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征兵年龄能否解决乌军兵力短缺危机

2024-05-11 09:40谢莲
读报参考 2024年13期
关键词:乌军连斯基兵力

谢莲

降低征兵年龄的法案通过近一年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从当地时间4月3日起,乌克兰的征兵年龄下限正式从27岁降至25岁。俄乌冲突爆发已两年有余,双方在战场上都有伤亡。而对于人口规模本就远小于俄罗斯的乌克兰,其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兵力短缺危机。

征兵年龄下限降低两岁

2023年5月30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了一项《兵役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将乌克兰公民应征入伍的年龄下限从27岁降低至25岁。

当时,泽连斯基并未签署这一法案,因此法案未曾生效。去年冬天,他曾说,除非有一个更强大的理由说服他有必要这么做,否则他不会签署这个法案。一直到今年4月2日,泽连斯基签署了这一法案。法案从签署的次日起正式生效。

目前暂不清楚泽连斯基突然签署这一法案的原因,也不清楚这项法案生效后能为乌克兰带来多少新兵。去年12月,泽连斯基曾说,乌克兰还需动员45万-50万兵力。时任乌克兰军方总司令扎卢日内当时表示,这一数字考虑了军方的计划和对可能损失的预测。

不过,乌方对于新动员兵力的预测降低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4月3日,泽连斯基说:“我们不需要50万。”扎卢日内的接任者、乌克兰军方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也曾说,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审查,他们发现需要动员的士兵数量“大幅减少”了。

据路透社报道,除了降低征兵入伍年齡外,泽连斯基4月2日还签署了另外两项法案,一项是要求因残疾而未服兵役的男性公民接受另一次医疗评估;另一项是建立一个“有资格服兵役”的电子数据库。这两项法案预计将帮助乌克兰征召更多人参军。

有分析认为,泽连斯基最终签署降低征兵年龄的法案,是在为俄罗斯的进攻作好人员上的准备。泽连斯基今年稍早曾警告称,俄罗斯可能正在计划发起春夏新一波进攻。今年以来,乌克兰军队一直在沿着前线建立防御工事。

事实上,不仅乌克兰在想办法增加兵力,俄罗斯也在进一步扩充兵源。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1日签署总统令,宣布正式启动春季征兵工作,数量为15万人。根据今年1月1日生效的新法律,俄罗斯征兵年龄上限从27岁提高至30岁。

前线将士疲惫不堪

乌克兰的兵力短缺问题已有一段时间。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宣布戒严,随后开始动员平民参战。根据戒严令,18-60岁之间的乌克兰男性被禁止出境。

最初,志愿服役人员的拥入为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战事持续,志愿服役的人数逐渐减少。据路透社今年1月报道,乌方称,截至当时有9000多起逃避兵役的案件被立案审理。

对于处于战争中的乌克兰,征兵一直是一个敏感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自今年初以来,乌克兰议会一直在就扩大征兵进行讨论。虽然乌克兰允许18岁以上男性自愿参军,但法律一直希望避免让年轻男性被强行征召入伍。

然而,在战场上,缺人已经成为乌克兰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有乌克兰军方指挥官说,他们迫切需要增援,尤其是在战斗最前沿的阵地。据称,有些乌克兰士兵已经持续参战两年多,其间几乎没有休息过。

事实上,一些人认为,乌克兰的最低征兵年龄应该继续下调。《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和英国上一次征兵时,其最低年龄是18岁;而乌克兰军队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

2024年1月,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人数为88万人,但他没有具体说明有多少人在该国东南部超过1200公里长的前线作战。今年2月,泽连斯基罕见公布了乌军死亡人数。他表示,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已经有3.1万名乌克兰军人丧生。

不过,外界估计乌军死亡人数要高于泽连斯基透露的数字。有美方官员表示,乌克兰士兵的死亡人数至少为7万,受伤人数高达12万。

乌克兰面临的不仅仅有兵力短缺问题,还有缺弹少药困境。乌克兰内政部称,2024年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了大约3万次攻击。泽连斯基4月6日说,乌克兰的盟友都意识到乌克兰防空导弹库存即将耗尽这一点。对于美国国会迟迟未批准新一笔援乌资金,泽连斯基在被问“会不会接受以贷款形式获得美国援助”时表示,乌克兰将同意任何方案,只求援助越快越好。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严重依赖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援助,特别是远程导弹和防空系统。然而,由于内部政治斗争,美国和欧盟的对乌援助都出现了延迟。目前,这场战争没有任何走向结束的迹象。乌克兰基辅经济学院教授、前乌克兰政府部长泰莫菲·米洛瓦诺夫称,这场战争可能还会持续数年,“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想法,但若是有人说这场战争会持续几十年,也没人会反对”。

(摘自《新京报》)□

猜你喜欢
乌军连斯基兵力
乌军反攻要从马里乌波尔开始?
他是泽连斯基替身? 乌克兰否认
美报告:乌军持续作战能力正在下降
“补课”
乌总统渲染“八万俄军压境”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与袁旭商榷
日军向中国投降之兵力及分布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