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美术主题游戏的实践探究

2024-05-11 04:10尚蕊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豫剧美育美的

尚蕊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最直接要求。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美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而幼儿园是开展美育的最佳场所。基于此,我园在“美艺”园本特色下开展“混龄美术主题游戏——娃娃玩戏曲”的实践探究,针对混龄美术主题游戏中如何实现美育进行研究。

多元园本教研: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如何才能把“混龄美术游戏——河南豫剧”开展起来呢?一个难题摆在园所面前。为了解决开展难的问题,我们带领保教团队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每周一的园本教研会上为教师提供豫剧剧目、共同观看欣赏豫剧选段,探索豫剧人物的特点和服饰道具之美等,激发教师对河南豫剧的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经过一系列的教研和探索,园所教师越来越喜欢豫剧了,有时还能看到他们在不经意间模仿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的唱腔和姿态。一招一式虽不专业,但河南豫剧已经浸润到教师的心灵中,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把自己的感知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孩子。

指導异龄合作:促进社会性交往能力发展

异龄,就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游戏、学习……在混龄美术游戏中,指导异龄幼儿间的合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园针对中、大班幼儿开展了混龄美术主题游戏。活动刚开始时,大班的哥哥姐姐有的排斥弟弟妹妹的到来,弟弟妹妹也不愿和哥哥姐姐合作,这种局面下无法开展混龄教育。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和视频短片等,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和兄弟姐妹做朋友的方法,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交往等一系列方式方法。慢慢地,幼儿之间有了话语、有了笑声、有了合作……哥哥姐姐始终在弟弟妹妹身旁做榜样,弟弟妹妹崇拜哥哥姐姐,这种合作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及交往能力的提高。

开展主题谈话:激发幼儿对豫剧的喜爱之情

主题谈话活动是针对混龄美术游戏中设定的主题,由教师根据主题主导谈话内容,幼儿为谈话主体。在“混龄美术主题游戏——娃娃玩戏曲”中,教师带领异龄幼儿一起开展主题谈话活动。

第一,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豫剧剧目,如《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穆桂英》等,让幼儿通过观看选段了解豫剧中的人物特点、人物性格、角色装扮等,感受豫剧中的曲目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初步了解豫剧文化。

第二,教师和幼儿交流谈话,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所看所听,说一说豫剧选段的感受,唱一唱豫剧剧目里的唱腔,学一学生旦净末丑的姿态,舞一舞刀枪棍棒,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豫剧人物等。另外,通过布置“我心目中的河南豫剧”主题墙,幼儿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感受到家乡豫剧之美,激发对豫剧的喜爱之情。

开发多元美术材料:丰富幼儿对美术材料的认知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是其顺利开展豫剧道具创作的首要条件。我们将以下材料运用到豫剧创作中:在大自然采集形状各异的石头、沙子、树叶等;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海螺壳、扇贝壳、螺蛳壳等;家里不用的锅碗瓢盆、洗衣桶、饮料瓶、易拉罐等废旧物品。经过幼儿的精心设计和小巧手的制作,这些都可以成为豫剧元素的艺术品。例如,幼儿园开展“废旧物品大搜集”活动,在幼儿园大门口设立废旧物品收纳箱,分别是布线类、瓶瓶罐罐类、木头类、钢铁铝类、纸盒类、玩具类。经分类投放、消毒后,幼儿自由挑选并进行创作。

园所通过开展“混龄美术主题游戏——娃娃玩戏曲”,培养幼儿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以美育人乃教育的初心,让美育浸润幼儿心灵。

猜你喜欢
豫剧美育美的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