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亲子互动产品设计研究

2024-05-13 21:41向文静刘娜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

向文静 刘娜

摘要:目的: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多,教育、儿童、亲子等话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儿童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儿童市场的消费潜力日益凸显。文章旨在通过对亲子互动产品的研究,推动设计出更适合儿童发展的产品,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方法:文章从情感化设计相关概念出发,探讨情感化设计和亲子互动产品的关系以及亲子互动产品的作用对设计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亲子互动产品的深入研究,文章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为未来的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应遵循互动原则、安全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原则,使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需求得到满足,营造亲子有效互动的氛围。结论:优秀的亲子互动产品不仅能为儿童创造一个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而且能为家长和儿童搭建起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化設计;亲子互动;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Q46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1 情感化设计概述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将情感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1]。本能层是产品外观给人的直观感受;行为层是产品的功能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情感需求的满足;反思层则是指用户使用产品后,能否建立情感联结和记忆反馈。但是由于儿童的思维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的反思层能否超越本能层还有待研究。由此可见,儿童产品设计应注重引导,以便儿童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教育。

2 亲子互动理论

亲子关系最开始是遗传学术语,指的是亲子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可从亲子关系的相关定义来理解亲子互动的内涵。亲子互动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家长和子女间的沟通,包括观念、情感和行为上的交流与沟通[2]。

亲子互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互动,它是情感互动中最普遍的方式,也是亲子交流的主要方式。对亲子互动的相关理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交谈、亲子游戏和身体沟通。

第一,交谈是传递信息最直接的方式。用语言表达交流者的想法,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还能让父母对儿童的真实愿望有更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亲子关系和谐。

第二,亲子游戏是亲子互动的主要手段。在放松的状态下,儿童能够边玩边学[3]。趣味游戏可以增强儿童的幸福感,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智力等。

第三,一些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亲吻等,也能促进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多数儿童乐于被父母抱在怀里,因为这能给予他们安全感。

亲子互动产品能够使父母和儿童共同参与活动、相互影响。它以亲子关系为基石,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能够适应孩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这类产品不仅可以实现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 情感化理论与亲子互动的关系

情感化理论与亲子互动存在密切的关系。情感化理论要求个体在情感交流中获取信息并形成情感共鸣,以优化用户体验[4];而亲子互动则是指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作用。

首先,情感化理论认为个体在情感交流中获取信息,并通过情感形成观念和认知。在亲子互动中,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发展。丰富、积极的亲子互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起情感联结,促进他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与理解。其次,亲子互动也能够促进情感化发展。在亲子互动中,父母能够主动传递情感信息,教导儿童如何理解和回应情感。亲子互动还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情感环境来支持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只有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才能够建立起安全的情感联结,并积极参与情感化交流。总之,情感化理论与亲子互动密切相关,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情感化发展,而情感化也依赖于亲子互动。

4 亲子互动产品的作用

4.1 提升认知能力

学龄前儿童好奇心非常强,儿童产品能在发展感官和运动能力的过程中丰富儿童的认知。当儿童没有完全接触社会生活时,父母可以通过亲子互动产品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4.2 锻炼思维能力

亲子互动产品要动脑思考,儿童在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靠他们的智慧来解决。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比较、判断、推理能力,提升其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

4.3 激发想象力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的培养。亲子互动产品通过娱乐、互动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视觉符号比书面语言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使用亲子互动产品时需要构思、联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

4.4 培养合作精神并增强自信

家长可以引导儿童使用产品,也可以与儿童一起探索,共同使用,并鼓励儿童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给予夸赞和奖励。这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儿童的合作精神,而且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5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原则

5.1 互动性原则

首先,互动性是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最根本的要素,互动可以拉近亲子关系,更有效地实现亲子教育。其次,亲子互动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其强调双向互动。强调父母和儿童相互影响,不仅要实现儿童和产品之间的互动,而且要实现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互动。

