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米莱斯绘画语言分析

2024-05-13 13:37黄瑞万欣悦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

黄瑞 万欣悦

摘要:目的:文章对米莱斯的绘画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巧,以及他在拉斐尔前派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对米莱斯的绘画语言进行研究,包括色彩搭配、线条处理、构图设计等,进一步理解和阐述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念和追求,以及其对传统绘画规则的挑战和突破。方法:笔者通过阅读拉斐尔前派绘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对其绘画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从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探讨米莱斯的绘画语言。结果:米莱斯对绘画主题、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的精妙掌控,充分展现了他对拉斐尔前派忠于自然这一理念的态度,侧面表现了拉斐尔前派的绘画理念:不再追求传统高贵典雅的风格,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理解。结论:米莱斯在绘画作品中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的理解和探索,还表现了拉斐尔前派的绘画理念。其认可拉斐尔的绘画技艺,但不接受传统法则的束缚。以米莱斯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主张艺术要发展,就必须回到拉斐尔之前的时代,以之前的艺术为楷模,创造一种源于真实自然、破除因循守旧的艺术思想。在思想意识一致的前提之下,拉斐尔前派应运而生。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米莱斯;绘画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03

0 引言

在维多利亚时期,许多英国学院派画家过度追求将人物理想化的风格[1]。三个叛逆者米莱斯、亨特和罗塞蒂组成“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想革新当时英国本土的艺术风尚,要求复兴英国历史画传统,以拉斐尔之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2]。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公认的天才,他精通学院派绘画和拉斐尔前派绘画,其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米莱斯善于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画面,他的笔触既粗犷又不乏细腻的表现。他也注重运用光影,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光影的运用还表现出画面中人物形象的神性,营造了神秘气氛。

1 米莱斯与其他拉斐尔前派画家的关系

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与其他拉斐尔前派画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共同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理念,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共同推动拉斐尔前派的发展。首先,罗塞蒂是拉斐尔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米莱斯的朋友和导师。罗塞蒂的艺术理念对米莱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坚定了回归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信念。米莱斯也从罗塞蒂那里学到了很多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他的绘画作品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次是亨特,他与米莱斯有着密切的艺术交流和合作。他们共同探讨艺术创作方法和理念,互相學习对方的优点。除了罗塞蒂和亨特之外,米莱斯还与其他拉斐尔前派画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例如,他与威廉·霍尔曼·亨特、弗雷德里克·戴维斯等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画家的艺术风格都受到米莱斯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对米莱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米莱斯绘画作品的基本要素分析

2.1 以《基督在父母家中》为例

在《基督在父母家中》这幅作品中,小耶稣不仅手被扎破了,脚上的血滴也清晰可见。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眉头紧锁,忧虑无比。米莱斯以圣经故事为指引,通过描绘耶稣和家人在满地木屑的杂乱木匠房里工作的场景,展示了19世纪英国工人的工作环境。

这幅画采用三角形构图,以耶稣为视觉中心。放大画面中的细节可以看到耶稣的手上有伤口,左脚的血滴也十分明显,这为后续耶稣受刑埋下了伏笔。圣母玛利亚眼含忧虑,眉头紧蹙。她和小耶稣相互抚慰着,增强了画面的叙事性。在《基督在父母家中》这幅作品中,不管是作为主角的圣母圣子,还是分布在两人周围的工人,其动作和神情都与传统宗教画截然不同。传统以耶稣为主题的宗教画通常采用理想化的人物塑造风格,人物体态典雅,面容端庄,头顶光环。但是米莱斯的画作并没有过度美化和神化人物,只是如实展现了圣经故事描绘的人物神态和场景。将鸽子置于木梯暗示耶稣最终会接受洗礼,因为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中,圣灵通常以鸽子的形象出现。米莱斯借助人物和静物,隐晦地表述圣灵的故事,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和象征性。

米莱斯在这幅画中运用精细的线条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和表情,使得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他细致入微地展现人物情感和工作环境,这种画风在拉斐尔前派中独树一帜,它打破了传统画作的束缚。

《基督在父母家中》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画作。它以独特的构图和线条设计,生动描绘了耶稣和家人在木匠房里工作的场景。同时,它也通过细腻的人物描绘,传递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真挚的情感。与其他画家相比,米莱斯更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其绘画作品是超现实的且带有隐喻意义,摒弃了学院派的封建保守和空洞重复。

2.2 以《盲女》为例

在《盲女》这幅画中,妇女抱着孩子坐在田野上,他们之间的互动给画面蒙上了一层感性色彩。画面以彩虹和草地为背景,七色的彩虹和绿色的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彩虹为这幅画作营造了梦幻和浪漫氛围,而绿色的草地则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使整个画面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米莱斯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和浪漫的氛围。画面的光影处理也非常出色,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母亲和孩子的身上,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盲女》是一幅唯美的油画作品,通过描绘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自然美景,展现了静谧的自然氛围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感。画家生动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彩虹在天,原野碧绿,牛羊奔跑,飞鸟起落,朵朵野花在盲女身边绽放,美丽的蝴蝶落在盲女肩头,可这一切盲女都看不到。不过,从盲女平静的面部表情可知,她对目不能视并没有感到悲哀,她还可以通过鼻子嗅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盲女的膝上有一个小手风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她可能就是通过琴声来诉说自己坎坷命运的。这幅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对人类情感和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该作品是源于自然,甚至超越自然的存在,它充分表现了唯美主义对单纯美感的追求,体现了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3 米莱斯绘画作品中符号含义和象征性语言分析

