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乌龟

2024-05-08 06:55于露露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绿源源灵灵

于露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幼儿园的饲养活动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教师在班级中开设了饲养角,孩子们非常期待小动物的到来。

我想养乌龟

点心时间,教师和孩子们围绕饲养话题展开了讨论。

教师:大家想在饲养角养什么小动物?

馨馨:我和哥哥养过小蜗牛!

萱萱:爷爷家养了一只小狗,我也很想养。

珂珂:我家养了仓鼠,很可爱。

小璟:爸爸养了乌龟,我想在幼儿园养一只。

豌豆:小乌龟很可爱,我很喜欢。

孩子们意见不一,经过投票,最终决定饲养小乌龟。教师将孩子们的想法发在班级群里与家长分享,小璟妈妈回复道:“我家正好养着小乌龟,可以带到幼儿园!”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愿意满足孩子们的想法。

第二天入园时,有小朋友陆续带来了几只小乌龟。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跑到饲养角观察。

豌豆:小乌龟的壳好漂亮!

心心:上面还有花纹呢。

沐沐伸手摸了摸乌龟的壳:它的壳硬硬的。

轴轴:我还敢摸小乌龟的头呢!

宁宁:咦,小乌龟的头怎么缩进去啦?

萱萱:遇到危险的时候,乌龟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保护自己。

大家都去围观时,教师发现灵灵坐在椅子上远远观望,不敢靠近。询问原因后得知,原来灵灵害怕乌龟咬她。即使教师告诉灵灵,乌龟脾气很温和,不会随意咬人,但她仍然不敢向前。萱萱见状,拉着灵灵走到乌龟面前,轻轻拿出小乌龟,告诉灵灵只要不碰到小乌龟的嘴巴,就不会被咬。在萱萱的示范和鼓励下,灵灵慢慢克服了恐惧,敢伸手触摸小乌龟的壳了。

对爸爸妈妈说

孩子们提出想要饲养小乌龟,教师和家长给予充分的支持。当灵灵对小乌龟出现畏惧情绪时,教师及时关注孩子的情感。通过同伴的帮助,灵灵逐渐克服了对乌龟的恐惧心理。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积极支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适时提供帮助。

轮流饲养小乌龟

孩子们都很喜欢小乌龟,照顾小乌龟成了他们最期待的活动。

沐沐:乌龟吃什么?

豌豆:乌龟肯定吃龟粮啦。

小璟:爸爸说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也吃肉。

豌豆:乌龟喜欢晒太阳,要把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轴轴:咦,养小乌龟的水怎么变绿啦!

嘻嘻:肯定是小绿(绿色的乌龟)把水染成绿色了。

沐沐:不对,是水变脏了。

于是,孩子们将小乌龟捞出,换上干净的水。琪琪提醒不要放太多水,如果水太满,小乌龟就没办法呼吸。

每天来到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时间跑去饲养角给小乌龟喂食、换水。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小乌龟就被喂了四五次。小璟告诉大家,乌龟吃太多会撑死的。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孩子们开始讨论如何照料乌龟。

豌豆:太多人去给小乌龟喂食了。

教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小璟:可以像选择游戏一样,做一个操作牌。

安安:选游戏要排队,照顾小乌龟也要排队!

琪琪:我们画一个喂食牌,如果有人喂过小乌龟,就打一个钩。

源源:还要画上换水的标记。

孩子们制作了一块照料小乌龟的操作牌。在操作牌的提示下,他们开始自主、有序地照顾小乌龟。

对爸爸妈妈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经验。在照顾小乌龟的过程中,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乌龟的生活习性,知道乌龟是杂食性动物、喜爱阳光、需要经常换水等。当饲养出现问题时,他们通过集体讨论找到问题所在,将选游戏的经验迁移到饲养小乌龟上。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给予孩子照料動植物的机会,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解决问题。

乌龟都会爬吗

源源和彤彤给小乌龟喂食时,源源发现彤彤的小乌龟在缸里爬来爬去,而自己的小乌龟却一动不动。

源源:我的乌龟为什么不爬?

