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育的实施策略

2024-05-13 18:21杜亚丽陈展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职业

杜亚丽 陈展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很多专业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职业学院幼师的培养和教育,非常注重幼儿教学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艺术领域中音乐是最重要教育内容。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音乐教学也开始关注审美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美育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产物,美育教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为后期学生投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音樂美育概述及意义

音乐美育指的是进行音乐的审美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一种美感教育,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感受和创造美,使学生具有音乐美的情操和素养。但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很多教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及文化知识,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常常忽略美育,学生也无法体验更多音乐美,更加无法创造生活美。同时,作为职业学院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日后工作中接触到的是幼儿,所以教师在教育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要引导学生具备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通过对音乐进行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渐完善学生品质,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保障在日后幼儿教育中更加得心应手。在音乐教学中,学校及教师都应注重对美育方面的教学,利用职业学校存在的优势,使音乐教学课堂成为审美教育的殿堂,引导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具备审美能力,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及个人品质。

音乐美育的实施策略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营造音乐美育氛围。音乐教学中,教师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积极发挥音乐美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美,学会欣赏美,并为美育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歌曲还是舞蹈中都存在不同美,使学生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中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促进学生能够在音乐,以及舞蹈创作等方面融入更多美,理解音乐之美。例如,在音乐欣赏中,很多歌曲具备不同的美,如《亚洲雄风》《我相信》《飞得更高》等这些歌曲中歌词朗朗上口,旋律高亢激昂,直接展现了音乐的高亢美。进而在音乐美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一些歌曲,引导学生通过多听、多想、多看等方式,来体会音乐中存在的各种美感。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利用很多网络、手机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听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为学生创建不同的美育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享受美,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细腻、高亢之美。同时,在音乐美育中,教师应利用各种美育环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与人交流时,能够更加大方、自然、得体,有一颗美的心灵,具备发现美的眼睛,促进学生在日后教育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教育幼儿。并且,在美的环境氛围中,学生就会被各种美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此外,教师也应根据学校条件为学生营造美育氛围,使学生在进入校园时就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校园美,并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如在每天早上或下午的固定时间,播放古今中外名曲,并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介绍,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时间接受到音乐之美的熏陶。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美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进行技巧还是美育方面的教学,教师都应根据新课改要求,时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所以,在音乐美育实施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美育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美育。职业学院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这些学生具备独立意识,能够发现美、感悟到音乐之美。在这一时期,教师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以及专业性,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掌握音乐审美能力,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创新美的概念,主动积极学习审美。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从音乐视频中满足视觉、听觉等对美的认识,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和创作中,激发更多美好认识。并且,在进行各种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乐器,给这些歌曲伴奏,使学生对应用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在学生亲自伴奏的影响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歌曲内容和技巧,也能享受到自己创造美带来的成功喜悦,实现了在音乐教学中逐渐渗透美育的作用。在音乐美育实施中,也应注重发挥学生创造能力,并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使学生都能有创造性想法,并能在音乐学习中展现。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想法,并能够编排音乐,使学生能够具备欣赏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在进入社会工作时有一定优势。

借助音乐内容开展美感教育。职业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音乐方面,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接触的是学龄前儿童,儿童对声音及音乐本身就比较敏感,所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感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美育实践时,应充分利用音乐中所含有的独特艺术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美,并接受音乐美的感染以及熏陶。在教育改革影响下,很多职业学校的音乐教材内容也包含美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内容的重要性,并提炼、挖掘教学内容,开展具体美育教学,使学生也能在美育影响下,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发现美、挖掘美,并能对音乐美进行鉴赏。很多音乐不仅是一种美的体现,不同旋律以及阶段都有不同的美。

