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心理场”,拥有班级归属感

2024-05-09 15:27李慧娟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同伴教室

李慧娟

编者按

归属感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认同和信赖,内心自然认同这个集体,愿意在班级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乐于参与班级活动。学生拥有强烈的班级归属感,对班级管理和个体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新班级组建,班主任要着手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新学生转入,班主任要使其生发班级归属感、融入班级。班级、学生遇到问题,归属感会支撑我们克服挫折、坚持到底。学生拥有班级归属感,益处多多。

教室是学生在校期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班级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在思想、感情和心理上认同,愿意作为班级的一员承担各项责任与义务。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关键期。因此,从同伴关系的建立探讨班级归属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转学生群体为例,具体讨论新班级建立后如何让学生拥有班级归属感。

背景描述

我班是一个由31名转学生组成的新班级,其中男生16名,女生15名。学生都来自不同学校、家庭,6名同学因家长工作调动被动转学,24名同学来自偏远郊区,1名同学来自外省。进一步调查发现,因人际交往问题转学的学生达15人,占班级人数的一半。另有3名同学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被动,朋友较少。

问题分析

学生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处方式、语言习惯、行为规范等,进入新环境后要和新同学重新接触、磨合,的确有难度。虽然是转学生,但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怎么做,存在认知共识。也就是说,学生在“知”的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陌生环境中如何把“知道的”付诸“行动”,还是有些无所适从,主要有以下表现。

1.言行小心翼翼,规规矩矩,生怕出错。

2.过于积极表现,想要重新开始,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好印象。

3.对陌生环境防备心重,想要脱离新环境,有的学生甚至出现肚子疼、呕吐等生理反应。

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生的“知”和“行”之间缺少了一个“心动”的环节,也就是要让学生放下紧张和恐慌,内心迸发出与新同学交往的热情。

基于此,我们通过创设“环境吸引场”“主动体验场”“人文情感场”,让学生对新环境“心动”,营造和谐的“心理场”,从而实现“认知-行为”的改变,使学生获得归属感。

问题解决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环境系统。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良好的同伴关系就能带动转学生尽快融入集体、获得认可和归属感;若同伴适应困难,可能会使转学生新环境适应困难、害怕与陌生人相处、不自信等。综上考虑,我们以建立同伴关系为切入口开展班集体建设,构建指向友善的班级“心理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我们把同伴关系的建立分为初来乍到、尝试交往、调整适应三个阶段。与各阶段相对应,班级从创设“环境吸引场”营造安全氛围、构建“交流体验场”唤醒友善意识、营造“人文情感场”获得内心归属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温暖与支持,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1.初来乍到:创设熟悉、安全的“环境吸引场”,营造安全氛围

转学生初来乍到,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相互间还很陌生。这个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破冰”,需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1)由学生画出来的教室。

我们通过“初见:成长印记云分享”“相遇:名牌私人订制”“相识:同桌你好,同桌抱抱”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小组成员。在“画教室”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设计、布置、画教室,有了初步的团体合作。教室后墙上,展翅高飞的金乌神鸟引人注目,寓意着“小太阳班”的孩子释放出巨大能量。孩子们画的藤蔓枝叶相互缠绕、向上伸展,就像我们这个刚刚凝聚在一起的新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咱们让小鸟儿也来凑热闹吧!”31个孩子对应31只小鸟,贴上姓名贴,让每一个孩子有归属感,有成就感。群鸟高飞,承载着孩子们遨游天空的梦想,承载着班集体向上进取的团结力量。“你的小鸟儿在哪里?咱们一起找找看吧!”学生在装饰教室的过程中相互认识,在合作中感受温暖。

(2)来自学生的班级公约。

学生能做主,班级才能成为学生共同的家。制订班级公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针对班级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拉近班级制度与学生间的距离,给予学生归属感。当学生观点冲突时,教师不做裁定,把问题还给学生。学生小组内各自交流,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全班投票生成班级公约。这样协商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友善氛围的形成。班级公约不是教师冷冰冰的指令,不是限制学生行为的条条框框,是大家共同讨论确定的、全体师生都需要遵守的共识和约定。

