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与黄昏

2024-05-13 07:09李培瑜
三角洲 2024年11期
关键词:落日余晖夕照桑榆

李培瑜

世人常垂青朝气蓬勃的清晨,也钟情落日流金的黄昏。

清晨辉辉烛霞日,旭日东升,其道大光。

每每此时,天地间都充斥着清气与新气。自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便日出而作,扛起锄头迈入朝阳的怀抱,在曙光中勤恳又踏实地劳作,纵享苏醒的万物,感动于生命的力量,谛听生命的召唤。

炊烟袅袅染晚霞,灿烂晚霞红,无垠暮色浓,落日余晖散霓纱,层峦叠翠沐红霞。

此时金乌西沉,人们收拾工具,动身归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天地又平添一抹人间烟火气,绚烂的夕照一下烫到了每个人的心尖。

同样霞色盡染的天穹,同样明媚耀目的金日,同样粼粼波光的海面,同样作为日与夜尽职尽责的使者,同样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得意佳作,同样是千万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醉的神迹……清晨和黄昏二者究竟相异何处?或许只是东方鱼肚白西方夕阳红,或许单单是分处那条日夜不辍的晨昏线的两端,抑或是千万年来怀着神圣感和敬畏感仰慕注视着它们的芸芸众生的心境不同吧……东隅是扬帆起航、奋力追梦的朝气蓬勃和青春活泼,总是予人希望光明;桑榆是历经千帆,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沉稳内敛、温柔坚定,含笑包容着一切。

每当和妈妈早起追日或傍晚赏夕阳时,她总叹道:“真羡慕啊,你们还是七八点的朝阳,而我们马上就要成为落日余晖……”年岁日长,这样的话只多不少,往往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

是啊,世人喜欢赋予清晨和黄昏别样的意义,将人的一生比作太阳,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夕照,一地之内一时之间,有晨无昏,有昏便无晨,但事实并非如此:年轻与年老如同清晨与黄昏,从不该用形而上学观点加以审视,它们从来不是“对”与“错”、“好”与“坏”的关系,更不是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而是寓于同一性之中并受其制约的斗争性,是统一中的对立,是和谐之美的两个方面和两种形式。

青年人如我,总带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和冲劲,持着一身宁折不屈的傲骨。我们十年寒窗苦,却也热血难凉,怀有“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的高远抱负,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我们热爱生活,不辜负每一场花开,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我们愤懑于阴暗角落里的污秽,自鸣于世界上一切不公,“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以寻求那个有声中国;我们勇担重任,心怀道义,“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意欲为改变世界倾尽一生……

老年人则“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早已看遍了世间百态,尝尽了人情冷暖,怀一颗恬淡虚无之心,温和地注视着世间的一切,深邃的眼中装着山,装着水,装着走过的路,装着经过的桥,装着阅过的人以及岁月的风霜。因为撞过南墙,所以更懂得人生的道理,谆谆教导又苦口婆心;因为历经了太多悲欢离合,所以更懂得珍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奋斗一生积累的钱财只是部分,丰富的阅历和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才是他们真正宝贵的财富。

凡是夕阳都曾是从东方升起的朝阳,凡是朝阳也都终有成为落日的一天。正青春也可以成熟稳重,近黄昏也仍可童心未泯。清晨和黄昏本就是相映之美,我和妈妈亦如是,一个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涌青春之红光,同时阅书以涵养沉稳内敛的性格;另一个则积极拥抱生活,舞出生命姿态,和好友们畅享生活。全社会青年与老年亦如是,夕阳引领朝阳,用所得经验引路护航,助其茁壮成长;朝阳守护夕阳,用专业与热爱为养老注入活力,搀扶其行稳致远,共用温情点亮人间,共绘一幅云霞漫天的景象!

清晨之美,美于其朝气;黄昏之美,美于其成熟。

我既高歌一日之计在于晨,又赞颂最美不过夕阳红。今朝于初旭中看世界,终于夕照时品人生。

我爱日出日落,爱人们绚烂的一生,爱这世间芸芸众生,爱这大千世界,更爱这清晨和黄昏,爱这上天赐予人间最美的礼物!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落日余晖夕照桑榆
桑榆为霞传薪火
落日余晖
《春》《梦里昆山》《落日余晖》《舞》
What does ageing mean?
莫道桑榆晚 夕阳别样红——记“全国老有所为楷模”、侨眷王培华
夕照查达(布面油画)
望斜阳
黄昏
归途
夕照高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