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小学艺术类非遗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
——以“小红门地秧歌”为例

2024-05-02 03:24李紫绮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秧歌课程教师

李紫绮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000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于民间的活态文化,其承载着民风、民俗、民族文化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遗进校园”的工作。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1]。《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应以丰富的艺术课程内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因此,学校应结合区域内优秀非遗文化资源,建构非遗课程体系。

2023年9月起,笔者对北京市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红门地秧歌”开展田野调查,调研发现,此项非遗已面临一定的传承危机,尤其是其唱腔的部分已面临严重失传的风险。如何使非遗从“活着”走向“活力”,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笔者认为,构建非遗课程体系是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寻以“小红门地秧歌”为代表的艺术类非遗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建构,以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一、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教育生态理念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①首次提出该概念。教育生态理念注重“系统”“整体”,强调课程应是开放式的系统,而非处于封闭状态,其中每一个具体因素的变化都将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发展。由此,在课程设计与开发上,我们须关注学生全方面身心的发展,在具体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不应只注重单一知识的讲解,抑或是停留于书本知识,而应系统化授课、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关注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进而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发展。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艺术类非遗课程体系应进行综合、整体、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因地制宜的动态生成,不仅要考虑非遗项目本体的特征,还要将其置于整体的环境中加以考量[3]99-100。

二、“小红门地秧歌”项目概述

(一)“小红门地秧歌”概况

“小红门地秧歌”,全称为“北京朝阳区小红门乡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是活跃在民间节庆活动中的、群众性的、有固定角色装扮的歌舞表演艺术形式,是一档儿历史悠久、组织严密的民间花会,其是目前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唯一的、传统的、独一无二的以地秧歌表演形式存在的秧歌圣会。据资料记载,该会起源于乾隆二年(1737年),至今已有286年的历史。201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编号:III-2)。

“小红门地秧歌”所含舞蹈、音乐形态内容丰富多样,在课程教学中,“老八趟”动作、乐器锣鼓点儿及秧歌唱调的授课均具有开展的可行性。

(二)“非遗进校园”现状

2011年,小红门地秧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便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入地为小红门中心小学。据传承人赵凤玲老人及其徒弟靳文荣女士所述,现今为每周一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开展教学。具体情况如下:

赵凤玲作为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以特聘教师身份来到学校进行授课,如今由于赵凤玲老人年事已高,便由其徒弟靳文荣女士进行授课,赵老师于现场进行监督授课;考虑到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成的时长需求,授课对象选定为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课程性质属于社团课,一直以来采用的仍是示范教学、口传心授的方式;小学内设置专用场地为其教学所用;现今校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每年的妙峰山庙会表演;据传承人所讲,小红门中心小学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均特别支持该项目非遗进校园的教学,学生们兴趣也特别高。

教学有成效的同时,靳文荣女士表示,现今也存在一个难题,赵凤玲老人身体条件已不够允许到现场监督教学,靳女士还未成为正规的项目传承人,今后其能否再前往小红门中心小学展开教学还处于未知的境况。

三、“小红门地秧歌”非遗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

(一)创设整体环境

“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以环境育人、润物细无声。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由此,笔者认为,构建非遗课程体系首先应注重学校整体环境的创设,达到文化空间联动的效果,真正让非遗渗透进环境中每个个体的心中。

营造非遗校园文化,具体而言,可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两方面着手推进。在硬件建设层面,例如学校中可设置介绍“小红门地秧歌”历史由来、行香走会故事、传承人事迹的文化墙与文化长廊,班级中可设置相应的非遗墙角,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心理与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的特质,在版面设计时可以图多字少的形式进行展示;学校中还可设置学生、教师风采展示栏,据传承人介绍,每年妙峰山庙会时均会带着学成的孩子前去表演,以此形式对参与表演学生的风采进行展示,既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努力练习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吸引其他未参与学生的关注,此外,设置教师风采展示栏,也可以带动教师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的积极性,有利于“非遗进校园”持久影响力的生成。在软件建设层面,笔者认为主要是营造参与、热爱非遗的氛围,可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剧目音频、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还可以利用地秧歌中的“老八趟”动作编排独具特色的非遗课间操,既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让更多孩子学习到非遗技能,一定程度上利于其传承发展。

艺术类非遗有其独特的优势,可通过多种形式对个体产生无形的影响,通过硬件、软件建设,可以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非遗浸润在师生的生活中、心中。

