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生”

2024-05-13 14:12高琪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军军寄居蟹托儿所

高琪

“结果最后自己也就是只寄居蟹。在S城待了一辈子,依旧是陌生的壳,到死都混不上户口。”文珍用“寄居蟹”作为小说的标题,看似是在描述小说中和林雅、军军一样外出打工居无定所的“五隅大神”,实则是在隐喻文中林雅、红姐等进城务工女性。她们以为进城通过自己的劳动就能逃脱父权制的囹圄,殊不知这个囹圄又是她们急于想要脱去的、保护自己的壳。她们想要以自己的肉体,赤裸而又纯粹地寻求能够保护自己的另一个壳,却又始终不得其法,只能以寄生的状态,寻找一个又一个和从前相似,却又自认为“安全”的生存空间。这种逃脱又寻找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苦痛的循环,自认为能够获得了新生,却又陷入另一个深渊。与其说文珍是通过自己直接而大胆的笔触直面底层打工者的苦难,倒不如说她是用小说中“林雅们”在苦痛中的循环昭示进城打工女性的脆弱与不安。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多是农村中的精英分子,进城务工的农村女性大多正值青壮年,她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与较高的教育程度,这是她们能走出农村的人力资本之所在。”在农村,如林雅有过一定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选择“出走”,这种情况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寄居蟹》中,林雅想要挣脱父权的桎梏选择坐上了离开家乡的火车,走向一条未知的路。在社会“性别中立”的普遍价值取向中,像林雅般农村年轻务工女性的生计问题呈现不同于来自农村的男性务工者的脆弱性,何以为“生”,就成为萦绕在这些务工女性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市场化经济的到来让广大农村和农民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商品化洪流中,冲击着农村固有的格局和面貌,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在尚且没有足够能力建立自我内核的农村女性身上呈现更显著的特征。进城的农民工大多以“身体”作为支点进入现代社会,但身体没有随着“进城务工”这一“现代化”行为而进入现代化。这些女性选择的工作方式或是像林雅在工厂车间进行重复而机械的劳动,或是像红姐一样成为“修车”的一员。对身体的消费和榨取与传统性别观造成了激烈的碰撞和冲击,女性就要在家庭内部承担相夫教子的责任,为丈夫守身如玉的传统观念随之瓦解。

现代社会中,身体并未完全获得“自由”。看似在技术主义时代获得“自由”的背后,隐藏的是更严密的规训权利。福柯认为现代性的发展就是话语和权力对“个人身体”和“人口的身体”进行不断规训和惩罚的过程。“林雅们”所工作的工厂,流水线、机械化的操作过程让整个车间无形中变成了肉体规训的“监狱”。从福柯生命政治的角度来看,被现代化机器规训过的身体似乎已经迈入了现代性的洪流。但《寄居蟹》里出现过的农村务工女性,红姐、林雅,仍从事着传统性、以身体为直接中介做着谋生的行当,行为本身与现代化脱钩。在火车上军军初次见到林雅,听到她说想进城务工后,做出了耐人寻味的表达:“说完他奇怪地笑了笑,那瞬间超过了实际年龄的二十岁。过了很久以后林雅才想明白那笑的意思:S城市区里还好,但五隅一带到处都是洗脚城、洗浴中心、发廊、美容院。”不仅是在军军眼里,在社会视角中,这些充满着性暗示的工作场所大部分都被进城谋生的“打工妹”所占据,除去这些场所,便是在和男性一样的工厂车间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她是上班四个月后,每天都咳得喘不过气来,才终于搞清楚空气中那些肉眼几乎看不见的蓝色颗粒和周围铁丝网上挂着的黑色是什么:是喷砂工艺大量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硅和其他废料,吸入肺部总有一天会把血全部染成有毒的蓝黑墨水。”进城务工的女性不仅承受着“性别中立”价值取向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着女性自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困难。未能现代化的身体在现代社会中天然承受着来自现代化工厂和生产形式的剥削。这种剥削和侵蚀并未因为农村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而得到一丝优待。来自农村的年轻女性在进城务工后不仅承担着和男性同等生存压力的同时,还会因为社会层面“性别中立”的价值取向忽视掉打工女性的特殊性而遭遇更多困难。北京大学关于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一篇调查文章中提道:“建构在城乡二元分割、城市保护主义以及传统社会性别基础之上‘农民‘女性身份使农村进城务工女性难以公平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难以行使应有的基本权利,难以为城镇社会所接纳,使她们相对更易遭受生计风险的冲击,也难以经受得住各种生计风险,从而更易成为脆弱性群体。”这些女性中少有人享受过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特殊保护,除此之外,性骚扰时有发生。没有准生证的林雅可以去产科独自生下孩子,只需要给医生塞个红包便可以让孩子出生,和军军一起住的集体宿舍甚至在走廊上就有被“强奸”的危险,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林雅们”在城市中艰难生活着。“饼干没法放在自己住处养,白天没人看。还是听厂子里的同乡小姐妹介绍,放在一个老乡私人开的托儿所里,收费不算太高。那里这种情况的小孩有五六个,有大点的,也有小点的,一起跌爬滚打稀里糊涂长到了四岁。吃的也还好,至少比她厂里的食堂好。她每周末把饼干接回家,周一再送走。”从小说中的叙述来看,像林雅一样“稀里糊涂”生下孩子的打工女性有很多,甚至还有“老乡私人开的托儿所”来照看这些务工女性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稀里糊涂”长大了,虽然小说里没有明说,但父亲的缺席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传统社会,年轻父母生下孩子忙于生计,孩子会由男方父母或者女方父母帮忙照看,林雅因为自身家庭的特殊原因不能让父母帮忙照顾,而军军的消失更是注定了饼干要在托儿所长大的结局。而林雅那些同乡的姐妹,将孩子送去托儿所的占据大多数,这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托儿所里大部分孩子都和饼干一样,因为父亲的“消失”,母亲才不得已承担起独立抚育一个孩子的责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去托儿所,“单亲妈妈”的身份,则是她们在城市谋生时所戴上的另一个枷锁。

