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24-05-02 03:24刘彦武陈宇哲姜涛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影视节目思政专业

刘彦武 陈宇哲 姜涛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课程思政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确立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思政建设总目标。

一、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一)发展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运行机制

1.发展定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发展定位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超高清影视制作产业链,对准视频内容供给的制作、传播环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影视新媒体传播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网络新闻与传播四个专业分别属于新闻传播大类和文化艺术大类,涉及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艺术设计三个小类。[2]

结合专业群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具体目标是积极探索影视职业教育与思政深度融合的专业群课程创新发展路径,形成“记录时代、创作精品、传承创新”的专业群课程思政典型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守正创新、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群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养成爱国爱乡、求真务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2.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业群在课程思政建设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在思想方面是如何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调动校内外教师团队积极性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面是如何针对专业群平台课和各专业课程的定位设计与实施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方法,为专任和兼职教师提供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内容丰富、稳定长期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和实践项目;在激励学生方面是运用什么方式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认识和参与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

3.运行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专业群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个中心,从参与产业发展宏大叙事、记录城市发展日常片段、创作乡村振兴感人故事、续写传统文化辉煌历史、谱写儿童发展时代强音、创新国际传播影视语言六个方面,秉承“艺术润心、文化润人”思政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浓厚艺术气质、影视职业素养、深厚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形成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运行机制

(二)探索创新情况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面向影视传媒行业输出专业人才,如何提高影视作品审美,挖掘文化自信,提高新媒体时代影视工作者的整体素养,是关键问题。[3]针对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采取以下方法。

1.发挥党建和高水平人才引领作用提升团队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专业群所在的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和教工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定期组织党员和全体教师学习党的最新理论,领会党中央有关精神,从党团员教师做起,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共同推进课程思政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

通过名师指导全体教师讲好身边故事,提高认识和站位。发挥党员中的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高层次校外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作用,组织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政策热点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课题选题与申报高端论坛”,到武汉大学参加专题培训班,领会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传授经验,全国模范教师、思政课教学名师分享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2.运用专业群新闻传播类课程功能传播时代好声音

专业群与翼狐设计教育资源库合作,在智慧职教平台上建设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资源库,由广州冠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支持建设,现有微课264门,素材654条。依托资源库,专业群采取分层分类指导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规范化。

专业群的平台课程如《创意写作》《摄影基础》《动态影像技术》等借助与广州市禁毒办、广州青年报、广州广电传媒集团等单位的校政企媒合作,引导学生传播身边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新媒体讲好广州故事和中国故事,为专业群各类各门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示范。

专业群的专业核心课程《新媒体制作技术》《网络新闻采访与写作》《数字摄像技术》等通过城市形象宣传微电影、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主题宣传等真实生产实践项目,提升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认识。

专业群的专业拓展课程《四书五经导读》传授修养修身的儒家经典理论与人生智慧,《非遗与新媒体》《岭南实物设计制作》引导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3.参与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专业群通过与企业共建校外课程思政基地,举办以“发现身边之美”为主题的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吸引全国百所高校和海外青年学子参与大赛“红色印象”“城市印象”“高质量发展”“超高清视频”“儿童电影”赛道影视创作,提高影视素养,用优秀作品记录美好新时代。师生参与主旋律电影拍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题的农创产品包装设计服务和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青少年毒品预防数字化平台”短视频创作、“青春白云”共青团白云区委微信公众号运营等社会服务中,用眼、用耳、用心去直观了解“三农”和乡村振兴宣传等工作的意义。

(三)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1.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

教师团队申报的《传播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意写作>课程思政案例》在广东高校学生工作案例评优活动中获得优秀奖;教师结合这门课程出版书籍《当创意写作遇见新媒体——我们如何构建和传播中国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课程思政的意义。与《太阳升起的时刻》制片方广东盛视文化影视有限公司合作组织学生赴横店影视城参与电影拍摄、宣发工作,影片被广东省文联推荐参评获得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作品。

2.师生参与思政主题活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师生申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新时代粤文化美育数字创新与传播》《“爱乡爱国,文化自信”—新时代岭南乡土史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与传播》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科技创新战略“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立项;《山川方物——设计、教育、传播赋能乡村振兴》获得202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银奖;《大岭古村艺术美育创新实践调研报告》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超高清新场景应用调研报告》获得2022年广东省“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社会实践调研类三等奖;评论作品在2022年第七届广东高校网络文化媒体展示活动之“粤易文化”网文作品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学生高丽梅获评为2022-2023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骨干”。

二、对高职院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

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承担着我国发展全面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发展高质量教育根本性保证。因此高校应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完善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优化和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在顶层设计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系统。[4]

(一)建设示范团队明确目标打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思政”是教育的重点和关键。[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得到学校立项支持。团队推动专业群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确立学技从德,守正创新的课程思政目标,在微电影创作等专业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红色传承、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在影视新媒体工业全流程教学之中实现思政全方位育人;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积极探索建设基于全矩阵的“三线通联、双向融合、一专多能”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积极探索专美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如何通过好的文创产品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当代各种广告现象,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把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聚焦在用中国设计、中国表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二)加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

课程思政往往采取隐性的形式,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价值育人融入知识育人的过程。[6]

专业群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认真梳理总结课程思政实践经验,编制影视、艺术、传播类不同类别准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如短视频、微电影创作类专业课程,注重融入家国情怀、红色传承、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通过《视听语言》《剧本与分镜头》《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微电影创作》等专业课程,在影视新媒体工业全流程教学之中实现思政全方位育人。

推动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科学精神、美育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和当代精神。《岭南实物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类课程通过艺术考察和艺术创作实训引导学生走进文化博物馆,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强化美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过程中提高审美力,激发创造力,认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进而形成传播中华文化魅力和风采的动力。

(三)拓展校内校外项目和实践基地增添课程思政建设新动能

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呈现出“多屏互动”新趋势、“融媒节目”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建设必须在职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体系等多个维度积极应变。[7]

通过广州城市影视传播职教集团年会、“麓湖峰会”、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等活动和平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一方面向教育领域国内外同行、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展示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主旋律电影拍摄、挖掘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用新媒体传播中国故事。学生创作的网络热点新闻评论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转发。运用学校每年举办的“工匠技能活动周”及团委和学生社区活动,举办“禁毒反诈短视频”创作比赛和“我身边的雷锋”摄影短视频比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专业技术制作宣传品传播正能量。学生通过影视创作实践认识社会、认清自己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

(四)保障措施到位促进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要推动团队建设方案纳入二级学院重点建设工作进行督办,团队成员由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外聘专家、教师组成,同时与学校学校其他二级学院开展合作,确保团队建设与专业群建设同向同步,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要落实到每个专业每门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共享、校内外课程思政基地共建。以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师资建设经费作为团队建设的主要经费支持和保障,省市和校级课题、案例等成果对应专业群各项任务及各项目研究经费可以保障课程思政整体建设经费。

三、结语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有利于广播影视制作专业群聚焦红色资源保护、乡村振兴、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优秀儿童电影创作等重点领域,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课程思政实践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猜你喜欢
影视节目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影视节目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影视节目策划制作探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