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培育与经济韧性

2024-05-10 07:01惠献波
现代管理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摘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培育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应,探寻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经济韧性;多期DID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等多次外部冲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持续冲击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仍能够抵御数次的强烈冲击,保持稳步发展,强大韧性无疑是从容应对外部多变环境的重要原因。经济韧性为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了空间,使中国更有底气应对外部冲击。因此,如何增强抵御风险、驾驭危机的系统性能力,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更是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点。城市作为创新要素集聚的主要空间区域,城市创新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其中,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尤为引发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中国创新驱动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系统工程。为探索差异化的城市创新发展路径,2008年深圳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已实施15年,试点城市陆续增加,截至2023年,已有103个城市,遍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然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如果该效应得以验证,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经济韧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義与实践价值。

目前,既有文献从创新效应、生态效应、经济效应3个角度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展开了分析。首先,创新效应方面,李政等[1]认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且政策效果呈现非对称倒“V”形态势[2]。其次,生态效应方面,现有文献分别从城市碳排放绩效[3]、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4]、城市绿色创新[5]等方面肯定了试点政策对于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学者们认为,与非试点城市相比,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激发地区创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6]。最后,经济效应方面,陈晨等[7]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促进区域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时效性,1—6年内作用效果稳步增强,6年后效果逐渐减弱。聂飞等[8]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回路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质量,且“回路效应”对中国FDI质量的促进作用在一年之后显现并持续存在。

已有关于经济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韧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两方面。首先,经济韧性测度方面,学者们认为,韧性是指系统或个体在遭遇外部冲击时,能够重新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9],是系统抵抗市场、竞争与环境等冲击扰动的能力[10]。其次,经济韧性影响方面。现有文献从宏观层面出发,探究了产业结构状况[11]、产业政策[12]、经济集聚[13]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从制造业[14]、海洋业[15]、金融业[16]等视角,对特定产业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城市经济韧性、国家创新城市建设两大主题展开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相关研究仍存在如下拓展空间:一是关于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作用仍未引起重视,相关领域研究仍有留白。二是仅有部分文献关注创新能力在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中的重要性,鲜有学者将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培育与经济韧性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基于创新能力培育视角,探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为:第一,以创新能力培育为视角,实证探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因果关系,丰富并深化现有文献。第二,选取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政策效应及其影响机理,同时使用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以有效避免内生性问题,提高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效应评估的精度。第三,基于增强经济韧性的现实需求,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效应的异质性,为各地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经验证据。

二、 理论分析

1.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与经济韧性

(1)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人才集聚增加城市经济韧性。第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了科技人才空间集聚,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流动性和交互性,为知识的获取、共享和整合提供了便利的途径,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传播成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使区域产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积累性和互补性为知识溢出创造了条件,行业间知识溢出能够激励整个产业知识创新,从而诱发“突破性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三,因地理邻近性,科技人才能够快速获得信息,近距离沟通交流,有助于快速构建“知识池”,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智力储备。

(2)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关键之处在于充分吸收创新研究成果,破除系统中因外部冲击而形成的中长期固化效应。创新成果集聚隐含大量识别、转化、开发机会,有助于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进而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

2.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培育与经济韧性

(1)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创新能力培育。第一,技术效应。一方面,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着力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城市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因此,试点城市会围绕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创新培育环境,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以知识、人力资本及文化体制为核心创新驱动要素并通过创新驱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相较于非试点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提升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全面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潜能。

第二,集聚效应。一方面,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试点城市会广泛与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主体展开交流与合作,为创新要素集聚营造了良好环境,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能够加深区域间研发合作,多维度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和能力。另一方面,在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试点城市会利用地域特色、区位优势,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经济集聚度,从而倒逼创业者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最终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2)创新能力培育与经济韧性。首先,城市创新力培育能够优化要素配置效率,增强经济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第一,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生产要素的运作模式,提升要素配置效率,降低面对外部冲击时的脆弱性,从而增强城市经济的抵御能力。第二,创新能力培育能够加速推动分工的专业化,使管理能力更加严密,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促进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第三,城市创新能力培育能够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将优质资源配置到高效率的企业,积蓄经济新动能,推动城市经济韧性持续上升。