(二)开发特色课程

1.课程设计原则

(1)真实性与原生性

以非遗进校园、编写非遗课程促进项目本体的传承发展,首先必须尊重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完整呈现出项目的原本面貌。其次,我们应深入挖掘项目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与独特内涵,思考如何将其做可视化解读,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可感、可思,达到以非遗育人的效果。

(2)系统性与整体性

教育生态理念注重系统、整体,启发我们应将非遗放置于其产生、发展的整体文化大背景中进行解读;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完整,而非进行碎片化拼凑,此外,不能仅将字面知识授予学生,而要将文字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品质、特定地域的风俗特征整合化进行教授;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横向上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纵向上注意学段内容的合理衔接。

(3)情境化与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②强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非遗来源于生活,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小红门地秧歌生长于红寺村这片土地,小红门中心小学的学生大多也于该片土地上生活,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以生活视角组织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大环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其文化内涵。

(4)合理性与可行性

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本。非遗项目内容中会存在不适应一些年龄段孩子学习的内容,例如歌唱技巧难度超出孩子接受能力、舞蹈动作不适合孩子生理特点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内容、简化超过学生能力的部分、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与接受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切实进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教学安排。此外,应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5)创新性与发展性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在路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非遗也要不断结合时代发展新要求进行自身的创新发展,对于非遗课程的构建,则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定、编排过程也是学校结合地域文化、自身实际、师生发展需求等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此外,教师也应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

2.课程内容编排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③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2岁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理解事物时仍难以脱离实物及感性感觉。因此,我们应强调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进而逐渐抽象化、逻辑化,以进行深入学习。

(1)乐器课程

小红门地秧歌的伴奏乐器(“响器”)主要有四个,即大号、棒、鼓和锣,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介绍四件乐器的相关知识及乐理知识,但重心仍应置于实践操作教学中,即锣鼓点儿的演奏教学。锣鼓点儿主要有四种:参、走鼓点、动作点和回乡点。在现如今的锣鼓点教学中,如谱例1所示,传承人赵风岭为使学生更快掌握,便编配了相应的状声字,如“乙登 乙大八”等。

谱例1:

锣鼓点儿所涉及的节奏型包括四分、八分音符,二八、后十六、四十六节奏,小附点及小切分。实际教学安排中,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注重结合学生身体感受进行节奏教学。在柯达伊④教学体系中,强调四分、八分音符近似于儿童行走、跑步的速度,应作为节奏训练的起点,因此,教师应首先进行四分、八分、二八节奏的教学,在教学中,先行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感受节奏,有了基础节奏感后,再进行状声字朗读以加强训练,最后运用乐器进行演奏训练;其次,再安排后十六、四十六节奏的教学,可让学生通过小跑感受节奏韵律;再次,进行小附点节奏教学,让学生感受骑马奔腾的感觉;最后则为小切分节奏型教学,可结合生活中的“拉面”动作让学生进行体会。

由此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可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身体、韵律上的体会,也可以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在之后各声部的合奏训练中,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秧歌唱调课程

由于小红门地秧歌唱调一直以来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统,并未有任何记谱方式,如今其面临着严重失传的风险,现仅有赵凤玲一人能够演唱几段,而传承人年事已高,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拯救地秧歌唱调成为我们急需重视的事情。基于此,笔者在进行项目走访时,请传承人将其现可演唱的曲目进行现场表演、录音录像,并尝试扒谱,以留下文字资料。现将部分曲目谱例进行呈现,文末谱例2所示为文扇大曲《十学》部分内容。

由于实际演唱中有许多“活口”,谱面无法进行呈现,谱例仅作参考。这也让我们对其教学设计产生了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以“骨干音教学+听录音”的方式是必要的,教师可于理论教学中讲授乐理知识,在实操课中运用柯尔文手势对学生的音高感进行大量训练,形成良好的音高感觉,以对“活口”内容更加敏感、掌握更快。“活口”部分的教学更多通过听录音的方式“磨耳朵”,加强听觉刺激,要让学生浸润在音响环境中,同时了解不同唱词内容所适配的演唱风格,以真正感受唱调的韵律与韵味。

(3)“老八趟”动作课程

“老八趟”指陀头、小二哥、文武扇、渔樵、俊锣、丑锣、俊鼓、丑鼓八队人马各自的八趟活儿。小红门地秧歌每个角色的所有动作基本以老八趟的动作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因此,完整进行该非遗技能的学习,必须对“老八趟”有所熟知。

