下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提问应多使用启发式提问,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如“你认为纳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为什么”。为了增强课堂互动,还可以采取反转提问的形式,即让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这种提问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如“关于纳米技术,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或其他同学吗”。通过以上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多样化的提问也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产生参与感和成就感。

3.3 构建积极的提问与反馈机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构建积极的提问与反馈机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效率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4]。在预习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提出一些激发好奇心的问题。例如,在预习部编版小学语文《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猎人海力布会有哪些不寻常的经历”,以此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期待。在学生阅读《猎人海力布》的过程中,提出与文本直接相关的问题,如“海力布在森林中遇到了哪些动物?他是如何应对的”,这有助于学生聚焦关键信息。阅读完毕后,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海力布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你从文中哪些描述中得到这样的结论”,这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反馈机制是对于学生回答的积极回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积极肯定,如“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很好,你抓住了文章的一个重点!”。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或完整,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帮助和建议,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如“你的回答很接近了,再想想看,海力布是怎么对待他的猎物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反思,如“你认为自己的回答解决问题了吗?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和补充答案,这不仅能够增强互动,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批判性思考,如“你同意你同桌的答案吗?为什么”。教师应在讨论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4 教师提问技巧的提升

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诗歌,描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革命精神,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通过仔细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答题,让学生思考红军为什么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歌。只有深入研究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认知需求,并设计出有效的提问策略。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思考。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和难点,让他们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其次,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加深他们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可以利用提问引发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能力。

4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提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是获得答案的工具,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希望文章提出的策略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白建中.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文學教育,2021(1):186-187.

[2] 吴华俭.提问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22.

[3] 刘景江.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原则及艺术[J].基础教育课程,2015(20):18-19.

[4] 黄福元,杜高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4):79.

[5] 陈仕柱.投石问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31.

作者简介:梁杰(1983—),男,贵州遵义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试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