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有“方”:方向、方略、方法

2024-05-09 15:27方海东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方略方向育人

方海东

我经常思考,为什么班主任会有一句常用语:“班级不这么带还能怎么带?”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班主任认为,班级是一个学习集体,因为孩子读书而存在。殊不知,现代班级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认识到班级的系统结构,才能真正懂得带班的底层逻辑,成就更好的班级。

班主任想要带班有“方”,就要看见班级的长度,知道它承载了孩子某段成长经历,把它看成学生某个阶段成长的见证者;看见班级的宽度,知道它是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点的组织,看懂班级就是包含了学生生活并以生活为主题的系统;看见班级的深度,知道它是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导师,班级的愿景就是成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人成长;看见班级的热度,知道它是以班級活动来促进人的成长,让学生自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班级与学生共成长。所以,班级是一个系统,有自己的结构,有许多可能。

带班有“方”,就是班主任思考带班方式、完善班级系统的过程。带班有“方”实则有三“方”:方向、方略、方法。

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带班的核心是培养人,它其实是从宏观角度对班级培养人的目标进行定位,引导班级建设方向。班级的育人方式多样,有活动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等,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说明方向的关键点在于成长维度和品质,譬如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维度培养学生诚信、专注、坚持、创新和勤劳的品质。以这些品质作为育人方向,成就“什么样的人”,定义带班的方向。带班方向清晰了,就可以把同类的事情归位,班级建设和学生培养就会走上快车道。

方略,即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实现带班目标,它是从中观角度确定班级目标达成路径的。从理念、思维和行动层面来看,带班理念要指引学生自主成长,激发学生内驱力,看懂学生的内在需要;思维方式要以建设性思维为主,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设计活动,完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要什么”的成长欲望;行动上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感受,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找最适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让策略看见人、引导人、促进人。选择合理的带班策略,就是为吻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育方法奠定底层逻辑,它能有效提高带班效率。

方法,即用什么样的操作方式达成育人目标。教育方式要有4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有法但无定法,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个性化的教育范式;二是灵活性,人的成长环境的多样化和人的个性特征决定了教育方法只有足够灵活才能显现教育效果;三是目标性,方法本身并不决定效能,只有指向成长目标的方法才是决定效能高低的关键;四是互动性,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方法的互动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成长欲望,引导学生成就自我。真正优秀的方法,就是结合学生实际,随着环境和学生内心需要变化而变化,它会成为教育的催化剂。

带班有“方”就是基于方向、方略和方法,构建多层次的带班范式,重新认识班级,重建班级运行系统的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方略方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论用“势”的方略
位置与方向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