例如,在音乐鉴赏中对《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学习时,第一段中歌词和乐曲都是以恬美、朴实为主,展现了大海的柔美画面。在音乐的第二段乐曲明显提高,具有更多激情,展现大海起起伏伏的壮阔画面。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应让学生发挥想象,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一些舞蹈,使学生在舞蹈与歌曲的影响下,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中存在的各种美好。在舞蹈和歌曲的享受中,学生也能理解作曲、作词人的思乡之情,对母亲的想念之情,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鉴赏美,养成对音乐的审美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另外,教师在进行音乐美育实践时,要注重音乐内容开展,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音乐技巧和技能,这样很容易导致美育成为一种机械化教育,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心灵及思想上的审美,而成为一种硬性美育标准,导致学生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另外,在培养学生美育中,教师应注重所处的阶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美育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存在一种审美标准,也为日后投入工作岗位中,能够随时发现美,并能积极对待生活和工作。

通过歌词朗诵感受音乐之美。在歌曲中很多歌词都蕴藏着文学之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歌词朗诵,来感受音乐中歌词所包含的各类文学之美。音乐中主要包括的就是歌词、曲调,歌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歌词,能够在朗读中理解歌词作品结构及带来的思想情感,并一起学习产生共鸣,为音乐学习做好铺垫。例如歌曲《天路》,不仅曲调优美,歌词也比较生动。针对这些生动形象的歌曲,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歌词朗读,这样也有助于学生记住歌词。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歌词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活动,使学生对这些歌词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生掌握歌词后,教师再利用播放器播放这首歌曲,在整个播放过程中,学生就能跟着音乐一起跟唱。另外,在音乐学习时,学生能够在完全掌握歌词并体会歌词含义时,更容易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就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掌握好音准。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具备基础的应用知识,不能只停留在对音乐的倾听和演唱上,要注重掌握音准,确保学生能够完全体会音乐美感。所以,在音乐美育活动时,教师也应加强训练学生音准,引导学生对音樂之美有更深体会。学生只有掌握音准,才能对音乐的美产生更多认识,体会音乐美,并能在生活中创造音乐美。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了解学生音阶练习情况,并定期进行考核,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阶练习,扎实掌握音准。另外,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感受音乐时,不仅要能演唱、创作,更重要的是具备音乐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优势,所以在职业教学时,教师责任重大,要传授教学内容积极应用情境化教学。目前,在教育改革影响下,很多教育方式也发生改变,并积极应用各种教学形式。同时,情境化教学也是最广泛的教学方式,在音乐美育时,进行情境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美育积极性,提高美育实践效率和质量。所以情境化美育活动时,需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对课堂进行装饰,使音乐教授更有音乐特点,让学生进入音乐学习后,就能深深感受到音乐氛围。另外,营造音乐氛围,更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有效激发学生音乐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融入音乐美育中。职业学院的音乐教室内,应张贴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家,并对其有详细的个人介绍,也要有各种乐器摆设,使学生对乐器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并能随时进行乐器演奏,也要使学生具备美育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新型人才。

在美育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的音乐情境,播放一些音乐视频,在音乐视频中,学生能够直接看到音乐MV中对应的情境画面,并能用耳朵直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让耳朵听、眼睛看相结合,丰富学生大脑中美好的音乐画面,使学生能够直接感触到音乐美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为优美的音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能更多地去接触实践,在实践中感悟音乐之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判断能力,所以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教导,只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为学生营造一些美育情境,学生就能自己有所体会,更容易找到音乐中存在的不同美感,并能在日后实践中创造美,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音乐美感,甚至有利于影响周围人认识到更多美。

任何人对美的认识都各不相同,但在逐渐的培养中,都会发现不同的美。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全能、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职业学院学生在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具备一定的美育能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学生在职业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欣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发现音乐美,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创造音乐美,为日后在社会实践中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日后职业学院特别是针对学前教育学生而言,更应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让学生具备音乐美育能力,真正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而且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审美优势,也能提高各企业、机构对职业学院的认识,更能彰显职业学院教书育人的实力。

作者简介:

杜亚丽,1990年出生,女,汉,学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课堂美育实施策略。陈展,女,1995出生,汉族,助教,学士。本文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美育实施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NZJGY22-13。作者单位:南阳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职业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职业写作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我爱的职业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