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志愿服务助推海洋科普繁荣

2024-05-11 09:40
读报参考 2024年13期
关键词:青岛市场馆志愿

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05年4月,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科普优势,突出海洋特色,锚定大力提升公众海洋科学素养的目标,着力推动力量下沉、服务下沉、资源下沉,将优质海洋科普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为增强市民海洋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助力青岛市经略海洋作出积极努力。团队及服务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科协2023年度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青岛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2022年度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殊荣。

建强队伍,完善科技志愿服务体系

多年来,服务团队不断探索科技志愿服务特色工作体系建设路径,逐步形成了以专职科普工作者为核心,馆内科技志愿者、高校及社会志愿者为依托的科技志愿服务网络,志愿服务类目涉及科普讲座、科普巡展、线上科普传播、志愿者培训等,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科普需求。

打造高素质专职科普队伍。设置海洋科普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专门机构——科普宣传部,目前专职科普人员15名,其中,科普管理人员1名、科普讲解员5名、科普员9名,依托专业的高素质科普队伍,近3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宣教活动136次。

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公益科普事业。一方面,发挥馆内专业人才荟萃的优势,鼓励支持展教、科研、饲养、技术等岗位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人才加入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馆内注册科技志愿者数量160余人,为科技志愿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动员,累计发展高校及社会志愿者1100余人,有效接长科技志愿服务手臂,推动优质科技服務向基层聚焦。

以点扩面,凝聚科技志愿工作合力

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和组织优势,参与成立区域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科普组织,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事业融入青岛市发展大局,提升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发展水平。

发展科普组织和科技志愿组织。积极推动成立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团结引领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博物馆等科普供给单位参与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事业,有力推动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和科普工作互学互鉴。

促进科技志愿服务事业协同发展。2023年参与组织了青岛市首届科普矩阵活动,15家科普供给单位积极参加,通过科普宣讲、标本展示、设备展演、现场答疑、互动教学等形式为市民奉上了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提升科技志愿队伍服务能力。参与举办讲解员能力提升活动,邀请科技馆行业专家围绕不同类型展品辅导策略及案例分析、科普场馆讲解、科普剧展演、科普场馆大赛等主题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交流,来自科普教育和科技场馆、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等60家单位的150余名讲解员参加,为夯实科技志愿队伍能力建设持续拓宽平台。

优化服务,培育科技志愿活动品牌

积极服务青岛市“蒲公英科普行动”,结合基层群众的科普需求和关注热点,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和组织模式,科技志愿服务赋能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的质效显著增强。

开展海洋科普大篷车系列活动。一方面,策划推出“海洋科普大篷车山东行”系列活动,2015-2017年,组织科技志愿者往返行程上万公里,足迹遍及山东省16地市,开展系列海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该项目入选中国科协“2017年度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优秀典型案例”,并被评为青岛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常态化组织“海洋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进大型商超系列活动,先后走进城阳区丹山小学、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莱西市实验小学、胶州市三里河小学等中小学校,以及胶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丽达茂商场、丽达绿城商场、平度市民中心、日照海洋科普馆等公共场所,通过标本展览、图文展示、现场讲解等形式,为基层民众打造精彩的“科普大餐”,此项目获选2022年度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组织科普讲座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引领科普工作者和科技志愿者全面下沉,举办形式多样的海洋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科普专家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包括互动答疑、集中讲解、标本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环节,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科普课程”。2023年以来,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海洋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17场次,海洋科普宣传效率显著提高。

推出海洋科普研学精品活动。通过“请进来”,推动优质科普场馆资源向青少年群体开放共享,扎实开展科普主题讲座、海洋近海采集、浮游生物观察、海豹及水母饲养实践、海洋动物手工制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35场次,为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架设了桥梁。《人民日报》以《活化利用资源,激发创新潜能,科普教育基地——传播科学点燃梦想》为题,对青岛海洋科技馆积极打造“沉浸式第二课堂”、助推“双减”落地见效展开了宣传报道,“学习强国”平台对此予以转载,研学工作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打造阵地,拓宽科普传播信息化平台

结合科普信息化发展趋势,在建设科普信息化宣传阵地上持续发力,着力搭建包括科普直播工作室、科普抖音号、科普微信公众号在内的线上科普传播立体化平台,不断延伸科技志愿服务覆盖范围。

设计开发科普研学地图。与社会专业力量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并上线了“科普易行·智慧地图”,汇聚了青岛10区市140家各类科普阵地,全方位介绍科普场馆的地理位置、场馆特色、展品展项、服务项目,在提高科普场馆社会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正在加快对智慧地图进行升级改版和扩容延展,进一步提高智慧地图运行效能,更好地发挥其品牌效应。

举办海洋科普直播活动。2019年12月建成并启用全国首个海洋科普网络直播视频工作室,2023年以来举办了17场海洋科普网络直播活动,总观看人数近160万人次。其中,两次连线帮扶甘肃陇南西和县第一中学、甘肃陇南宕昌旧城中学,为缩小东西部海洋教育差距,助力全民科普素质提升贡献了积极力量。

开展科普精准推送活动。与社会专业力量合作,强化优质科普内容制作采编,海洋科普微信公众号和科普抖音号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科普公众号粉丝数量超过14万,科普抖音号总传播量累计超过1.9亿人次。2023年末,青岛海洋科技馆抖音号入选了抖音平台“2023最受用户喜爱的科技馆排名TOP15”榜单前五名,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入选该榜单的科技类场馆。□

猜你喜欢
青岛市场馆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我志愿……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场馆风采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