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高效结合路径分析

2024-05-04 23:23王凡
格言·校园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选材初中语文文本

王凡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主观意识不断发展的重要节点,其思维相对活跃。如果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割裂写作和阅读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能力不足,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只有高效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注重以写带读、以读促写,方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读与写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其读写结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打好基础。

一、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高效结合的意义

(一)深化阅读认知

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不只强调以读促写,也非常注重以写带读。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学生既能在阅读中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又能在写作中巩固阅读环节所习得的知识,并结合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来加深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扩充。可以说,阅读与寫作教学的高效结合能有力推动学生的阅读认知的深化以及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面对新课程深化改革的发展趋势,语文课程教学逐渐趋向于写作和阅读的集约化。学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阅读环节积累的写作素材及技巧,增强学习内驱力的同时,提高学用结合能力。同时,学生能借助写作来抒发或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及体会,深化领会阅读内容。

(三)增强教学系统性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两者有着紧密的关联,其中写作是对阅读的延展,阅读则为写作提供素材。只有高效结合写作与阅读,使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加快语文课程改革的脚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写作与阅读的结合能极大增强语文课程的系统性,让教师从更高的角度、更大的格局来看待教学,实现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高效结合路径

(一)优化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写作环节容易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就是阅读和写作教学脱节,无法充分发挥文本价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常只关注其带来的阅读感受,忽视后续的具体运用,导致素材的积累有限。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积极优化教学模式,深入挖掘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围绕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读写活动的巧妙设计,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阅读和写作练习中,学会用文字的方式呈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其语言运用技巧。比如,课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写景散文,其学习目标就是在反复朗读中尝试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及其独特之美,感受济南冬天带来的美好感觉,欣赏并学习有关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通过精读、默读等多种方式来分析课文的主旨内涵,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美景,更好地把控课文中心思想;然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回忆和思考家乡的不同季节变化,辅之以写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呈现其家乡的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激发写作欲;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课外资料,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并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专业知识。另外,在课文教学环节,教师要单独讲解重点句式,以便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更好地落实读写结合。

(二)整合教学内容

要想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高效结合,教师必须明确教学起点,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围绕单元要求进行读写结合点的整合。只有结合语文要求和单元主题来选择读写结合的教学起点,才能更好地落实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单元指导来明确读的任务,即围绕单元导语涉及的人文主题和知识要素来有效梳理“读”的目标。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围绕主题“土地情思”编排课文,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导语设计如下“读”的任务:通过朗读来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诗歌的和谐节奏与内在旋律;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细品诗歌中流露的爱国情思。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结合写作指导来明确写作任务。同样以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写作主题是围绕“土地”话题展开诗意的想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书写一篇抒情性的小诗或文章。针对此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写作任务:围绕对土地的情感变化来仿照诗歌进行抒情、议论或叙述;创作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文章。

(三)加强教学指导

部分初中生经常会出现不知道怎样写或写什么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具体的写作策略,不善于通过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学生读写现状,给予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写作。比如,有些学生不会选材,教师可以引导其分析典型作品,告诉其怎样结合作文主题选材、怎样确定选材角度以及合理安排所选素材,最终使学生顺利写出一篇佳作。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时,教师需要注重表现手法、特征等方面的引导,带领学生分析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能深入理解文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指导环节,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刻分析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然后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真实经历,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相关素材的搜集来思考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需要运用何种表达语言或哪些表现手法等。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逐步形成“如何写”的意识和“怎样写”的技巧,获得读写能力的提升。

(四)细读与精读并用

通过文本阅读,学生既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语言知识,又能掌握多种写作技巧,进而使其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分析写作时的情感表达与谋篇布局。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细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并用,带领学生细读与精读文本,对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挖掘与利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学生写作深度的延伸。比如针对“怎样选材”的写作教学,写作的首要步骤就是确定主题,然后选出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如果教师在教学环节只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只能导致学生粗浅地理解选材方法,故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驿路梨花》来阐述。《驿路梨花》讲述的是密林深处小茅屋中发生的故事,展现出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生根、开花的动人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在阅读中找到关键事件,如“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等,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主题呈现的作用。通过分析,学生会发现这些事件都围绕小茅屋进行,人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正是人物之间的互相奉献,小茅屋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掌握怎样采用巧妙的手法组合事件,生动自然地表达情感。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细读文本,揭示主题,让学生知晓文本标题既指驿路上的梨花,也指代与小茅屋相关的人和事及其传递的雷锋精神。这样一来,学生能掌握选材和叙事的技巧,学会巧妙串联相关材料来生动描写有关主题的人或事,从而提高其写作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高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需要教师立足实际,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来高效结合阅读与写作,如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指导、细读与精读并用、增加实践机会、创新评价方式等。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思维和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有效提升,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选材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