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芳:新中国“女飞行员一号”

2024-05-11 09:40裘伟庭
读报参考 2024年13期
关键词:航校女飞行员金门

裘伟庭

1950年代,在我国空军航空兵部队,几乎无人不知秦桂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女飞行员,她曾在执行一些重大战备空运、空降、空投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

秦桂芳,祖籍广东番禺,1933年出生于广州一户农民家庭。因生活贫困,她曾两度随父母逃难到香港。在香港期间,受一位亲戚的影响,小小年纪的秦桂芳开始参加社会进步活动。1945年8月日寇投降时,在九龙港桥学校读书的她,与全体师生一起欢欣鼓舞。在香港的这段童年生活,深深激发了秦桂芳的爱国之心,她在15岁时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8月,秦桂芳从香港回到广州,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广州执信女圣中学。读高中三年级时,秦桂芳觉得,新中国刚刚成立,各个地方都需要年轻人去建设,便立志“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因为“去建设祖国是最光荣的事”。

1951年初,中央军委决定招收女飞行员,秦桂芳有幸入选。她先被分到武汉的空军预科总队,几个月的基础理论学习后,于这年4月来到位于东北牡丹江的空军第七航校学习飞行,成为第一批14名女飞行学员中的一员,而且是年纪最小的。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秦桂芳开始了紧张、艰苦的学习飞行生活。当时训练条件差,没有地面设备,秦桂芳就与同伴坐在地上手拉手、脚蹬脚,互相纠正“拉杆”“蹬舵”动作。找不到同伴时,她就一个人利用扫帚、凳子来练习,晚上睡觉前也会用床架练一会儿。有时,她还站在不同的高处练习目测,站在行驶的车上观察地面参照物的远近变化,晚上在被窝里也要比划一下。白天练,晚上练,连星期天也不放过。就这样,秦桂芳每天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利用各种机会练习飞行动作。学习期间,秦桂芳几乎每一项考核成绩都名列第一。八个月后,秦桂芳在全部學员中以综合考试第一的成绩毕业。

1951年12月中旬,秦桂芳等14位姑娘告别航校,来到四川某运输机部队。她们被分在某团新成立的三大队,该大队装备的是此前不久从苏联新进口的“里-2”型运输机。

1952年3月8日上午,朱德、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和首都各界代表共7000多人,还有50多位驻华外交官,来到北京西郊机场,观看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开飞典礼。随着绿色信号弹射向天空,秦桂芳和同伴们驾驶“里-2”型飞机,一架接着一架起飞,以单机跟进的严整队形,通过天安门上空。由于秦桂芳飞行技术拔尖,领导安排她作为机长,驾驶最后一架飞机压阵。

3月24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14位女飞行员。谈笑间,毛泽东问在场的刘亚楼:“她们都成器了吗?”刘亚楼说她们都“能够独立执行飞行任务了”。毛泽东表示满意,并语重心长地说:“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要训练成表演员。”

新中国“女飞行员一号”

无论天上地上,秦桂芳都有一股牛劲,在天上一般人不敢飞的课目她敢飞,不敢去的机场她敢去,不敢承担的任务她敢承担;在地面的运动场上,她也是多面手,样样皆能,特别是在篮球场上,光着脚和男同胞拼抢,谁都畏她三分。因她“胆大包天”,勇猛泼辣,有股牛脾气,因此,大伙儿都叫她“蓝天女闯将”。她也给自己起了个小名“牛牛”。

1952年9月29日这一天,刚刚飞完本场起落的秦桂芳,还在回味着每一个飞行的动作,大队长带给她一个喜讯:“秦桂芳,明天你与周映芝带一个机组去石家庄。”

