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方言副词“敢情”的多角度考察

2024-05-13 17:46高悦涵吉欣荣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复句主观性句法

高悦涵 吉欣荣

北方方言副词“敢情”在普通话中使用日益频繁。副词“敢情”在句中充当高层谓语,其语义为“根据因果联系或逻辑逆反,得出合情的或意外的推断或断言,并据此表达自己内心的肯否态度或赞同、不满情绪,同时加强领悟语气”。除此之外,副词“敢情”还可表达主观性与反预期,在篇章中衔接语段和突出焦点。

随着书籍、影视等媒介的传播,北方方言副词“敢情”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使用日益频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敢情”一词的释义有两种:一是表示“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情况”;二是表示“情理明显,不必怀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上两种释义难以全部概括副词“敢情”的繁复意义,例如:

(1)狱卒不高兴的说:“别写了。唉,凡是死囚都有这毛病,好写诗。敢情写完了不是你擦,真自私。”

(2)我让你们来这儿,敢情是请你们吃饭来了?

(3)这英俊潇洒的扮相挺让金枝生气,不知怎么着,又想着顶他几句。“敢情!这嗓子也够你学一阵子的。这人哪,得磊磊落落。”

(4)丁鹏淡淡地道:“那敢情好,我也在发愁,有一个那样的徒弟已经够我受的了。”

我们将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副词“敢情”出现的具体句法环境,重新分析副词“敢情”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

副词“敢情”的语义

复句分布及语义提取。邢福义根据分句间的语义关系建立了汉语复句的三分系统,即因果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又在这三大类下分出许多小类,其中因果复句包括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并列复句包括并列句、连贯句、递进句、选择句;转折复句包括突转句、假转句、让步句。通过观察语料,我们发现,副词“敢情”在三大类复句中都有分布,其中在因果复句中分布最多,且在其内部又有差别,即副词“敢情”主要分布在因果句、推断句中,在假设句中分布极少。例如:

(1)难怪撞了公用设施不能挪车必须等交警,敢情是公家的东西太贵,挪了车就怕你不认账。

(2)我告诉你,大哥,我爱吃口儿好的,喝两杯儿好的,可是应酬太多,敢情就吃不动了!

(3)家乡的信一封一封地寄来,这边的事敢情那边比咱们还清楚。

(4)水稻产量高,用工早,和大田(小麦、大豆)不争嘴,种成了敢情好。

副词“敢情”在上述例句中都是用来表示因果联系的,例(1)和例(2)都表示说明性因果,虽然一个分布在原因小句中,另一个分布在结果小句中,但是“敢情”在其中都表示溯因性释疑;例(3)中的“敢情”表示据实性推断,根据“家乡的信一封一封地寄来”这一事实,可以推断出来“这边的事那边比咱们还清楚”;例(4)中的“敢情”表示假设,强调“如果能把水稻种成,就好了”中的隐含因果联系。

“敢情”在并列复句中的分布次之,且主要分布在并列句和选择句中,例如:

(5)她耐着性子告诉我,论杯,每杯10元。我又细算了一下,敢情论杯喝也不便宜。

(6)他们回家报告给妈妈:敢情胖婶子并不是胖得走不动,而是故意不来看他们。

例(5)在“论瓶喝不便宜”的事实下推断“论杯喝便宜”,结果得到意外性断言“论杯喝也不便宜”,使之与前文平列并举;例(6)在两个选择中通过否定和肯定的強烈对比得到意外性断言,即“胖婶子不来看他们是故意的”。“敢情”在两个例句中顺着并列或选择的逻辑,通过对比表达意外,即“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情况”。

副词“敢情”在转折复句中的分布最少,且主要分布在让步句中,例如:

(7)谁知这小巧玲珑敢情后患无穷。

(8)敢情他身材虽然高大,却是唯那矮老者马首是瞻。

例(7)和例(8)都是通过让步一转,用“敢情”一词表达意外认识,例(7)中的“小巧玲珑”本来在说话人看来无足轻重,但是通过让步一转,表达“小巧玲珑”也能“后患无穷”的意外认识;例(8)同理,“身材高大”本来在说话人看来不用受制于人,但是通过让步一转,表达意外认识。

根据副词“敢情”在复句中的分布,我们可以归纳副词“敢情”的逻辑语义,即“根据因果联系或逻辑逆反得出合情的或意外的推断或断言,表示领悟”。

句类分布及语义提取。副词“敢情”在四大句类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我们在典型句类分布基础上,主要考察其意志语气意义。

副词“敢情”在感叹句中的分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副词“敢情”独用,二是作为状语修饰其后,例如:

(9)伊汝一头跳到天井里,心想:“敢情,都够一头毛驴驮的土特产了,大娘是弄不动的,原来是她!”

(10)丁鹏淡淡地道:“那敢情好,我也在发愁,有一个那样的徒弟已经够我受的了。”

例(9)副词“敢情”独用,直接表达感叹,突出说话人内心对当前情况的看法;例(10)作为一个典型例子,“那敢情好”已经逐渐固化,表示对上文提出意见的认同及支持,表示肯定态度。

副词“敢情”还有一些分布在疑问句中。一些学者认为,凡是“信”大于“疑”的疑问形式,所传达的是假性疑问的信息;只有“疑”大于“信”的疑问形式,传达的才是真性疑问的信息。例如:

(11)“我让你们来这儿,敢情是请你们吃饭来了?”

