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创新让企业核心竞争力“燃”起来

2024-05-07 09:36贺承平戴金锋
中国商人 2024年5期
关键词:全员人才企业

贺承平 戴金锋

全员创新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价值

全员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深深依赖于企业创新,而企业创新又根植于全员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成长与提升,也反映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与效率提升。简而言之,全员创新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正是有了持续的全员创新,才夯实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推动全员创新对于建设学习型企业具有深远意义。学习和创新相辅相成,学习是创新之基,而创新则推动学习不断深化。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的环境瞬息万变,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进步?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关键,它确保企业能够坚守初心、行稳致远。学习和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全员创新和学习不仅促进了学习型企业的建设,还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全员创新是实现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的现实需求。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是企业持续进步、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石。员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全员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至关重要。全员创新能更有效的整合要素资源、去除无效环节和劳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同时,它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强化服务品牌、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在减工降本的同时提质增效,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全员创新所面临的瓶颈

不想创新的问题依然存在。是否愿意创新,是推动全员创新的首要前提。不想创新的原因主要在于创新宣传和实效培训不足,归根结底是对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少数员工缺乏创新意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敢创新的问题仍未解决。是否有勇气创新,是推动全员创新的核心难题。在新的发展和任务面前,墨守成规和遵循旧例无法带来突破。唯有敢于创新,直面新挑战,将困境转为机遇,才能开拓更多可能,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缺乏创新能力仍是一个问题。能否创新,对推动全员创新至关重要。员工缺乏创新意愿会影响创新动力,畏惧创新会影响创新生态,而不会创新则直接影响创新质效。在推动全员创新的过程中,不想、不敢和不会创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员工不会创新是推动全员创新必须克服的难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员工的创新能力将难以提高,企业的创新实效也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以全员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路径

聚焦“想创新”,在营造创新氛围上下更大功夫

要营造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创新氛围是激发创新工作和全员创新的重要条件,应全方位地关心和支持创新人才,在工作上、生活上、事业成长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通过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可以快速培养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庞大、专业专注、果敢坚毅的创新人才队伍,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

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之路充满挑战,每次成功的创新都源于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应当正视创新过程中的挫败,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减少不必要的摸索。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对失败保持宽容,这才是对创新精神的真正尊崇。

要营造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贡献分配的良好氛围。在尊重实际和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应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基于科学合理、体现贡献、重在激励的原则,需要完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考虑到创新项目所处的阶段和创新人才的贡献,这一制度应更好地反映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创新人才勇攀科技高峰。

聚焦“敢创新”,在谋划推进创新上下更大功夫

明确主攻方向。方向准方能事半功倍,方向偏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要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结合企业发展情况,找到适合的创新路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考量潜在变化,将发展需求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统一。在基础研究领域持之以恒,在关键技术上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适度保持创新前瞻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注重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在原始创新上持续努力、长期投入。原始创新虽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对企业科技基础的夯实和基础创新优势的积累具有特殊意义。因此,要坚持独立思考、自主研发,确保在人才、资源和项目等关键要素上保持对原始创新的独立性和关键技术的话语权。通过进一步积累科技动能、增强竞争优势、促进资源集聚,推动原始创新从“创新高峰”向“创新高原”转型升级。

造就拔尖人才。实践证明,掌握一流创新人才即掌握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拥有拔尖创新人才则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因此,要搭建成长平台,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利用成长激励和专项奖励作为引导,打造一个具有高视野、广影响、强吸引的干事创业舞台。同时,应建立以创新价值、创造能力和实际贡献为标准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目标、需求和市场导向,赋予拔尖创新人才更大技术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配权,以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崭露头角。

聚焦“会創新”,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强化战略牵引。战略上的主动是最根本的主动,而将自主创新融入战略中,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更强动力。必须坚持前瞻性谋划和系统性推进,加强创新性战略的引导作用,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勇争先、善作为。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禀赋优势和创新骨干人才的引领作用,注重动态调整,强化前瞻性研判,跟进评价评估,做到专注于一业、多条腿走路。

着力强链补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发展共谋、创新共商、应用共赢的协调推进机制,突出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可行性预审和成果转化运用实效性评估,不求大而全,突出特而强,着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同时,深化并拓展科技创新的含义,聚焦于新质生产力、产业链与新业态的前瞻性培训和实质性推进,将理念、机制、项目与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同步进行,在强链补链上共建共享、共商共赢。

加强评估改进。立足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建立评价评估全员创新成效的考核办法、推进机制,体现贡献度,注重竞争力,做到多劳多得、特事特办,让勤勉科研、精耕创新、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有为者得实惠、有地位。坚持公平公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贡献为准绳,更加注重定量评价,适度考虑定性评估,做到一碗水端平,增强考核的权威性和信服力。

猜你喜欢
全员人才企业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