3.1 以《鸽子返回方舟》为例

《鸽子返回方舟》这幅画取材于《旧约圣经·创世纪》。挪亚六百岁时,上帝决定以洪水惩治世上的恶人。在洪水席卷之前,上帝告诫挪亚事先做一个方舟。在大地被洪水淹没之前,挪亚全家都安全登船了。在洪水快退去时,他们从舟上四次放出鸽子打探消息。当鸽子口衔橄榄枝返回方舟时,说明好消息来了。树已露出水面,鸽子带回了树上的枝丫,证实洪水已经退去,于是全家弃舟登陆,开始劳动和幸福生活。《鸽子返回方舟》主要描绘了两个妇人:左边的妇人一手托住鸽子,一手拿着橄榄枝;右边的妇人怀抱并亲吻鸽子。两人目光虔诚,表现出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鸽子和《基督在父母家中》木梯上的鸽子一样,都是圣灵的象征。同时,叼着橄榄枝的鸽子也象征着和平、平安。

3.2 以《奥菲利娅》为例

3.2.1 符号含义解读

《奥菲利娅》这幅画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它描绘了奥菲利娅在父亲被哈姆雷特谋杀后精神崩溃,最终投河自尽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米莱斯在画《奥菲利娅》的时候,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奥菲利娅漂在小溪上的情景,让模特儿伊丽莎白·席黛尔穿上长裙,躺在一只放满温水的浴缸里,并以独特的绘画技巧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成功将这一悲剧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米莱斯的《奥菲利娅》画风唯美,用写实的方式描绘自然场景。溪水淌过奥菲利娅的身体,让奥菲利娅处于半浮的状态。她身穿华美服饰,一个由各色花朵编织而成的花环散落在她的手边。奥菲利娅面容忧郁,眼神涣散,嘴唇微张,两颊略带红晕。这从侧面反映了奥菲利娅精神失常的状态,因为正常人落入水中会挣扎、惊慌失措,但米莱斯笔下的奥菲利娅是从容冷漠的。《奥菲利娅》还原了奥菲利娅的性格和情绪,隐晦地表明奥菲利娅是因为精神失常而投河自尽的。

从构图上看,河的两岸和奥菲利娅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正好形成三条平行线。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平缓静谧的感觉,中间穿插了一些竖向的线条,如前画面左边竖向生长的植物,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平衡感。奥菲利娅微举的手臂和背景中竖向的植物相呼应,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同时打破了平行线构图的单一感。

另外,在画面图像设计上,表现的元素有水、植物、苍白抑郁的女孩形象。水和植物散布在女孩四周,将其牢牢困在水中。这些符号向观众传递了“这个女孩是奥菲利娅,是那个父亲被谋杀而无力反抗,最终精神崩溃投河自尽的女孩奥菲利婭”的信息。画家笔下的奥菲利娅,大多是唯美抑郁的,这是奥菲利娅人物刻画的重要部分。

3.2.2 象征性语言解读

奥菲利娅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具有唯美、抑郁的悲剧气质,众多画家都尝试过这个绘画题材。从学院派卡巴内尔笔下水中平躺、半倚树干的奥菲利娅,到列斐伏尔笔下水中站立、倚树干、手握鲜花的奥菲利娅,再到拉斐尔前派米莱斯笔下身体悬浮于水面的奥菲利娅和沃特豪斯笔下坐立在树干上、双手撩发的奥菲利娅。不同的画家表现出不同的奥菲利娅,但形式相对固定,多是置身水中、长发飘逸、气质忧郁的女性形象。

在米莱斯的《奥菲利娅》中,奥菲利娅的服饰和发型都呈现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与她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奥菲利娅是一个纯洁、善良、纯真的女孩,她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这种纯真和善良也使她无法抵抗现实的残酷。服饰和发型的轻盈感暗示着她脆弱的精神世界。女孩苍白的面容、忧郁的眼神,为她的死亡营造了唯美和悲剧氛围。

奥菲利娅常被画家用来表现焦虑与伤感的情绪[3]。面对父亲的死亡,奥菲利娅无力反抗,强烈的无力感紧紧包裹着她,最终让她精神崩溃,投水自尽。这幅画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奥菲利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些象征元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还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奥菲利娅这个角色和她的悲剧命运。

4 结语

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主,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物和环境,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真挚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米莱斯的绘画作品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米莱斯本人也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从米莱斯早期绘画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宗教故事的巧妙呈现、对戏剧冲突的合理设置等,他擅长将现实生活元素融入绘画,注重展现平实、质朴的自然景象。米莱斯的作品真实展现了自然美景和人类情感,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学院派艺术,主张尽可能描绘真实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真实的追求和对人性解放的要求,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拉斐尔前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理念支撑和表现手法参考。除了对拉斐尔前派影响深远外,米莱斯也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后世许多艺术家都受到了米莱斯的影响,如莫奈、梵高等。拉斐尔前派也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影响了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因此,分析米莱斯的绘画语言,可以了解当时英国的绘画艺术思潮,为现代绘画创作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欧莱丽·佩蒂特.拉斐尔前派(反叛与唯美梦幻与真实)[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16-17.

[2]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60-261.

[3] 钟悦颖.米莱斯作品《奥菲利亚》的图像学解读及符号内涵[J].戏剧之家,2019(18):220-221.

作者简介:黄瑞(1968—),男,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理论。

万欣悦(199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理论。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油画艺术语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BWYJ03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
浅析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绘画语言”
清秀典雅——波提切利的绘画语言
论《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机构与形式特征
中西方绘画趣味性的表达方式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卡特林的装饰性色彩静物探究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王宏剑
张元的艺术理想
谈绘画语言中对自然形式的解析与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