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追寻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2024-05-13 09:44宋绍鹏
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日语个性化特色

宋绍鹏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光高”)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框架下,提出了“尊重个性 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每个学生都有各异的特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各种能力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存在的,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光高认为教育应该遵循规律,尊重个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去追寻那束“光”,绽放不一样的精彩,并将这种个性化教育实践形象地称为“追光教育”。

“追光”文化引领个性化教育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促进公平的教育,学校应该以因材施教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光高结合自身实际,将“追光教育”确定为办学理念和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追光教育”的“光”即光明,象征着未来、希望与梦想,寄寓每个光高学子秉承“光明”之名,追寻自己的光之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教育也应呈现不同的形态。因此,“光”也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意象形态。

“追光教育”的核心表达是“追寻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这句话蕴含了追光教育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

从学校层面来看,“追光”即学校朝着高品质办学、彰显个性教育品牌的目标前进,学校要成为广大学子梦想的点亮人——为学生导梦、筑梦、追梦、圆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铺好梦想起飞的跑道。

从教师层面来看,“追光”即教师要赋能学生。教师以自己的品德之光、思想之光、专业之光、能力之光照亮学生,成为学生梦想的挖掘者、助燃者、成就者,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光之梦,并在学生追梦过程中给予支持与能量,帮助学生圆梦。同时教师也应勇敢追光,基于专业发展,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专业型、学者型教师。

从学生层面来看,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束光。学生要善于探索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才能,充分地接纳、欣赏自己,对自我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燃起自己的微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追光教育”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学生热爱学习,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光高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挖潜,扩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圳市学位紧张的问题,体现了应有的社会担当。而成绩的连年跃升和不断扩大的招生数量,也有力地证明了给予每位学生更多关注的个性化教育并不意味着就要牺牲学校的招生数和班额人数。相反,学校规模体量大,才能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广泛的生源基础,铺设更肥沃的土壤。

多元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追光教育”的引领下,光高深入研究学情校情,与高校专业调整精准对接,加强指向高中生个性化成长的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根据学校特色开设了日语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国际课程等多元课程,形成了艺术特色、体育特色、国际特色和科学特色四大特色项目。

日语特色

相较多数学校只开设英语这一门外语的现状,光高结合1995—2009年间出生的新时代少年喜爱动漫、二次元等特点,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日语为切入角度,逐渐加强以日语为主的二外教学。无论英语还是日语,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科素养、锻炼思维能力、培养交流能力,以语言学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潜能、发展特长。目前,全校选择日语学习的学生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日语考试平均成绩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以此成绩对比呈现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

艺体教育

在国家鼓励支持艺术、体育教育的背景下,为了让有艺体特长的学生有更适合的发展机会,光高形成了8个模块的艺体课程,每一个教师代表一个艺体方向,如声乐、器乐、素描、书法、国画等,然后实施精准教育,给予相应指导。学校向学生展示数据、讲述舞蹈家和舞蹈从业者的人生故事,为学生种下兴趣与理想的种子。已经毕业的或者仍然在读的学长学姐,也会积极参与到宣讲中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答学弟学妹的困惑。

国际课程

2019年起,学校基于学生需求,设置了国际课程中心,开设国际课程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在兼顾国家课程的同时,开设国际特色课程体系,免费为学生提供国际课程学习平台,聘请专业国际课程教师给学生做指导。学校每年开展英国、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留学项目,增强学生对国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国际课程以发展和培养学生兴趣、优势为出发点,配备优质师资,系统助力学生国际化学习。同时,融入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长远思考人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逐渐将国际教育打造成学校突出特色。

个性化平台、多条跑道的搭建,使学校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如学校初中部开发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成立了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等20多个学生社团,让学生体验多元发展。目前,定向越野、创客、足球等社团已成为学校的王牌社团,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光高初中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追光教育”保障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下一步,光高将在教学中落实“追光教育”的核心内涵与育人目标,以此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个性化课程和培养目标,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将国家常规课程与个性化校本课程结合

常规课程对应的是学生基础学科与文化素养,个性化校本课程是“追光教育”体系下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学校以学科素养与培养目标统领常规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个性化教育虽然是从学生个性特点与差异出发,但是与常规课程追求的培养目标和素养要求之间是有共性的,因此统领于培养目标之下能够更加显现教育的全面性与基础性。

将生涯规划作为个性化教育的依据

学校在高一开学的前两个月开设生涯规划课,将生涯规划、心理教育课程融入整体课程体系,丰富个性化教育的通道与出口,为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保驾护航。

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

优化学生个性化自主认知评价、教师个性化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的机制。比如在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地采取模块课教学的方法。以高一为例,学校将一学年的艺术课分为4个学段,设置4个模块,每个模块有7—8个班级,350—400人,开设古典舞蹈、民族舞、声乐、钢琴、器乐、绘画、书法、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课程。高一年级共30个班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课,本学段没有选上的热门课程,可以在下个学段优先选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设计合理、科学的测试问卷,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确保所有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认识到如何强化自身的优势与改善不足,从而为后续适性扬长选择个性化培养方向与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用好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AI智慧教育技术手段,形成大数据分析,准确提供所有学生在学习领域的学业成就信息和个性化教育教学成果数据化结果;依据对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课程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作出政策、专业发展与资源分配方面的决策;分析学校內部的数据资料,在与其他学校比较的基础上,既确定各个学生群体共有的发展趋向,又不断深入挖掘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资源。

100个孩子,100个世界。个性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光高的使命,便是引领每个孩子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追光者”。

(作者单位: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日语个性化特色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特色种植促增收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中医的特色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