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会精神,聚焦人才培养和发展

2024-05-11 09:40史晓婷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活水英才人才

史晓婷

热点聚焦

3月11日下午,2024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仅“人才”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20次。古语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可见,无论哪个时代,人才都是国家发展之基石、民族振兴之战略资源。

纵深剖析

1.师者,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才。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两千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杏坛设教,教化弟子积极入世;到一百多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期望学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再到如今,无论是扎根云南农村的“燃灯校长”张桂梅,还是用一生传递诗词之美的叶嘉莹;无论是脚踏实地、秉承为国育人初心的西工大教授吕震宙,还是老当益壮、在网络上发挥余热的“银发知播”们……每个时代,为师者都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所需求的人才为使命和担当。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聚焦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以此吸引高精尖人才;我们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来留住人才;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如此,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指日可待。

任务驱动

素材积累1:以“匠心”雕琢“匠才”

苏 峰

“择一事,守一生”,这是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粉霞的座右铭。多年来,李粉霞和她的团队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中有全国技术能手32人、全国冠军1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人。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投入到她所热爱的职教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永不停歇、执着追求。多年的坚守,以“匠心”雕琢“匠才”,体现了她对职业教育无怨无悔的奉献。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12日)

解读:

高技能人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李粉霞秉持一颗“匠心”,躬耕职教,坚心引导匠才成长。“择一事,守一生”,为祖国建设培养“匠才”,这正是一份对时代的担当。

素材积累2:谋划发展“未来式”,潮涌齐鲁聚英才

陈一钊  李想

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全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随着引才号角的吹响,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选择扎根齐鲁大地,致力科研创新、潜心干事创业。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技能人才总量1494万人,居全国前列。人才是发展的战略资源,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才能为山东工业的精彩蝶变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进而赢得竞争与发展的主动权。

(摘编自“闪电新闻”2024年3月26日)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发展的战略资源,倘若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发展优势。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因而各地要广聚英才,助力强国建设。

多方观点

秉持“大人才观”,谱写“人才新华章”

黄慧云  柴言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历史华章还需大国人才执笔书写,不拒众流,方成江海,秉持“大人才观”,方能谱写“人才新华章”。

知贤,不拘一格引人才。识才引才的关键拿出“三顾茅庐”的诚心,拓宽引才渠道,丰富引才措施。全方位、多角度考虑人才选进,多元化、开放式形成选才标准,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专项人才。攻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难题,在人才队伍的动态增补删减中,不断提高“大胆创新”“敢拼敢闯”的人才蓄水池储量。

任贤,各显神通用人才。人能尽其才则百世兴,要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切实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挣脱束缚人才施展身手的藩篱,将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做到不以表象而舍才,不以瑕疵而掩才,不以妒谤而毁才,不以好恶而弃才,不以卑微而轻才,使“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武,怯者用其慎。”扬长避短,让人才的优势和专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惜贤,近悦远来留人才。写好人才诗篇的后半篇文章关键在于如何留住人才。“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打造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招,要主动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办人才之所需,尊重人才,礼敬人才,不断增强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融入感、归属感,聚集形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风气。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2024年3月26日)

“三心三意”让人才“活水”奔流涌动

许辰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保障。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三心三意”谱写人才“引用留”新篇章,让更加多元、丰盈的人才“活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現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奔流涌动”。

以“求贤若渴”的初心释放“引才”诚意。古往今来,从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到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再到刘备“三顾茅庐”,都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当前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下,更要在尊贤爱才上下功夫。因而提高引才“精准度”和“含金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以“不拘一格”的决心展现“用才”新意。聚天下英才的关键在于善用贤才。若只聚不用,则可能让人才“骈死槽枥之间”。若用不好,则可能出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冲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拘一格使用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人才,推动人才“活水”在新征程上竞相奔涌。

以“厚植沃土”的真心彰显“留才”情意。人才不是固定资源,人才招引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想避免陷入“招得来留不住”的尴尬局面,让人才真正留下来扎根,确保“活水”源源不断,优化留才举措是关键。要持续厚植人才沃土,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回得舒心。

(摘编自“荆楚网”2024年3月10日)

猜你喜欢
活水英才人才
诚聘英才
人才云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为有金融活水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