其次,城市创新力培育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多元化和高级化。创新力培育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比如,某项技术的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能够通过重构产业链、价值链,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从而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国际风险的能力。

最后,城市创新能力能够强化人力资本的积累,继而强化城市经济韧性。第一,城市创新能力培育有助于提高产业识别与外部性溢出效率,为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当城市遭遇外部剧烈冲击时,释放出的劳动力资源能够精确找到合适企业,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需求波动[17]。第二,高素质劳动力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与购买能力,在遭遇金融危机、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时,有助于通过释放内部消费活力减轻面临的冲击。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2: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创新能力培育对增强经济韧性产生间接性影响。

三、 研究设计

1. 模型设定

2008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在深圳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1。2010年中央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批准大连、青岛、厦门等16个城市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单2,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2016年,《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正式出台,将前期批准的创新型城市(区)进行整合,推出61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名单3。2018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明确支持吉林市等17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4,此后,试点城市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有103个城市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名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分期设立的,基于此,本文选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实证模型如下:

[CRit=β0+β1Inno_Policyit+β2controlit+CityFE+YearFE+εit] (1)

其中,[CRit]表示城市i在第t时期经济韧性水平,[Inno_Policy]表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虚拟变量。[controlit]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规模等系列控制变量;[CityFE]、[YearFE]分别表示城市固定效应及年份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系数[β1]表示经济韧性水平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冲击前后的平均差异。

2. 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经济韧性指数([CR])

借鉴郭爱君等[18]、卢现祥等[19]的做法,本文选择抵御能力、止损能力、恢复能力3个二级及6个三级指标体系来测度经济韧性水平(表1)5。

表1  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1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测度 指标属性 城市经济韧性 抵御能力 经济多样性 第三产业占比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 + 抗风险能力 城市GDP增长率 + 失业人数占比 – 止损能力 经济活力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存款 + Ln(固定资产投资) + 市场消费潜力 Ln(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業商品销售总额) + Ln(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恢复能力 企业发展能力 Ln(企业利润总额) + Ln(内资企业工业总产值) + 创新能力 科研人数占比 + 科学技术公共财政支出占比 + ]

(2)核心解释变量:国家创新城市建设([Inno_Policy])

本文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如果城市i在年份t属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则[ Inno_Policy=1],否则[Inno_Policy=0。]

(3)中介变量:创新力培育(Ti)

本文基于创新绩效视角,选用DEA方法测算城市创新力培育水平(Ti),其中,投入变量为研发人员当量和科研经费存量,产出变量用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衡量。

(4)控制变量

考虑到城市基本特征可能对经济韧性产生影响,为缓解遗漏变量引致的内生性问题,根据已有文献,本文还控制了以下变量:产业结构(Ind),[Ind=i=13φii],其中,[φi]表示第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20];金融发展规模(Finance),用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两者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政府干预(Gov),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Gap),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来衡量;城市化水平(Urban),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符号 变量名称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CR] 经济韧性 4760 0.1963 0.1822 0.0221 0.8180 [Inno_Policy] 国家创新城市建设 4760 0.2109 0.3153 0.0000 1.0000 Ti 创新力培育 4760 0.6412 0.7071 0.1840 1.0000 Ind 产业结构 4760 2.2444 0.1337 2.0283 2.5111 Finance 金融发展规模 4760 0.8324 0.5094 0.0753 7.4502 Open 对外开放程度 4760 0.0608 0.0351 0.0100 0.6570 Gov 政府干預 4760 0.2331 0.0985 0.0874 0.6298 Gap 城乡收入差距 4760 2.8697 0.4756 1.6402 4.2978 Urban 城市化水平 4760 0.5475 0.1325 0.2954 0.9062 ]

