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背景下赋能乡村振兴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路径研究

2024-05-12 21:20蔡爱萍
成才之路 2024年12期
关键词:证书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蔡爱萍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在提升电商专业人才培養成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职学校要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加强政—企—行—村—校合作,聚焦乡村“农产品电商运营”需求,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完善实训基地、培育创新型教学团队、改进教学评价等一系列“三教”改革措施,建构起具有新时代职教特色、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赋能乡村经济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1+X”证书制度;电子商务;“三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2-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1+X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ZB2022112)研究成果

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农村电商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目前,中职学校在提升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构建的课程体系聚焦三农需求不足、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不强、提供的课程资源不优、师资队伍培养滞后、理实一体实践场地短缺等。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在全面调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加强政—行—企—村—校合作,以“1+X”课证融通理念为基础,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赋能乡村经济振兴。

一、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国家经济战略,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对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1]。近几年,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文件,强调职业教育要对接农村发展,精准培育乡村人才。职业学校办学就是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要担起重要责任。职业教育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决策中被赋予了新的力量、新的使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推广发展的今天,农村电子商务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把电商和兴村结合起来,既能让电商专业建设提速发展,又能让兴村前景无限。中职学校要不断调研、分析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电商行业企业发展提供电商人才保障。

3.落实“1+X”证书制度,进一步推进“三教”改革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2]。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校企合作,改革学校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中职学校通过开展“农产品电商运营”“网店运营推广”等技能证书培训与认证工作,岗课赛证融通,深化了政—企—行—村—校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了电子商务专业“三教”改革,有利于课堂革命,打造高效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围绕农村电商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力量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农村电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动能,也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载体。中职学校要搭乘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股“东风”,加大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发展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懂网络、懂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

二、1+X背景下赋能乡村振兴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路径

1.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媒体、智慧物流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一股火热的电商浪潮正在中国农村地区不断掀起高潮。伴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农村电商的作用愈发凸显。广大青年进驻各大直播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物流网络,将更多特色农产品等销往全国、全球市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对冲了疫情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也为农村产业发展和毕业生就地创业就业提供了新途径。但是,当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专业型人才不尽如人意,依旧缺少行业领军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有:刚刚进入电商领域的从业者,缺乏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不熟悉最新电商模式,在新媒体运营方面水平较低;受农村条件的限制,高层次专业电商人才引进相对困难。如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虽然各地纷纷开办形式多样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与新技术背景下的电商运营现实需求仍不相适应。这既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中职学校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往,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强调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将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恰逢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对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主动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培养更多热爱乡村事业、立志为家乡振兴服务的创业创新型专业电商人才。中职学校要围绕“三农”发展需求,调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重新定位[3]。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要重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开发、教材教学资源建设等进行指导,并加大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改革等工作力度。

2.基于“1+X”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桥梁纽带,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制度保障。1+X证书体系实现了“1”与“X”的有机衔接,将“1+X”证书体系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岗课赛证融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电商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和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夯实基础知识、熟悉岗位,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从而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课证融通亟须找到突破口和发力点,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课程体系是“1+X”证书落地的根本保证。当前,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1+X”证书体系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技术发展上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在“1+X”证书体系下,中职学校应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证书考核内容不一致、职业技能标准与教学标准不对应等问题。中职学校要从区域电商发展需要和生源实际出发,对照“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网店经营推广”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内容,本着“夯实基础理论,强化技术技能,岗课赛证融通,教学相长共进”的原则,对现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重复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减少,对标准中规定的未列入教学计划的部分及时进行增补[4]。同时,中职学校要对接农村电商生产过程和岗位标准,基于工作过程重构“1+X”证书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课证融通。

3.对接职业标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开发课程内容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相结合[5],以探索完成项目为主线,把相关知识点融入各个环节的任务中,通过逐个任务推进项目进程。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典型项目和任务,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各个项目和任务的实践,能够熟练掌握农村电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具备相关职业能力素质,为今后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应结合“1+X”证书,认真推敲各知识点之间、技能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典型项目和任务。具体来说,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对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电商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选取一系列工作典型,要涵盖电商工作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并根據其关联性,对不同的工作领域进行划分。(2)课程内容以前沿的典型电商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设置,既匹配实际工作任务,又融合职业能力培养。(3)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按照真学真做设计教学活动,理实一体化组织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4)制定课程标准要参照“1+X”证书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使学生在顺利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学历证书也能够顺利获得。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要开设“短视频运营”课程,让学生掌握短视频策划、制作、运营、变现等相关知识、技能和技术。

4.教学过程对接电商工作过程,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一直在推陈出新,并且电子商务的功能以及发展热点也一直在不断更新变革中[6]。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电商新技术、新工具、新媒介。教师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做到教学过程和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相对接、教学内容和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内容相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目标等融合在一起。理实融合教学效果主要受制于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训条件、教学评价等,中职学校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使理实融合教学得以全面开展。

(1)坚持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思路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加强课程建设是切实抓好教学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课程建设中,中职学校要对接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标准和目标要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乡村的情怀。中职学校要创造条件编写相应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开发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努力打造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不断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满足教师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和学生自主数字化学习、实习实训的需要。

(2)“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求其必须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理实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既具有较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要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请进来”和“走出去”的长效机制,为教师成长搭建优质平台。例如,聘请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最新的技术、流程,指导学生密切关注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动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种子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班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

(3)“一体化”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的完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理实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实施的场所作为保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手脑并用,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育人环境贵在实实在在,真实的生产环境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并且真实的岗位还能有效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中职学校应在实训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把校内实训基地建好,再延伸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一个优良的、全领域的、综合的、广泛应用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平台。例如,多媒体教学实训中心、网络营销实训中心、短视频运营中心、网络营销实训室、电子商务校园创业工作室等。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要引进真正的电子商务运营项目,依托行业企业电商运营的真实任务,校企合作,共建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互惠互利的创新创业工作室,营造实质性的工作氛围,根据企业实际案例,为学生创造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力求“工学合一”,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训,保证学生在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中职学校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全方位关注育人成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更多适岗能力强、喜欢钻研电子商务新技术和新模式、活跃在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第一线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行动导向的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境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都要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教学评价体系对应的传统评价体系也应推陈出新。中职学校要持续开展教学诊改与提高,注重过程性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强调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建立健全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中职学校要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特别要关注企业、行业、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最终评价。因此,中职学校要特别注意跟踪调查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创业后的状况,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用人需求,以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要。

三、结语

为乡村振兴赋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中职学校要在正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不足的情况下,不断优化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多路并进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样,不仅能为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而且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温蕊旭.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河北乡村振兴公共政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2]万家晶.大连市中职学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3]吴威,李建元,郑明明,等.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调研分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1):88-94.

[4]杨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農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05):51-54.

[5]张新兰.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J].成才之路,2023(04):5-8.

[6]王丽.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166-167.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E-commerce Talents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X

Cai Aiping

(Put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Put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e-commerce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enterprises, banks, villages, and schools, focus on the needs of rural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operation", optimiz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reconstruc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s, develop high-quality online open courses, create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ies, improv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cultivate innovative teaching teams, and improve teaching evalu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three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 construct an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empowering rural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revitalization;1+X certificatesystem;e-commerce;reform ofthe"threeteachings";talenttraining mode

猜你喜欢
证书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