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架构 纵向融创 打造智慧型劳动教育新样态

2024-05-13 07:09叶超程
留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劳动特色智慧

叶超程

新样态劳动教育主要目标指向“玩中劳”“学中劳”“创中劳”“展中劳”,从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通过横、纵两个维度发力,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教育成效。其中,“横”是指整体开发基于本地资源的瓯越(温州古称)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纵”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智慧实施的纵深探索。如今,该项目经过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已初步形成了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仅给综合劳动实践教育提交了一份与时俱进的“育人答卷”,也为新时代实施新样态劳动教育提供了参考案例。

“横纵”二维的背景与内涵

以往,各县(区)中小学学生到实践学校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时,基本上是选用“一天一站式”体验的方式。这种单日一站式的劳动活动,存在体验的劳动项目少、劳动时间短、活动前对劳动项目不熟悉、活动后基本无劳动成果交流等问题;同时,学校的劳动教育自然体验区位于老校区十余万平方米的自然林地中,属平原河网地貌,水系纵横,具有动植物生态多样性的特色,亟待有效开发;再者,基地虽开发过一百来个活动项目,但是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没有突出劳动教育的特色。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横纵”二维式开发和实施的实践尝试。

其“横”,具体指以大概念、大单元的形式整体开发,打造瓯越(温州古称)特色生态环保主题劳动教育项目,形成学生实践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项目面上的扩展与增容,体现出丰富性与体系化发展的特色。

其“纵”,具体指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一个交互平台,强化劳动教育的深切体验,将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进行信息化智慧实施,让学生在学校一天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产生前伸与后延。

就学生实践基地而言,信息技术能打破教师与参训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对劳动课程的陌生感,学生能提前在学校网站了解实践学校的劳动项目与课程;活动中能记录每个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活动数据;还能看到学生离开后的劳动过程与成果。原本孤岛式的劳动教育基地,通过线上互动交流与线下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成为全市中小学泛在的劳动教育中心。

“横纵”二维实施路径

基于瓯越特色生态环保主题的勞动教育课程横向开发路径

规划建设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基地,为劳动教育提供场地保障。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和现有资源,学校深度挖掘、重新开发劳动教育主题基地,规划出八大劳动实践园(基地),包括野炊营地、蔬菜种植基地、百草(中草药)园、蜜蜂生活体验园、鸟—树—鱼生态体验园、水生漂浮植物园、现代农业教育体验馆、百果园等。八大劳动教育主题基地的规划,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保障。

围绕瓯越特色和生态环保主题,学校进行“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顶层规划设计,并开展“教师劳动课程开发力和实施力提升”主题校本研修。每位教师围绕“瓯越特色”和生态环保两大主题开发劳动课程,课程目标指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劳动教育,最终开发出“温州伏茶”“创意生态浮床”等20门生态类劳动课程,建构了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基本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纵向路径

托夫勒提倡用技术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他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坚定地支持杜威面向现代的教育,甚至提出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对互联网所提倡的教育方式——在线教育、多室同堂、在家上学,以及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涌现,针对学生一站式劳动体验的短板,学生实践学校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教育方式,拓展劳动教育的时空,让劳动教育直面未来。

劳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前伸,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在学校独创研发的“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学生选课平台”上,有各种劳动课程的活动目标、任务单、评价单、教师简介等,还能事先学习劳动任务和评价标准。该平台赋予了学生选择权和自主性,实现了“我的劳动课堂我做主,我的劳动学习我选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育导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选课统计表,可以发现学生对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的兴趣。另外,通过师生访谈调查,发现相较网络自主选课方案实施以前,自主选课后的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活动信息化技术媒介的积极性更高。即使学生回家以后,其制作的、运用的、体验的劳动运作系统与成果仍然能够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远程的实践监控,如加水施肥、增加补给,乃至同伴交流等等。这种智能化的初步探索,打造了开阔的“无边界”课堂,体现了大数据课堂个性化的智慧特色。

特色和成效

发展特色劳动教育,培树正确劳动观念

学校瓯越特色生态劳动主题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与习惯。学生通过在劳动中感受瓯越特色乡土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保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例如,近两年来,学校在野炊营地每日开展了垃圾分类科学环保主题劳动。每天通过拍照、摄像等技术记录学生的垃圾分类活动表现,并将照片分享到交互平台,各学校之间互看互学、相互交流,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强化。

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动态记录学生劳动表现

教育部《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创建个性化、发展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动态、即时获知信息。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及时记录学生在各个活动环节的表现和产生的数据,通过将这些孤立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及充分利用,为评价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

劳动项目信息化智慧实施,拓展学校劳动教育时空

信息化“融·创”劳动教育实施既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教育行为的变革。学校既打造了劳动教育智慧环境(由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构成),又形成了劳动智慧教学法(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群智学习、入境学习、泛在学习等),创设出劳动教育智慧评估(采用基于数据的全程化、多元化、多维化、个性化、可视化的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的评估方式)的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实践的温州样本。这种纵向信息化智慧实施的劳动教育方式,是我们面向未来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尝试。

“横纵”二维的拓展与运行,让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化,让学生学习基本技能时能逐步做到高效减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长远的时间里,自主快乐地体验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与活动项目,让劳动教育课堂有效前伸与后延,全面打造劳动教育“无边界”课堂,让学生在劳动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特色智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特色种植促增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医的特色
热爱劳动
完美的特色党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