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将六十四趟表演程式授予学生,且编配一些易于学生记忆的动作口诀,学生对“怎么进行、有何区别”有基本了解后,能够有助于实操动作得更快掌握。例如陀头动作套路中,“三转身”共有六次击棒动作,节奏如谱例3所示:

谱例3:

六次击棒动作的节奏点相同,但击棒位置有六次变化,具体如下:

第一次:击棒在下方,力量朝下(左棒在上);

第二次:击棒在头上方(右棒在前);

第三次:击棒在身体左侧(两棒十字相交);

第四次:击棒在右腿小腿处(左棒在上);

第五次:击棒在后背处(两棒在后背相击);

第六次:击棒在胸前两手腕交叉(两棒十字交叉击棒)

位置变化之多,不易于学生即时记忆,体现出先行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编排朗朗上口的记忆口诀,帮助学生清晰分辨不同套路的动作,以及同动作中位置变化的情况。

总体而言,课程内容编排主要从乐器、唱调、动作套路三方面着手,每项课程均应注重“理论+实践”双模式教学、以实践为主,以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程组织形式

(1)多元“线下”实施方式

积极推进“立体化”课堂建设,除教室“小课堂”外,还应构建学校“中课堂”[4]与社会“大课堂”[4]。学校中,可积极开展多样校级活动,举办非遗文化节、非遗知识竞答赛,丰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编排动感韵律操。建立社会“大课堂”即意味着走出学校,非遗的活态传承要求打破空间局限性,要让学生走进非遗产生、发展的文化场域,近距离体验非遗、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以对非遗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应统筹校内外资源,联动相关部门,推动非遗展馆与学校间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游学活动、校外展演活动,争当“小小宣传员”、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2)善用“线上”网络平台

可通过公众号、“抖音”等App软件开展知识普及教育;将乐器演奏、秧歌调演唱、动作展示的内容录制生成影像资料,开设微课或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包,打破空间、时间界限,形成便捷、立体的模式,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家长普及非遗知识、带动家长与孩子的一同参与。

4.课程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维化

吸收多方主体参与课程评价,开展教师、学生、传承人、家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多维评价。

(2)评价标准动态化

非遗的传承发展在动态进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在动态过程中,因此,课程的构建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应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改进。

(3)评价方式多元化

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离不开教师、学生的反馈,因此,应积极开展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将师生所得收获、所存问题进行可视化展现,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升教师素质素养

教师是推动非遗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主体,如靳文荣女士所讲,目前小红门中心小学仅一位校内教师会少量非遗技能,这一现象引发我们的思考。为提升非遗在学校中更为持久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应明确校内教师培养方向、加大校内教师培训力度、充实学校教师队伍。

其一,明确教师培养方向。“使命型”教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应将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自己的责任,带着浓厚的情感与认同感投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工作,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其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既要重视理念、知识培训,也要重视技能培训,相关部门与校方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书籍、影像资料,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多参与校际交流、研讨会交流,开拓视野。

其三,充实教师队伍。正如2023年中国原生民歌节专题研讨会中所提及,我们应构建起“双师”模式,以传承人为导师,校内教师与学生一同学习,校内教师再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授予学生;此外,应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如高校师生、非遗研究者与爱好者,丰富教师资源。

四、结语

非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前世与今生,我们要推动其从“活着”走向“活力”,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文化瑰宝,一同守护。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非遗进校园”活动,其是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于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小红门地秧歌”的田野调查,探讨其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笔者认为,可从创设整体环境、开发特色课程、提升教师素质素养三方面展开思考。第一,创设整体环境,从硬件、软件建设着手;第二,开发特色课程,遵循真实性与原生性、系统性与整体性、情境化与生活化、合理性与可行性、创新性与发展性的课程设计原则,针对乐器、唱调、套路动作作合理的内容编排,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三维度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第三,提升教师素质素养,将“使命型”教师作为教师培养方向、加大校内教师培训力度、充实学校教师队伍。

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保护现有传承人,更需要培养一代代新生力量。通过学校开展非遗教育,能够助力扩大传承群体,与此同时,通过构建非遗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更多非遗中的文化内涵、体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

谱例2:文扇曲

注释:

①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家,1976年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学科概念。

②杜威: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

③皮亚杰: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④柯达伊: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猜你喜欢
秧歌课程教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富平村里唱秧歌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昌黎地秧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