福柯反对人们把现代性当成是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或认为现代性是对启蒙原则的继续或背离的观点。认为应当把现代性当做“一种态度”,“是指对于现时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无论是车间女工,还是“修车”工,都是将身体直接进行商品化,获取自己在商品社会中的立足之地,这种主体做出的自我选择,又在宣告着她们的身体其实并未获得现代化的主体形式。这种未能现代化的身体和劳作形式,无形中将“林雅们”推向了深渊,使其陷入了通过劳动、变成商品的无限循环中。林雅从家庭的桎梏中逃离,自以为进入了“自由”,这种自由将她吞噬的同时,又让她在这种虚假的自由中获得了主体的自我确认,她在五隅积极寻找工作的同时也在催促着军军也赶快“找个工厂干活”,这样两个人才能生存下去。在新自由主义语境中,现代化社会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强迫,劳动便是生存本身。不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只看军军每天的“摆烂”和“不作为”的行为本身,更像是现代社会所塑造的生存方式本身的一种无声反抗,小说中他的不知所蹤似乎是在宣告:不劳动就不能生存。

除去现代社会环境对农村务工女性造成的威胁,传统性别观念对农村女性的性别角色与家庭期望的形塑,也是使她们的生计更加“脆弱”的缘由所在。从小说开篇林雅与父亲的争执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林雅是因为不想再被当作供养弟弟的“工具人”而选择逃离家庭,坐上火车独自出外谋生。“林雅看她妈窝囊样子,早寒透了心,知道女的在这家的地位还不如根草”,在村子里长大从未出门“看过世界”的林雅却能说出在传统语境下“离经叛道”的话,而且并未走上自己母亲、看似是大多数农村女性最终归宿的路(早早嫁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是一个上过中专,有着一定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也正因此,她进城务工就多了一层精神层面“追寻自我”的生命意义。但即便如此,林雅在遇到军军的时候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供养”模式的循环之中,她离开了家庭不用供养自己的弟弟,却在出走后遇到了需要她供养的軍军,“林雅们”在现代化的环境中似乎难以真正逃离传统性别观的囹圄。

我在文珍的《寄居蟹》中,看到的是林雅、红姐、妮子这样的农村女孩在努力寻找“归宿”的过程。因为知道自己在家庭中是不受重视的,更不会被允许有独立的人格存在,“早早嫁人”似乎就是她们的宿命,这样的家庭并不是她们所期望的归宿。她们想要逃脱宿命,或许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归宿在哪里,但是“进城”对其来说就是希望和光明所在。在火车上,军军的“洋气”让林雅心生羡慕,她对军军所展现出与农村人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惊喜,这种惊喜恰恰说明了她对城里生活的极度理想化。我们常常会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惧,但像林雅一样的年轻女孩非但不感到恐惧,还呈现出极其向往的态度,是因为被父权制的家庭伦理压抑太久了吗?可能不全是于此,商品经济的潮流通过无线网络深入农村的各个角落,被城市精英话语所分化的城乡区隔理所当然地将城市塑造成“繁荣和光明”,农村则是“落后和灰暗”的代表,农村女孩也在这种话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自己的“落后”,渴望到城里去打工,就是渴望摆脱“落后和灰暗”。可能她们对这种“灰暗”的指向也并不明悉,但她们理想地认为,在城里就不会有从前的枷锁再束缚自己了,所以那里,就是光明所在。但无论是“性别中立”的价值取向,还是务工女性本身的特殊性,这些因素所造成的生计脆弱性成为她们不安的源泉,也造成了像林雅般的苦痛循环。如何在这种循环中抽身,去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不再成为“寄居蟹”,也不再成为在自杀现场像服装摊主般的冷漠看客。是她们,也是我们所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猜你喜欢
军军寄居蟹托儿所
捡蚕豆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寄居蟹
MRN幼儿园&托儿所
节日里的托儿所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寄居蟹
该怎么办
第一副眼镜
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