通常,女飞行员毕业分配到空军航空兵运输部队时,都是副驾驶员身份,执行任务时仍然由男驾驶员带飞。而这一次男驾驶员不去,由秦桂芳和周映芝单独执行任务(送氧气瓶),秦桂芳飞左座,是机长。大队长叮嘱秦桂芳她们,回头找教员帮助她们好好准备一下。随后,教员叫她俩准备航线。当秦桂芳把航图展开时,教员在一旁细心地察看她俩计算的每一个数据,并在每个细节上进行了飞行问答考核,还提出了气象等许多意外情况,让她们作特殊处置考虑。

翌日,精神抖擞的秦桂芳驾驶着“银鹰”,迎着曙光起飞了。航行中,她俩充分运用所学的飞行技术和积累的航行经验,准确无误地做着每一个操纵动作,准时将飞机降落在目的地机场,顺利地把氧气瓶送到石家庄,完成了首次飞行任务。

由此,秦桂芳开创了新中国女飞行员单独执行任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历史,也开启了她飞重要专机的航道。此后,作为新中国的“女飞行员一号”,每当有救灾飞行等任务,秦桂芳总是争着去,总想为抢救国家财产和挽救人民生命多做一些事。

抗美援朝时期,秦桂芳单独执行任务不久,便被派到一线机场。她接到的任务是将空军副司令员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送往丹东前线,她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将炮击金门密令送往前线

新中国成立之初,盘踞在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队,不断骚扰大陆沿海地区。1958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于8月23日开始,对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队进行警告性炮击。由于这是绝对军事机密,命令不能用通信设备传达,必须用飞机准时送到前线指挥员手里。

8月22日上午10时,飞行团接到这项任务后,几位领导在研究机长人选时,一致认为非秦桂芳莫属。这天下午,经过简短的准备,已是中队长的秦桂芳,在总部押送文件(放在小型金属密码箱里)的保密员登上飞机后,立即奉命驾机起飞。

“里-2”型运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直向福建前线飞去。飞机刚过济南,就发现前方有大云层无法飞越。要是执行其他任务,遇到这种特殊天气可以返航,或到就近机场降落。可是这次任务特殊,既不能返航,也不能备降,只有继续飞行这一个选择。秦桂芳和机组成员分析了当时的天气特点,检查了油量,决定向西绕飞。她根据飞行经验判断,我国的锋面雷雨一般都是由西向东移动,向西绕飞,有可能绕到强锋面雷雨的尾部,较早地避开。于是,秦桂芳驾驶着“战鹰”,贴着云层的边沿向西飞行,直到河南开封境内,才躲过雷雨云;而后再改向东南方向,朝着目的地飞去。当天傍晚,秦桂芳机组准时将密令送达福建前线的连城机场。办好交接手续后,她们谢绝前线指挥首长的挽留,遵照命令,披着星光,胜利返航回京。

第二天下午5时30分,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事件发生了。解放军万炮齐鸣,而当时秦桂芳却不知道运送的是什么文件。事后,大队领导才告诉她:“你将毛主席亲自签发下令炮击金门、马祖的绝密作战命令安全送达。你在险恶的天气情况下出色完成了任务,向你表示祝贺。”

秦桂芳飞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首都飞到边陲,从最北端飞到南大门,从东部沿海飞到西部沙漠。在寒冬酷暑,在白天黑夜,接送过党政军领导、外宾,把防汛器材、救灾物资投送到灾区,把武器弹药运送到边防前线,把各种物资送到国家急需的地方。至于秦桂芳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在16年的飞行生涯中实现零事故,后来,她在回忆时这样说道:“飞行是要胆大,但更要心细。胆大就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心细就是要周密准备,要多从困难方面着想。”

告别蓝天后,秦桂芳来到空军二航校,当起了一名飞行教员。在飞行部队时,她亲自带飞过一部分第二、三批女飞行员。在航校当教员时,她亲手培养了第四、五批女飞行员。

(摘自《名人传记》)□

猜你喜欢
航校女飞行员金门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这波老姐贼稳”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女飞行员
余旭 烈士走好
壮阔蓝天绽放铿锵玫瑰
国内航校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前景规划研究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中国第一航校——南苑航校
1954年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
人民军队的第一所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