3. 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可得性与完整性,本文的样本区间设定为2006—2022年,为了提高实证数据质量,剔除数据缺失比较严重的地级市(例如三沙市等),最后,共得到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其中,9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185个非试点城市。

数据均来源于2006—202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缺失值选用线性内插法进行补全。另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名单主要来源于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并通过各城市政府网站,手动整理得到各个试点城市确立的时间。

四、 实证结果分析

1. 基准回归

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探究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Inno_Policy]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使得试点城市比非试点城市的经济韧性水平提升30.26%,假设1初步得证。鉴于表3第(3)列准确地反映了各变量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现根据表3第(3)列的检验结果,阐述控制变量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来看,产业结构(Ind)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经济韧性的核心内容,生产要素组织形式更替能够使要素资源从低附加值领域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领域转移,从而增强城市经济韧性。金融发展规模(Fin)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张抑制了城市经济韧性,原因可能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信贷资源更多流向资源配置效率高的行业,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抑制了经济活力。对外开放水平(Open)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国引进外资质量偏低,引进了一些科技含量偏低的企业,从而抑制了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对经济韧性产生了负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Gap)通过政府转移支出影响经济发展韧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新产品市场规模抑制作用越强,进而对经济韧性产生了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Urban)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城市规模扩张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另外,政府干预(Gov)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3  基础回归

[变量 (1) (2) (3) [Inno_Policy] 0.8661***

(22.5575) 0.3602***

(8.4445) 0.3026***

(7.9032) Ind 0.5880***

(3.1160) Finance -0.1102***

(-2.7844) Gov 0.0949

(14.1779) Open -0.0098***

(-2.9261) Gap -0.2198***

(-7.0478) Urban 0.0957***

(4.2732) 常数项 0.4226***

(9.4467) 0.4226***

(21.9527) 2.1390***

(11.8770) 城市固定效应 No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No Yes Yes N 4760 4760 4760 R2 0.6061 0.6456 0.5469 ]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下对应的t值,***、**、* 分别表示 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2. 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本文参考Beck等[21]的研究思路,借助虚拟变量([Inno_Policy])的显著程度来检验样本数据是否满足平行趋势假定,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前,[Inno_Policy]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平行趋势假设。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后,[Inno_Policy]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Inno_Policy]系数值不断提升,这表明其在试点政策实施之后开始显著发挥效应。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2)安慰剂检验。本文参考李珊等[22]研究思路进行安慰剂检验,即随机构建试点政策虚拟变量[Inno_Policyrandom],并设定虚拟试点政策对280个样本城市进行1000次的随机性冲击。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核密度基本集中分布在0附近,且P值大多数高于0.1,与基准回归结果(0.3026)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增强效用是十分稳健的。

图2  安慰剂检验1

(3)PSM-DID检验。为了充分展现国家创新城市试点政策效果,相关部门可能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作为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认定并非完全是随机的。基于此,本文使用PSM-DID方法缓解选择性偏差问题。检验结果如表4第(1)列所示。[Inno_Policy]系数显著为正,证明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4)剔除樣本数据极端值。本文参考张兵兵等[23]的做法,对实证数据进行上下1%缩尾处理,以剔除极端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检验结果如表4第(2)列所示。[Inno_Policy]系数仍然显著为正。

(5)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经济韧性水平)可能存在的序列自相关等内生性问题,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滞后项进行再次验证。回归结果如表4第(3)列所示。加入被解释变量滞后项后,[Inno_Policy]系数仍然显著为正。

(6)排除其他政策影响。由于试点政策实施周期比较长,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可能使估计结果出现偏误。基于此,本文参考宋弘等[24]的研究思路,在回归分析中分别加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试点([Ven_Policy])、智慧城市试点([Smart_Policy])两类政策变量,以精准识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回归结果如表4第(4)列、第(5)列所示,在加入两类政策变量之后,[Inno_Policy]系数仍然显著为正,再次印证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表4  稳健性检验

