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清晰

2024-05-11 09:40陈忠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束缚二者重要性

陈忠泉

妙文品评

学以广识,思而进学

赖婷

古往今来,圣贤对于学与思之关系的叩问亘古未绝。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言:“非学无以广才。”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朱熹在《训蒙绝句·九思》中云:“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与思,孰轻孰重?愚以为:“学之道,即思之道”,非学无以广识,非思无以进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开篇引用圣贤名言,点明“学”和“思”的重要性,然后顺势设问,提出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简洁精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以致知,学以广识。(分论点一,纲举目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它扩大了我们的精神空间与思想容量,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升华,心灵更加纯洁。回望历史,苏秦悬梁刺股,终挂六国之相印;宋濂勤学不辍,终成一代之名家。揆诸当下,山沟穷小子黄国平一路苦读,成功逆袭成中科院博士;江梦南克服因双耳失聪带来的种种难题,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学习是对外部信息的摄取与接受,是对封闭自我的主动开放,是对信息茧房的主动突围,更是每个人成功路上的跳板。吾辈青年当孜孜不倦学而不已,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由古训引入对学习意义的思考,然后辅以古今例证,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勉励青年学习,最后以排比句总结学习的作用。采用“总—分—总”结构构架本段,思路清晰,结构谨严。)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思以促学,思而精进。(分论点二。)

清代袁枚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蚕吃桑叶,可是吐出来的却是丝;蜜蜂采的是花粉,可酿出来的却是蜜。为何?那是因为蚕和蜜蜂把桑叶或花粉分别在自己的体内进行了分解、加工和再创造,所以才能吐出丝、酿出蜜。由此类比,学习也要精思,不可不求甚解,要有自己的创见,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学而不思,就不能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学而不思,在浩瀚的知识面前就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就会“歧道亡羊”,感到彷徨迷惑。燕人邯郸学步最终落得个忘记如何走路的尴尬下场便是明证,当引以为戒。吾辈青年当谨记:思考为学习注入灵魂与活力,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复制。(引用袁枚之言,由现象深入本质,再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思考之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合一,方为正道。(承接上述分论点,合而论之,点明二者辩证关系。)

清代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可见,学与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正如人吃食物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只思不学,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人的成功,哪一项新的发明,不是人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反反复复地深入思考、研究得来的?(引用王夫之名言,点明学与思之间的关系;采用比喻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阐明了学思结合的道理。再运用一反问句强化观点,掷地有声。)

恰是一生好年华,正是发奋学习时。吾辈青年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学习决心,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反复思考,将学思合一,从而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闌珊处”的顿悟。(结尾呼吁,再次强化观点,点题作结,构思严谨;引用诗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湖南长郡·浏阳实验学校】

技法提纯

这是一篇优秀的思辨作文,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二:

1.条理清晰,纲举目张。作文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观点“非学无以广识,非思无以进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可谓切中肯綮,旗帜鲜明。主体部分采用分论点并列式从“学”“思”两个维度展开横向论述,将道理阐述和事例论证紧密结合,分析问题丝丝入扣,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然后合而论之,阐明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呼吁作结,强化观点,关锁全篇,掷地有声。整篇作文逻辑严密,论述深刻,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颇具行文章法与匠心。

2.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作文选材丰富、典型、精练,引用了大量名言警句,材料与观点完美结合,既突出作文主题,又让作文文采斐然。此外,运用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的句式,使得语言如行云流水、错落有致、张弛有度。同时作文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摇曳生姿,颇具意蕴。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一个人被铁链紧紧地锁住了,那翅膀对他有什么用处呢?

——〔德国〕沙米索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美国〕金斯伯格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导

这是一篇典型的二元思辨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按照二元思辨作文的规律和特点进行。

审题时要准确提炼本题中的“二元”要素。沙迷索的话强调的是自由的重要性,而金斯伯格的话强调的是自由存于束缚中,且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二者的关系。据此可知,文题想让我们探讨的是“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制约关系。在具体写作时,“束缚”可引申为“约束”“禁止”“规矩”“规则”“法制”等。我们可兼谈二者关系或以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为辅,不能只抓一面,否则违背了二元思辨作文的规律和特点。

写作时,除了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还可以打开眼界,放出眼光,关注古今中外,观照“小我”与家国。我们既要看到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自由与束缚;也要看到“小我”的发展是在家国发展的洪流中进行的,个人的发展不能挣脱家国的规则与限制;还要思考在国与国的交往与发展中,该如何处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不是无节制、无限制的,否则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发展将不复存在。选取素材时要通盘考虑,内容、风格、题材等要统筹兼顾、相得益彰。

参考立意:在束缚中开出自由之花;在规则的束缚下伸展自由的翅膀;以束缚之则,追自由之梦;以枷锁丰满羽翼,凭自由搏击长空;自由有则,束缚有界;自由唯恐折翅,束缚更助翱翔。

【王琴/供稿】

猜你喜欢
束缚二者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摇曳
自由博弈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
束缚
束缚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