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实录

2024-05-10 04:14江书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墨水瓶小节树叶

江书琴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些诗句。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绿在垂柳。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绿在江南岸。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绿在山原。

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师:绿在田野。

师:正所谓心中有绿意,满目皆是春。遨游完古诗中的绿色世界之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艾青先生的《绿》。

(生齐读课题)

师:你们还记得古诗和现代诗有什么不同吗?

生:古诗有律诗和绝句,比较工整。现代诗每一行字数都不一样,形式自由。

生:古诗有严格的押韵要求,现代诗比较自由。

二、初读诗歌,交流感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绿》。请你们自由朗读,读完之后想一想诗人笔下的绿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师:有没有同学想来读给大家听呢?请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读之前,咱们来给他们帮帮忙,怎样才能读好现代诗呢?

生:注意停顿节奏、语气、有感情。

师:记住了吗?让我们来听他们的朗读。

(五名学生分别读)

师:读完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啊?

生: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让人心情舒畅、愉快。

生:读完这首诗,我觉得内心很平静,感觉这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生:这首诗让我觉得很神奇,因为一个墨水瓶,世界都绿了。

三、品读诗歌,感受独特

师:这些真切的感受都来自诗人笔下的这些诗句。请你默读诗歌,做批注。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诗句,读一读,想想奇特在哪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生汇报分享第1小节)

生:“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话让我觉得很奇特,诗人说墨水瓶倒翻了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绿色世界,整个世界瞬间都变成绿色的了。

师:是呀,墨水瓶倒翻了,绿色的墨水倾洒到天地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绿的,真是神奇的墨水瓶啊!你能试着读出这样的神奇吗?

师:这里有个多音字“倒”,根据意思,应该读几声呢?

生:第三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个被墨水瓶染成的绿色世界吧。

(生齐读)

(生汇报分享第4小节)

生:这些绿又不是人,怎么会做“挤”“重叠”“交叉”这样的动作呢?

师:其实啊,作者描绘的这些奇特的不可思议的景象,也许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见过呢,不信你来看。路边茂盛的小草,满墙的爬山虎,夏天的池塘,春天的禾苗。那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交叉在一起的绿吧。

(生读)

师:在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绿是一种宁静的色彩,是欣欣向荣的象征。

(生汇报分享第2小节)

生:绿的颜色好丰富啊!从这一节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机与活力,同时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的是还有很多的绿,在朗读时也要注意读慢一点儿。

师:你的回答很完整,你还细心地注意到了省略号的作用。这些绿色有浓有淡,各不一样,谁能来读出这不一样的绿色呢?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你在努力地辨别寻找着不同的绿。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读完以后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深深浅浅各种各样的绿呢。

(生汇报分享第3小节)

生:风、雨、水、阳光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可是在这里作者却说它们是绿的。

师: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呀?

生:我觉得可能是风吹在树叶上把树叶的绿色带走了,雨滴落在树叶上也带走了绿色。

生:我觉得作者真是脑洞大开啊!风和雨变成绿色实在是太离谱了,水和阳光变成绿色还能说得过去。水有时候是绿色的,我在科学书上看到阳光是有七种颜色的,所以水也可以是绿色的。

生:我认为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因为作者很喜欢绿色,所以在他的想象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会变成绿色。

师:诗歌中往往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在诗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作者放飞了自己的想象,风、雨、水、阳光都会变成绿色。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充满想象的绿色世界。

(生齐读第3小节)

师:你们读得很有诗意,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我读绿色的事物,你们来读“××是绿的”。准备好了吗?

师:诗人的感受就是和我們不一样。让我们也放飞想象跟随诗人的文字一起去感受感受。

师:当温暖的春风吹过碧绿的垂柳枝,于是在诗人眼里——

生:刮的风是绿色的。

师:当点点雨滴落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上,于是在诗人眼里——

生:下的雨是绿的。

师:当清澈的河流倒映着岸边的绿树,于是在诗人眼里——

生:流的水是绿的。

师:当柔和的阳光照射进茂密的树林,于是在诗人眼里——

生:阳光也是绿的。

(生边看图片边朗读对应的诗句)

师:是因为诗人心中有绿,所以他看到的满眼都是绿,这也是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

师:你们已经有和诗人一样的感受了。现在,在你们眼中,原本还有什么事物不是绿色,现在变成了绿色的呢?

生:风中的蒲公英是绿的。

生:风中的树叶是绿的。

生:雨中的小草是绿的。

生:风中的蜻蜓是绿的。雨中的八角亭是绿的。水中的鱼儿是绿的。阳光中的蝴蝶也是绿的。

生:风中的尘土是绿的。雨中的空气是绿的。水中的倒影是绿的。阳光中的校园是绿的。

师:诗歌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你们刚才已经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小诗人了。把我们的想象送入诗中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生读)

(生汇报第5小节)

生:作者在这里把风说成是舞蹈教练,指挥着绿飘动起来,让我觉得很奇特。

师:现在所有的绿不分浓淡深浅,所有的绿色事物都听着风的指挥,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这样的场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啊?

生:我感觉非常奇妙,感受到了绿的生机勃勃。

生:这些绿都充满了活力,它们在一起舞动的画面让我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师:这样舞動起来的绿真让人看着心情舒畅,动起来的时候有一种不一样的美。

生:动态美。

师:它们时而安静,时而活泼,时而整齐地按着节拍飘荡。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读出绿的动态美吧。

(生读)

师:同学们真厉害,越读越有诗的味道了。

四、配乐朗读,体会情感

师:同学们,这首诗表现的绿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大自然的景象。作者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诗歌往往也包含着真挚的情感。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生: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对生命的赞美。

(师板书:赞美春天、生命)

师:品读着这么美的诗歌,感受着诗歌的魅力,我们看到了满眼的绿。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再一起到诗中去赏一赏这绿吧!

(师配乐朗读全诗)

五、回顾全诗,感受“绿”的意象

师:读了诗人艾青笔下的《绿》,现在你觉得绿仅仅是树叶的颜色吗?把你的感受凝炼成一个词语,写在便利贴上,可以是两个字的词或四字词语。

师:写好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感受贴到黑板上来。

(生上台贴便利贴)

师:我们读读诗,想象画面,感受到了一片绿意。这个绿色的世界可以是“大自然”,也可以是一种心情,让大家感受到了舒适和快乐,领略了生机、希望、力量。这是这首《绿》带给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感受。

六、仿写诗歌,放飞诗心

师:诗人艾青就是这样根据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将一个绿色变成一首诗,变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能试着仿写诗歌中的第3或第5小节来表达你独特的感受吗?(出示仿写格式)

是                 ,

是                 ,

是                 ,

也是              。

突然                  ,

好像                  ,

所有的                  ,

......

生:丰收的稻谷是金黄的,

山谷的叶子是金黄的,

水中的波纹是金黄的,

孩子的欢笑也是金黄的。

生:吹动的风是红的,

波动的水是红的,

树上的树干是红的,

落下的“雨”也是红的。

生:突然一场雪,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白就整齐地,

在一起跳起舞蹈……

生:突然一个冲击,

好像突如其来的台风,

所有的人就整齐地,

喊“啊”……

师:同学们,诗歌教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老师希望你们也都能喜欢上诗歌,学会发现生活中的诗意。诗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下课!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同胜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墨水瓶小节树叶
墨水瓶
墨水瓶将军和他的兵
快把我哥带走
树叶的不同称呼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一片树叶
墨水瓶
承德清音会16首乐曲段落分析
凹糟墨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