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县域电商高质量发展思考

2024-05-06 10:30马子岳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马子岳

[摘要]  农村地区电商物流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陕西省电子商务产业与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物流体系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和挑战。对此,要健全农村电商的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新型人才体系、创新融资方式,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电商助农;县域电子商务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为传统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注入活力,在乡村全面振兴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因成本低、效率高,目前已成为农产品宣传销售的有效方式。

实践与成效

为支持农村快速发展,陕西省政府制定多项政策以推动电子商务在乡村的普及。2021年4月出台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更加优惠的农村税收政策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施行“一村一品”计划,支持农民发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等。物流方面,国家邮政局2014年启动“快递下乡”工程,邮政快递直达乡村;陕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全省乡村公路提档升级,乡村物流运输建设稳步发展。

以陕西省扶风县为例,该县近年立足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持续稳步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电商经济如今已是广大农民拓展销路、提高收入的主要手段。通过搭建新平台,实现产业升级,帮助企业在抖音、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扶风县通过培育山楂、苹果、甜柿子、大樱桃、猕猴桃等网红产品,构建特色网销格局,交易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扶风县电商已累计举办助农活动53场,2023年1—10月,全县电商网络销售达3亿元。在人才培养方面,扶风县着力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通过多元培训方式,把电商实操创业培训班开进各村镇。同时引入和培育孵化电商、第三方服务、新经济及个体企业近1200家,组织50余场各类运营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近4000人。

截至2023年12月,国家公布的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中,陕西共入选9个县,其中2022年入选4个县,2023年有5个县新入选,总数排全国第三。但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人才供给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亟待破解。

问题与挑战

农村物流体系落后,信息化普及不充分。现代物流体系是电商发展的基础,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物流体系在农村推进缓慢。城镇成熟的市场使物流企业的工作重心严重偏移,农村的物流基础建设不足、不完善的物流体系直接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农村物流建设分配不均匀且供应链体系不健全。因为物流的缺失,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加了很多环节,所以更容易出现损耗,降低了农产品的价值,增加了营销成本,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足60%,而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83.1%。农村信息设备普及率低,硬件设施落后,后期维护、管理以及更新的力度与速度亦不如城镇,因此普遍存在信号差、网速慢的问题,部分地区甚至还无法提供可以支持直播的网络环境,严重限制了农村电商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务农人口的年龄构成趋向老龄化。调查统计显示,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来获取技术信息以及市场动态的农村家庭不到1%,而这1%当中还包含技术人员和农业管理人员。

电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环境、技术、管理等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要求从业者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学习新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竞争力。主动学习能力是电商从业者在激烈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着电商产业生态不断创新。然而,当前陕西农村从事电商经营的是留守人员居多的本土农民,这类人群以中等文化水平为主,层次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电商行业要求。

同时,受传统思想束缚,农民缺乏物流意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陕西省虽然有许多农民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农产品,但是在参与电商经营的过程中,物流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导致销售与物流无法达到正常标准,使电商物流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此外,复杂的人员构成也对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训的学员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其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架构也有很大差别,但是现阶段的农村电商培训趋于笼统化、空心化,针对性不足。

农业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目前,陕西农业企业仍是以村民内部集资为主要融资手段来维持企业的前期运营,而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产量、品质与价格易受环境、天气等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多数企业的管理层也由当地村民组成,缺少职业经理人对公司资产结构、管理体系等进行优化。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难以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除村民集资外,农业企业的主要融资供给主体仅有农信社或农商行,能提供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资金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很少在乡村等地开展宣传,使农民及乡村企业对多样的金融产品缺乏了解;農业企业自身由于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资产不稳定等原因,使其无法吸引到足够的风险投资,严重阻碍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对策与建议

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网络。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提质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保质保量加快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建设。政府在服务站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配套政策,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降低电子商务产业的门槛,引导更多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销售。

要加快乡村地区新一代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如5G网络和物联网等,以保证乡村地区宽带网络提速和降低资费。要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型升级,全面推广“互联网+”工程,加快实现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整合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打通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要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不断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构建新型电商人才体系。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建立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确保完善电商物流多层次人才需求。要统一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引入优质电商师资力量。同时,优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受训对象的文化层次和年龄、学习能力,设计多层次培训方案,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受训者需求。要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培训高效实用,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深厚专业知识的电商人才,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结合陕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突出县域产业特色,联合相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乡村电商物流发展,促进陕西农村电商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激发农村电商人才市场的潜力与活力,引导电商专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促进陕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创新融资方式。要拓宽农业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扎根乡村、与农共舞。通过丰富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方式、调整信贷结构,把更多的信贷资源向农业领域倾斜,为农业企业、电商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规范农业企业管理,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信任度。为降低融资成本,政府要不断完善贴息、担保等支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通过降低利率、提供更灵活的还款方式等举措,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农村资产的变现能力,使其成为有效的融资抵押品,解决抵押品不足的问题。要鼓励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符合农业企业特点的融资工具和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农业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为农业企业、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