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长周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24-05-04 02:06明立媛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传统节日目标

明立媛

所谓单元长周期作业是针对学生在语文单元学习中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设计的整体性作业和系列作业组合,引导学生聚焦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比较长的时间周期中解决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在主题性、情境性、实践性、建构性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具体设计时,教师既要站在新课标的高度,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突出单元学习的整体性特点,又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和具体学情,系统规划单元作业的内容、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单元长周期作业中切实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以素养为导向,确定单元长周期作业目标

单元长周期作业目标是建立在单元整体学习目标之上的,毫无疑问语文核心素养是重要导向,语文关键能力是训练需要关注的重点,这是设计语文单元长周期作业的前提。

1.兼顧多方面需求,确定单元长周期作业目标

在语文学习中,目标的确定都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的相关学段要求,结合对单元教材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单元长周期作业目标需要重视落实单元学习目标要求,从训练出发,确定全方位、合逻辑、可操作、可测评的具体目标。

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人文主题表述是“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中指向阅读的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指向表达的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安排学习的课文是《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明显突出了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单元编写理念。教师据此可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特点,让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为班级达人立传”的情境,推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长周期作业目标:拓展阅读《俗世奇人》《儒林外史》,积累描写人物的典范语段,提炼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注意介绍方法的选用;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在典型事例中表达人物特点;尝试抓住典型事例中周围人的反应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样的单元长周期作业体现了多方面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作业实现学习进阶。

2.设计聚焦关键能力,重视双线发展的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单元长周期作业,要重视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中习得的方法在课外实践活动举一反三和综合运用,将关键能力内化为核心素养。

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也是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安排学习的课文有《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都能够体现所表达人物的高尚品质,还有口语交际与习作,都指向了自我介绍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我的自我设计”单元长周期作业,下设四个系列任务:任务一是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选择感兴趣的人物制作“人物画像”;任务二是设计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访问一位相关职业的工作人员;任务三是用文字表达“我的自我设计”;任务四是与家长、教师、同伴描述自己的理想未来。这样的系列任务中就包含着单元长周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这些作业,既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认知上得到提升,又在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上获得发展。

二、以主题为引领,设计单元长周期作业内容

针对单元设计的长周期作业,需要在单元主题引领下,重视突出学科特点,瞻前顾后,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梯度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方法、能力的内化。

1.全程视角,设计持续连贯的主题学习任务

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不单单体现在时间的长上,更重要的是作业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要求,体现全程视角上的要求。

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表述人文主题,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为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本单元安排学习的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与传统文化有关;还安排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落实上述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走进中华传统节日”的长周期作业,引导学生真正进入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在持续与连贯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在“走进中华传统节日”中持续连贯的学习活动有:一是搜寻“传统节日知多少”,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确认具有全国性的传统节日是哪些,注意哪些是自己平时过的节日,哪些是自己觉得陌生的节日。二是探访“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深入访问本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认真记录或者用设备记录后再认真整理。三是学习表达传统节日的方式方法,从单元课文中选择典范语段,提炼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可以采用排比句式进行表达。四是写清楚自己探访的传统节日的过节情形,选择合适的句式,写出别人不清楚的风俗习惯与内涵。五是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是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等,也可以是自己写作的文字,让学生有走进去又走出来的感觉。

2.多样选择,设计差异化作业内容发展个性

从学情角度看,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有程度上的差别,在情感、态度上也存在差异;教师设计单元长周期作业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选择多样化、层次化的作业类型,体现要求上的差异化与灵活性,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任务去落实。

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是“走进中国古典名著”,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习写读后感”,安排学习的四篇课文是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节选的内容或改写的故事,目的是提升学生阅读和理解古典名著的能力。据此,教师根据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与了解情况,创设“学校图书馆举办‘四大名著风云人物展”的学习情境,提出学生参与风云人物评论卡制作、风云人物经典故事演绎视频录制等学习任务,再设计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单元长周期作业,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具体设计的长周期作业有三项:一是阅读《水浒传》中与自己喜欢的好汉有关的章节,结合观看相关内容的影视剧,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写下自己喜欢的理由,完成好汉卡的设计与制作;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古典名著,先梳理其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制作思维导图,再选择喜欢的人物与精彩故事,找出喜欢的充分理由,设计制作风云人物卡;三是选择喜欢的人物,阅读名著原文,精选精彩片段,组织课本剧表演。三项作业,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项完成即可,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学生在长周期作业中获得了个性发展,都是单元学习目标达成的体现。

应该说,在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还需要在过程赋能中重视提供学习资源与搭建支架,在固化成果中重视提供多元化作业展示平台。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传统节日目标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