(12)杜平听出这话里有文章,忙问:“敢情你是带来对革命有利的事啦?”

例(11)表示假性疑问,在反问句中,说话人并不是为了得到答案,因为其所表达的信息是确定的,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否定态度,副词“敢情”在其中加强反诘语气,表达不满情绪;例(12)表示真性疑问,加强揣测语气,表示说话人提出问题希望得到回答。

根据副词“敢情”在三种句类中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副词“敢情”的意志语气语义,即“表达说话人关于某一事件的内在的肯否态度和赞同、不满情绪”。

副词“敢情”的句法

句法功能。张谊生将现代汉语副词分为三类:限制性副词、描摹性副词及评注性副词,并对其进行了句法、语义、语用特点上的总结。由此我们根据张谊生的副词研究框架考察副词“敢情”的句法特点。

副词“敢情”总是位于句首,位于句中的情况较少,不能位于句末。当其位于句首或句中时,副词“敢情”在句法上充当高层谓语,关注的是对整个命题的描述和评注。例如:

(13)“是么?”我们看着老头儿肃然起敬,“敢情三座大山是你推翻的。”

(14)一来是因为——我才明白过来——写这样书的人敢情有好些已经死了,比如写《尚书》的那位李二哥。

在例(13)中,副词“敢情”位于句首,“敢情”在句法上充当高层谓语,表达对低层“三座大山是你推翻的”这一命题的意外评注;在例(14)中,副词“敢情”位于句中,同样在句法上充当高层谓语,表达对“写这样书的人有好些已经死了”这一低层命题的意外评注。

可以看出,副词“敢情”无论位于句首还是句中,都是充当其所在命题的高层谓语,表述命题,表达的是对命题低层语义的态度和情绪。

同现副词及其先后顺序。在语料检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副词“敢情”可以与其他副词同现,比如“是”“还”“都”等。例如:

(15)胡源尖着嗓子,象哭嚎一般地说:“活命敢情是件好事!咱们饭也没得吃的,吃人参么?”

(16)敢情这保鲜膜还有如此功用,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伊汝也笑了,最后一次离开S县城的时候,连这汽车站还没有,敢情公路都通到莲花池,没准还通到羊角垴吧?

上述例子中副词“敢”与其他副词“是”

“还”“都”都能连用,但是我们发现,在副词连用时,“敢情”总是位于其他副词之前。对此,我们引用张谊生解释,即因为评注性副词在句中充当高层谓语,所起位置一般都位于其他副词之前。

副词“敢情”的语用

主观性与反预期。沈家煊認为,“主观性”是指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主观性表现在三方面: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

我们发现,副词“敢情”在通过充当句法上的高层谓语,表达在对整个命题评注的基础上,通过隐含的“言者主语”,即说话人认定了X,在客观描述上加入主观认识,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性认识。例如:

(17)我说我识字,哼!敢情有好些个能整本背书的人还挨饿呢。

在例(17)中,语法主语是“好些个能整本背书的人”,但是通过使用副词“敢情”,突出言者主语“我”,即“我才发现原来有好些个能整本背书的人还挨饿呢”这一命题语义,如此说话人的主观性得以凸显,同时体现认识情态意义。

吴福祥将反预期信息再分为三小类:与受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人预期相反、与特定言者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

我们发现,通过使用副词“敢情”,主要传递与说话人预期相反的信息。例如:

(18)我以为他是说我们四个人不行呢,敢情不是。

在例(18)中,副词“敢情”强调与说话人预期相反的我以为的“他是说我们四个人不行”,即强调反预期信息“他没有说我们四个人不行呢”。

篇章衔接与突出焦点。副词“敢情”在语篇中起到衔接和连贯作用,从衔接小句组成语篇到衔接分句组成复句再到衔接句子成分组成单句,例如:

(19)那女的一手掐腰,一手拂去额上汗湿的头发,笑着:“敢情!扬花的时候,我们钻过谷地啦。”

(20)陈文雄又说:“他哪里也没有去,敢情是躲在家里做诗呢!”

(21)“你做模特儿敢情没有多久吧。”尤金沉思地说,想到她的年龄。

在例(19)中,副词“敢情”独用作为一个句子,同时起到衔接后面一个句子的作用;在例(20)中,副词“敢情”衔接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分句组成一个复句,即因为“躲在家里做诗”所以“哪里也没有去”;在例(21)中,副词“敢情”位于句中,起到衔接作用。

同时,副词“敢情”在话语中标示焦点,即副词“敢情”所在小句或后续成分是语义重心,可以标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在信息结构中,副词“敢情”标示新信息,例如:

(22)我细这么一琢磨,敢情灶王爷是过了黄河才结的婚!

(23)小坡,我告诉你,敢情猴王们都是亲戚,不是弟兄,便是叔侄。

例(22)和例(23)通过副词“敢情”与副词“是”同现使用,突出句子对比焦点,顺接强调料悟信息,以引起注意。

我们对副词“敢情”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句法层面上,副词“敢情”主要充当高层谓语,可与副词“是”“还”等共现;在语义层面上,副词“敢情”表示“说话人根据因果联系或逻辑逆反,得出合情的或意外的推断或断言,并据此表达自己内心的肯否态度或赞同、不满情绪,同时加强领悟语气”;在语用层面上,副词“敢情”不仅可以表达主观性与反预期,还可以衔接语段与突出焦点。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复句主观性句法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