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阅读空间

2024-05-07 03:33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书吧书房百姓

张静

2024 年1月6日,紫陌书吧,追风拾野·筝筝日上纸鸢小达人艺术工坊活动

最近,深圳观鸟爱好者们又有了一个新去处——位于深圳湾公园中湾阅海广场内一个形似鸟嘴的小屋。这是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深圳出版集团联手打造的全新文化品牌——迁鸟书吧。

书吧室内总面积约120平方米,以白色为基调,木色点缀其中,与周围的绿树、蓝天、大海相互映衬,体现了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走在深圳街头,一个个政务类、社区类、校园类、医院类及文旅类等不同主题的特色书吧,服务着不同的群体。

为进一步擦亮“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品牌,2023年12月,《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深圳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系统、进机关、进一线、进场所行动计划》相继印发,致力于在2025年实现阅读空间全时域覆盖、阅读生态全链条融合、阅读品牌全方位迭代,让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阅读空间不局限于图书馆本身,而是深入公园、社区、景点、文化空间等各类生活场景。深圳正在营造多元新型的全民阅读空间,让阅读场景无处不在。

公园书吧

白领张小姐安排了一天的外出工作。上午工作结束,她恰好在深圳湾公园附近,中午的衔接时间,她就近选择在白鹭坡书吧度过。

“我准备在这里吃一顿简餐,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这里既没有咖啡馆的喧嚣,又能就近免费阅读,还能临时工作或打发时间,成了我常来的场所。”张小姐说。

本刊记者在白鹭坡书吧看到,带孩子观鸟的家庭,选择在此躲避炎热的天气。到了黄昏,这里又来了许多年轻人,他们临窗而坐,聊天的间歇抬眼即是大海、树林与日落,这样的环境可以拂去一天工作的疲惫。

“‘公园书吧结合市城管及各区城管管理的星罗棋布的公园、出版集团的出版和发行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公园空间复合利用。与大型图书馆、书店相比,书吧体量小,能更好地在公园、社区等对居民而言更为便利的地点,塑造新型文化服务空间。”深圳出版集团旗下深版文管公司书吧项目负责人张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23年底面向公众开放的莲花山公园紫陌书吧,目前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该公园的打卡场所之一。

一名被紫陌书吧工作人员亲切称为“Uncle Chen”的香港顾客,几乎每星期都会从香港来莲花山徒步。他一早会在紫陌书吧看书、喝咖啡,休息片刻再返回香港家中吃午饭。在紫陌书吧开业首日,他就购买了《书都·走读深圳》杂志,想进一步了解深圳。

张华介绍,开在公园里的书吧,从装修设计、图书选择到餐食搭配、活动组织,都契合公园格调,与公园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不仅完善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探索“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筑梦师”理念的又一新起点。

张华介绍,开在公园里的书吧,从装修设计、图书选择到餐食搭配、活动组织,都契合公园格调,与公園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百姓书房

除了公园书吧,开在社区附近的书吧,更是为学子自习和家庭亲子阅读提供了好去处。

2023年7月1日,在福田区深南中路,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百姓书房”启动,楼高四层,免费向市民开放。书房一层提供的24小时阅览服务,为城市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阅读灯”。

25岁的戴邦泓是午夜12点后还在书房阅读的读者之一。辞职近两个月,他在这里安静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开业第二天就来了,辞职后时间比较多,来这看看书,写点东西。”

因为从租住的地方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加上可以24小时阅读,他把这里当作自己重新出发的“休整地”。

“啃”完了不少大部头,戴邦泓想找一份与文字创作相关的工作,他开始尝试撰写书评、影评,推送在自己运营的公众号上,由之前的单纯阅读转向内容创作。“这里是哲学区,集纳了不少福柯作品,文学区有经典名著和纪实作品……”现在,戴邦泓已经对百姓书房的书籍展陈十分熟悉。“这里的书很新很丰富,写推文时查资料很方便,整套的理想国系列丛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据张华介绍,作为服务市民的代表性书店,百姓书房已成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的代表与标志性书店之一。

自启动以来,百姓书房共开展了约60场线下活动。其中“思想深南”活动每月一期,邀请深受老百姓喜爱和关注的文人作家、专家学者等进行主题分享。“百姓时光”系列以每周1期的频次举办,活动包括亲子手工、绘本阅读、百姓放映室、咖啡工坊等,以强互动性吸引市民参与。

与此同时,书房联合南园街道及周边社区开展了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阅读小义工活动,培育了居民共同维护阅读空间文明秩序的好习惯。

“百姓书房刚开业时正值暑假,学生特别多,有些嘈杂。居民和志愿者就自发劝导大家养成文明阅读的好习惯。读者群里还有不少人分享书房体验和育儿经验。通过居民自治,书房越来越安静,真正契合了‘百姓书房四个字。”张华说。

探索新型阅读空间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昶认为,市、区、街乡大力推动各类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有助于促进形成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各种各样的新型阅读空间不断涌现。

201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人才书吧获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创新文化品牌“粤书吧”的授牌,成为深圳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探索示范的标杆书吧。作为深圳市图书馆分馆,人才书吧与全市的图书馆互联互通,通借通还,同时还配备网上图书资料库、免费Wi-Fi等服务。

在高效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方面,深圳起步很早。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图书馆、大书城与小书吧等公共文化空间相结合,如今,深圳的公共文化设施已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100%全覆盖,“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更加优质。

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建设书香社会,持续打造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表示,围绕推进全民阅读,2024年,深圳出版集团将持续开拓多元文化空间产品线,以紫陌书吧、迁鸟书吧为起点,探索公园书吧可持续运营模式;构建重点场站阅读新场景,设置地铁“书香专列”、公交专线等,满足不同群体阅读需求;以百姓书房为示范,联动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型文化空间。

猜你喜欢
书吧书房百姓
把自己关进书房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童年的小书房
不让百姓撇嘴骂
书吧里的故事
百姓记着你
百姓看家“风”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
大师们的书房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