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阅诗歌半须臾

2024-05-12 11:35朱睿
阅读时代 2024年5期
关键词:杨花星辰夜色

朱睿

人到中年,讶然发现:岁月并不温柔。于是,自然而然不再晒经常去游览锦山秀水,孩子乖巧懂事之类的朋友圈内容,不再假装过得很从容,而是坦然接受平淡甚至庸常的生活。其实,这未尝不是人生的一种成長。

每天清晨五点半,我开始为家人精心准备早餐,再目送他们上学、上班后,发现距离自己上班出门还有二十分钟的闲暇。《摩诃僧祗律》中说,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一须臾为四十八分钟。而这一晨的光阴中,有近半须臾真正完全属于我自己。如此,对时间存有敬畏的同时,心中又不可抑止地生出丝丝缕缕的欢喜来。

做点儿什么呢?能做什么呢?尝试暂别尘世喧嚣,静心细阅一首诗歌。不想,日复一日,偶然将之串联起来欣赏,竟别有一番意趣。

例如,席慕蓉的诗歌《我》:“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喜欢一生中都能有新的梦想/千山万水随意行去/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阅读这首诗,我不自觉于耳畔回想起《壮志凌云》一曲,感受被牵引的心思前进、升腾、穿越迷雾、突破云层。我享受此刻身体的独立,糟糕的情绪被放逐,情志散发出了多彩之光。

利用这碎片时间的阅读,又仿佛是一场令人惊喜的邂逅。看顾城的《风偷去了我们的桨》“:风偷去了我们的桨/我们/将在另一个春天靠岸/堤岸又细又长/杨花带走星星,只留下月亮/在我们的嘴唇边/把陌生的小路照亮。”读罢此诗,自己不禁莞尔,原来《我》中的“星辰”是被本诗中的“杨花”带走了。有人评价,只有对理想怀有最诚挚的追求的人,才会画出如此纯净的理想的象征图。我故意将两首诗结合起来,想起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句,亦或许因为“星辰”“月亮”的存在,那夜色中前行追梦的脚步才更具打动心灵的力量。

再比如舒婷的《也许》:“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读到这里,我长舒一口气,欣慰于人们漫过夜色,太阳已然升起。

阳光里,读一读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我故意将读过的诗歌按照光阴的主线进行串联,静静参悟生活的平凡美好,神奇的大自然总是毫不吝惜赐予我们创作的灵感,使我们兼具清醒与旷达、柔软却明媚、温暖又风情的特质。

我喜欢在阅读中这般体味静处的近半须臾,诚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心思愈发澄明无碍,眼前如此淡然而深邃。

人至中年的我暂别朋友圈,晨阅诗歌半须臾,不啻为心灵做了一套保健操,以便我每天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责编:马京京实习生:陆绘曲

猜你喜欢
杨花星辰夜色
风很大
夜色
以梦为船,奔赴星辰大海
散乱星辰
“夜色可餐”的天府之国
夜色真美
夜色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小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