[变 量 PSM-DID检验 剔除极端值 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 排除其他政策影响 (1) (2) (3) (4) (5) [Inno_Policy] 0.0495***

(17.7900) 0.3140***

(7.6998) 0.2606***

(5.2332) 0.3380***

(7.7021) 0.2702***

(5.8660) [Ven_Policy] 0.0178

(0.3573) [Smart_Policy] 0.0076

(0.2193) 常数项 -3.2138***

(-14.8500) 1.1205***

(3.4889) 0.2008***

(4.0227) 1.3607***

(5.0853) -0.9981***

(-6.2983)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Yes 城市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N 4060 4760 4442 4760 4760 R2 0.6511 0.6794 0.6203 0.5294 0.6777 ]

五、 影响机制分析

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为检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本文引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创新力培育交互项([Inno_Policyit×Tiit])并构建如下检验模型:

[CRit=β0+β1Inno_Policyit×Tiit+β2Inno_Policyit+β3Tiit+β4controlit+CityFE+YearFE+εit] (2)

其中,[Tiit]表示城市(i)在第t时期创新力培育水平,如果[Inno_Policyit×Tiit]系数显著,则说明创新力培育水平是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助力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

借鉴李翔等[25]的研究,本文基于创新绩效视角,选用DEA方法测算城市创新力培育水平(Ti),其中,投入变量为研发人员当量和科研经费存量,产出变量用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衡量。

表5展示了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其中,表5第(1)列、第(2)列分别为不加入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后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试点政策和创新能力培育的交互项([Inno_Policy×Ti])系数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据此,研究假说2得到验证。

表5  影响机制检验

[                         变量 (1) (2) [Inno_Policy][×Ti] 0.1679***

(3.3881) 0.1695***

(3.4990) [Ti] 0.1452***

(2.7144) 0.1364**

(2.5271) [Inno_Policy] 0.0700

(0.7152) 0.0797

(0.8372) 常数项 0.4238***

(27.6718) 0.7823***

(0.8965) 控制变量 No Yes 城市固定效应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N 4760 4760 R2 0.5918 0.5992 ]

六、 异质性检验

1. 行政等级异质性

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在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引入城市等级虚拟变量([Rank]),若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为中心城市则赋值Rank为1,否则Rank=0。

回归结果如表6第(1)列所示。[Inno_Policy×Rank]系数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在中心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细究其因,中心城市通常处于引领地位,能够汇聚大量创新资源。一般城市则更多地依赖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的辐射带动,难以吸引到创新资源,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试点政策效应的发挥。

2. 地理区位异质性

本文将样本城市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部分1,并引入地理区位虚拟变量([East]),东部地区城市赋值为1,中西部地区城市赋值为0。

实证结果如表6第(2)列所示。[Inno_Policy×East]系数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东部地区在创新要素集聚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强大的集聚要素能力为城市创新能力培育创造了良好环境,因而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

3. 资源禀赋异质性

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的分类标准,本文将280个样本城市划分为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与此同时,引入资源禀赋虚拟变量(Res),并将资源型城市赋值为1,非资源型城市赋值为0。

估计结果如表6第(3)列所示。[Inno_Policy×Res]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试点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及经济活力等方面的禀赋条件相对优越,为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提供了重要资源要素,能够有效破除“资源诅咒”难题,试点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

表6  异质性检验结果

[              变量 城市等级 地理区位 资源禀赋 (1) (2) (3) [Inno_Policy] 0.2568***

(3.7843) 0.3656***

(7.8636) 0.2231***

(3.6506) [Inno_Policy]×[Rank] 0.1697***

(3.7065) [Inno_Policy][×East] 0.2155***

(3.4394) [Inno_Policy][×Res] 0.1870***

(3.9546) 常数项 1.2269***

(3.9881) 1.3727***

(3.0918) 1.3387***

(3.0498)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城市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Yes Yes N 4760 4760 4760 R2 0.5329 0.5323 0.5298 ]