此外,“你追我赶评价栏”“阅读海洋拾贝”等教室宣传栏,成为展示学生美好行为、弘扬班级正能量的阵地。温暖的班名、励志的班级口号、激发斗志的班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努力奋斗的热情。班级逐渐形成了和谐的“环境吸引场”,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接受教室环境的熏陶、教室文化的浸润,同学之间和谐相处,友好相待。

2.嘗试交往:构建接纳、包容的“交流体验场”,学会友善交往

随着对环境的不断熟悉,学生的紧张感逐渐消失,同伴关系过渡到调整阶段。该阶段的同伴交往以被动交往为主,学生会根据新规则调整已有的行为方式。

(1)亮出自己,增进了解。

为了促进学生交流,我们鼓励他们“亮出自己”。旋律响起,钢琴王子轩轩惊艳全场,收获了一众粉丝;故事分享会上,大家发现了故事宝贝“小包子”;“我为学校代言”征文中,“小巫作家”脱颖而出;当珺珺的长笛演奏遇上同学的朗读,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在班上掀起了一波乐器热。我们还开展了“给我签个名吧”活动:请班级至少20名同学签名,并请他们写下对自己的印象,如爱笑、乐于助人等。在音乐声中,学生迈出了沟通的脚步,主动结识更多同学,搜集他们的签名。学生看到同学们对自己正面的评价时,感受到了同学的友善,就愿意认识更多同学,收获更多的朋友。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当孩子被“看见”,交流自然产生。

(2)主观体验,相互磨合。

随着交流深入,学生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这时,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如何处理冲突,学会如何与人友善交往。

如在“押花”活动中,学生需要组内分工进行剪花、分花、摆花,也需要合作叠放衬纸、拉紧压板,每名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有的小组内,成员一犯错就会受指责,组内气氛压抑,活动进度缓慢。反之,有的小组成员间相互商量,组员互相包容,互相帮助,能更快完成任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活动后的交流环节中,引导被指责、被帮助的同学分别说感受,并让其他同学充分表达观点,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包容。

又如,我们要求学生在每天的例会时间说一说当天发生的好人好事,并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解决该周班级出现的问题。班会课上,我们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合理解决人际冲突问题:第一句话是“你这样做……”客观描述对方的行为;第二句话是“我觉得……”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句话是“我希望……”明确提出合理的诉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到了不文明语言会让人心生不适,而友善语言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从而学会换位思考,意识到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在同伴尝试交往阶段,学生用心感受,互相接纳,在包容和赞美中逐渐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变。

3. 调整适应:营造互动、成长的“人文情感场”,获得内心归属

充分的了解是建立同伴关系的前提条件,比如有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原因是“我不是想打他,我是想和他玩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该学生知道不能用拍打的方式表达想和同学玩的意愿,因为“我拍他,他就瞪我,不跟我玩了,我也不敢拍他了”,逐渐学会了用文明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经历了尝试交往阶段,学生互相熟悉,更了解彼此。随后,在彼此了解的互动交往中,学生的相处进入了新的交往状态,即调整适应阶段。

在调整适应阶段,我们着重强化学生的正向适应行为。比如,在集体跳绳比赛时,我发现学生不再埋怨同学掉队,而是给同学加油助威。于是,我将这一画面用手机记录下来,在班会课上播放给大家观看,引导学生将现在的班级状态与班级刚组建时的状态对比,说说大家的改变,交流彼此的感受,让学生再次体验被接纳、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又如,我们会在班上为学生举办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其他同学将会为过生日的学生定制专属生日黑板报,并送上精心制作的贺卡和生日礼物。通过这一活动,让“过生日”这种个人属性特别强的事情在集体生活里变得有仪式感,从而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大部分学生交到了新朋友。总体来看,学生间的冲突越来越少。受同伴正向行为的影响,班级违纪现象明显变少,学生更加愿意遵守纪律,也更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了。

案例反思

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温和,能很快适应新的同伴关系;有的学生因性格内向、家庭情感缺失、过往的创伤经历等原因,同伴关系的建立进展缓慢。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观察者,看到学生的不同状态,并探究背后的真相,努力做一个倾听者,听懂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获得成长的动力。(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學)

猜你喜欢
归属感同伴教室
价值感与归属感
“313”教室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