彤彤:爸爸说有的乌龟是水龟,有的是地龟。

豌豆:水龟生活在水里不会爬,地龟生活在地上才会爬吗?

源源:我的小绿是水龟吗?

为了验证猜想,源源把小绿从缸中拿出,轻轻放在地上。小绿还是一动不动,源源伸手敲了敲它的壳,小绿才开始慢慢爬行起来。见状,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大家的小乌龟都会爬。

怎么辨别“水龟”和“地龟”呢?教师和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乌龟都是会爬的,可以分为陆龟、水龟和半水龟三类,孩子们提到的“地龟”其实是陆龟。陆龟爬得很快、爱吃素,半水龟在水里时间太久会溺亡,我们平常养的小乌龟属于水龟。

对爸爸妈妈说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孩子提出关于乌龟是否都会爬行的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孩子通过做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设想与问题都得到了验证与解决。我们应合理利用大自然这本奇妙的“书”,用好奇的眼光与孩子一起探索、成长。

龟兔赛跑

孩子们提议来一场“龟龟赛跑”活动!我们用活动室的垫子作为赛道,孩子们将乌龟“小灰”和“小绿”放在起点处,开始比赛。只见小灰“大步向前”,而小绿则慢悠悠地爬着,孩子们真替小绿着急,一个劲儿地喊着:“小绿加油!小绿加油!”最终,小灰率先到达终点。

虽然小绿在比赛中失败了,源源还是非常希望它能赢得下一次的比赛。接下来的日子,他时不时地训练小绿爬行,希望它爬得越来越快。在这期间,教师给孩子们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孩子们特别激动,也想来一场“龟兔赛跑”活动。

砚砚:小三班有兔子。

萱萱:我们的乌龟可以和他们的兔子比赛呀!

源源:练习了这么久,我的乌龟肯定能赢。

宁宁:不一定,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多了。

彤彤:我觉得小乌龟会赢,《龟兔赛跑》里就是乌龟赢了。

源源对自己的小乌龟充满信心,孩子们在建构室用积木搭建了两条赛道,每天坚持带小乌龟练习爬行。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邀请小三班的兔子到建构室,在孩子们“三、二、一”的倒计时中,“龟兔赛跑”比赛正式开始。

言言:咦,小兔子怎么不动呀?

琪琪:肯定是兔子没来过建构室,有点害怕了。

安安:它都吓得趴地上了,还在发抖呢。

面对突发状况,孩子们向小三班的卫老师求助。卫老师说小兔子比较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在安静、熟悉的环境中才敢正常活动。于是,孩子们将赛道转移到小三班的活动室内,重新开始比赛。知道小兔子喜欢安静的环境,孩子们都压低说话声音,屏气凝神地观看比赛。

小兔子率先跑出,小乌龟有条不紊地爬行着。可是跑到一半时,小兔子突然偏离了赛道,跑到了小三班的子淇面前。子淇拿出胡萝卜,引着小兔子重新回到了赛道,最终小兔子赢得比赛。小乌龟也没有气馁,坚持爬到了终点,孩子们为小兔子的胜利和小乌龟的坚持鼓掌!

在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玩着“龟兔赛跑”的游戏。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时候是小兔子赢,有时候是小乌龟赢。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乌龟不会一直输,小兔子也不会一直赢。每个人都会有赢的时候,也会有输的时候。

对爸爸妈妈说

由“乌龟会爬吗”这一问题延伸到“龟龟赛跑”和“龟兔赛跑”活动,教师始终以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们深入探究,为他们创造深度学习的环境。《龟兔赛跑》这个寓言故事告诉孩子们不要轻视他人、骄傲自大,而现实活动中的“龟兔赛跑”让孩子们对输赢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孩子继续探讨关于输赢的话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猜你喜欢
小绿源源灵灵
小白兔灵灵
登楼
小绿和小粉的故事
聪明可爱的小绿和小灰
种一个池塘
见证(2)
抢魔方
善良的兔子灵灵
难舍难分的纸环
“刘谦”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