七、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创新能力培育的视角,采取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政策效应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第二,创新能力培育是试点政策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中介变量。第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即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学路径,优化政策实施效果。首先,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布局,采取差异化、动态化的创业激励措施,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高效集聚;其次,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优质创新资源,自主培育和联合开发多样化创新团队,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最后,注重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创新力培育协调发展,完善创新资源共享与协同联合攻关机制,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第二,因地制宜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谋求区域协调发展。鉴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分类指导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推广工作,避免政策“一刀切”。比如,非中心城市和资源禀赋水平较低的城市,应结合自身要素禀赋,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发挥“后发优势”,为区域经济弯道超车提供契机。东部地区应持续发挥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应加创新能力培育,对接产业薄弱环节和重点突破方向,重组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第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城市创新能力培育。首先,制定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改善人才资源体系配置效率,增强城市创新潜力。其次,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引导技术、成果、人才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盘活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创业活力在各行业释放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增强创业活力的延续性,提升经济面对外部冲击时的抵抗力、恢复力。

本文主要从宏观视角探讨了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而基于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问题能够从微观视角反映出创新能力培育对经济韧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微观层面的经济韧性问题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政,杨思莹.创新型城市试点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了吗?[J].经济学动态,2019(8):70-85.

[2] 苏涛永,郁雨竹,潘俊汐.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綠色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43(1):21-37.

[3] 张华,丰超.创新低碳之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碳排放绩效评估[J].南方经济,2021(3):36-53.

[4] 聂长飞,卢建新,冯苑,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3):117-127.

[5] 郭俊华,周丹萍.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对城市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资源依赖的中介作用[J].软科学,2021,35(10):85-92.

[6] 曾鹏,黄晶秋.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4):52-61.

[7] 陈晨,张广胜.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贸研究,2020,31(4):36-51.

[8] 聂飞,刘海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我国FDI质量的影响[J].经济评论,2019(6):67-79.

[9] 陈梦远.国际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基于演化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介绍[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1435-1444.

[10] 张跃胜,邓帅艳,张寅雪.城市经济韧性研究:理论进展与未来方向[J].管理学刊,2022,35(2):54-67.

[11] 林耿,徐昕,杨帆.佛山市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韧性的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20,40(9):1493-1504.

[12] 丁建军,王璋,柳艷红,等.中国连片特困区经济韧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6):924-937.

[13] 赵春燕,王世平.经济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244(1):102-114.

[14] 苏任刚,赵湘莲.制造业发展、创业活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财经科学,2020(9):79-92.

[15] 韩增林,朱文超,李博.中国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22,41(2):406-419.

[16] 郑长德,戚玉莹.中国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韧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117-131.

[17] 郭将,许泽庆.产业相关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地区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3):39-47.

[18] 郭爱君,张小勇,李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韧性——基于“宽带中国”示范性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J].财贸研究,2023,34(5):25-38.

[19] 卢现祥,滕宇汯.创新驱动政策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3(7):102-113.

[20] 白俊红,张艺璇,卞元超.创新驱动政策是否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2(6):61-78.

[21] Beck T,Levine R,Levkov A.Big Bad Banks? The Winners and Losers from Bank De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0,65(5):1637-1667.

[22] 李珊,湛泳.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2,24(5):3-18.

[23] 张兵兵,周君婷,闫志俊.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来自三批次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评论,2021(5):32-49.

[24] 宋弘,孙雅洁,陈登科.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J].   管理世界,2019,35(6):95-108.

[25] 李翔,邓峰.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科研管理,2019,40(3):84-93.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经济韧性:门槛特征、空间溢出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1057)。

作者简介:惠献波,男,博士,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收稿日期:2023-11-17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