5.2 安全性原则

应从设计元素上考虑产品安全性,并关注材料的选择、造型和结构等。选择的材料应该绿色环保,边角要圆润,结构要牢固,避免儿童受伤。

5.3 趣味性原则

尽管儿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但是特别容易失去新鲜感,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虽然不同于儿童玩具,但仍要注重趣味性。产品的趣味性能给儿童带来愉快的体验,引发其情感共鸣。

5.4 教育原则

教育原则是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产品须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直接或间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从而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康成长。

6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设计要素

6.1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用户特征

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有细腻、丰富、多样化的感情。

6.1.1 神经系统发育趋于完善

神经系统驱使儿童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欲,但由于以具象思维为主导,儿童的行为有较强的随意性[5]。

6.1.2 自制力差且行为情绪化

学龄前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兴奋,自制力差,很容易受到影响,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6]。

6.1.3 想象力丰富

随着接触的对象越来越多,儿童不断思考和交流,逐渐产生新的认知。这很大程度上是对想象的再创造,由于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因此其想象实际上是对简单事物的复制。

6.1.4 养成良好习惯

把握住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坚持、自律性和意志力的关键时期,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6.2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材料分析

不同的材质能体现不同的情感,人们接触不同的材质表面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7]。儿童的身体娇弱,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产品材料,触摸起来很硬的产品可能让儿童神经紧张,材质柔软的产品能使儿童放松精神。同时,应该选择使用对儿童健康、无毒的天然材料,还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属性,如密度、导热性、气味等[8]。

6.3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造型分析

造型能给儿童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丰富儿童的感官体验,对儿童的心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亲子互动产品不仅要在形态上符合儿童的视觉和情感,而且要在造型上反映互动语义,让它变得有趣。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曲线作为造型元素。曲线能展现出产品柔和的姿态,特别是与稍显呆板的直线相比,灵动的曲线更容易成为主要的视觉焦点并引发人们的反应。当儿童看到曲线时,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亲切。

6.4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颜色分析

从儿童心理规律的研究来看,儿童对色彩的感觉最直观、强烈。自然鲜艳的色彩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这类颜色具有诱目性。但是儿童产品的颜色应有主次之分,以吸引儿童的色彩为主,并选取相近的色彩作为辅色。

6.5 情感化亲子互动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的功能能否滿足儿童心理需求,操作方式能否让儿童接受,直接影响着儿童对产品的认知,以及亲子互动的实现。

7 案例分析

触感决定了体验感。如图1所示,产品呈孩童喜爱的怪兽造型,采用环保优质的塑料,边缘轮廓圆润,形态柔和,不仅符合儿童的喜好,还能保证使用过程安全。该产品采用黄、红、蓝色作为主要颜色,能够激发孩童的兴趣。色彩能够传达情绪,红色代表激情、热烈,蓝色代表冷静、平和。儿童可以通过抽取、放置带有颜色的积木,向家长展现自己的心情。

这款怪兽形态的情绪积木基于色彩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理论打造,它通过儿童对颜色和触感的反应,以及选择摆放积木的方式来反映其情感。

8 结语

现代社会,父母与儿童交流互动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情感化的亲子互动产品作为互动的媒介能够更好地促进亲子间的沟通,提高亲子互动频率,从而使亲子关系更好发展,使儿童健康成长。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亲子互动产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能满足亲子间的情感需求。

未来,亲子互动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更多智能化元素,为亲子互动产品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水仙,陈辉.儿童握力锻炼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3(9):61-64.

[2] 刘薇.基于用户研究的学龄前儿童亲子互动产品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

[3] 李京霖.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3.

[4] 张琬琪.基于情感化设计的趣味性儿童药品包装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5] 彭奕妍.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幼儿园动线空间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0.

[6] 顾相岚. 3-6岁儿童感觉统合辅助训练类产品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3.

[7] 徐小茜.包装设计中的材质美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8] 王茜.儿童产品设计中材质亲和力的表达[J].西部皮革,2022,44(11):26-28.

作者简介:向文静(1998—),女,湖南吉首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刘娜(1978—),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创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蝶缚/饥饿关系》
《教堂之夜》
基于EN12966标准的VMS产品设计浅谈
单片机控制产品设计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