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班的年轻人爱上越变越『 丑 』

2024-04-30 08:09斯沅
恋爱婚姻家庭 2024年10期
关键词:精力工人状态

●文/斯沅

最近,“上班比丑”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该话题是打工人对工作期间与非工作状态下的形象反差的一种调侃与自嘲,打工人纷纷分享自己上班时不修边幅,穿着比较随意甚至有些“丑陋”的服饰,或是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精神疲惫、面容憔悴的形象照片。

为什么打工人愈发不喜欢上班时打扮?长期的工作疲劳是如何导致“上班丑”的?“上班比丑”反映出打工人心态的疲惫,如何让打工仔拥有“美美”的工作心态?

没精力去“美”

很多打工人对于上班打扮兴致不太高,只要衣服干净、舒适、得体,那么也就不在意穿上这身衣服去上班是美是丑。因为对于很大一部分工作而言,穿得“美”或者穿得“丑”,并不那么重要。

一来,在多数职场环境中,员工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表现和成果,只要员工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他们的着装不是评估的重点。不少企业倡导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不太强调等级制度和严格的着装规范,希望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来,面对工作压力,打工人也会优先将工作表现而非穿着打扮视为更高优先级,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中。对于许多打工人来说,穿着舒适的衣服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如果打工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穿搭上,可能会分散他们对工作的注意力。因此,许多打工人倾向于选择简单、舒适且实用的着装。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即,每天疲惫不堪的打工人根本没那么多心力去在乎上班的穿搭,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长时间工作和加班让打工人身心疲惫,他们剩余的精力不足以投入日常的形象管理和打扮中。当打工人处于疲劳状态,更倾向于简单快速地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休息和恢复体力,精心打扮反而是一种额外的精力消耗。

何况,如今工作节奏快,很多打工人通勤时间长,早晨起床后的首要任务往往是尽可能快地出门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自己的仪表,由此忽略日常的梳洗打扮。

很多打工人干脆“摆烂”,越“丑”越自在,越“丑”越方便。

上班可能变“丑”

很多打工人“上班比丑”,主要是出于自嘲——没有精力去打扮,上班后整个状态越变越“丑”。一段时间以来,网上一直有“越上班越丑”的说法。这并非没有科学依据。比如,有些工作强度比较大,打工人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进而导致睡眠不足。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关键时期,缺乏充足睡眠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出现暗沉、粗糙、干燥、细纹等问题,加上眼袋、黑眼圈,整个人看起来就显老了。睡眠不足、压力太大、过于疲惫也会影响精神状态,使人看起来精神萎靡、眼神无光,无法让人显得容光焕发。

在2020 年的一项试验中,研究者对60 位职业女性做了面容变化的研究。研究者在她们开始工作前拍摄面部照片,然后在工作进行4 小时、8 小时后,再分别拍摄两次照片。

从照片可以看出,受试者的面容在工作4 小时后已经出现纹路加深的变化,8 小时后变化更加明显:眉间皱纹、鼻唇沟褶皱(法令纹)和眶周皱纹(鱼尾纹)加重,同时皮肤会变得更加暗沉,疲惫和无表情的情况越来越多。

都市里不少打工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颈椎疼痛、驼背等不良体态,也可能加速颈部、脸部皮肤松弛下垂。

有研究还发现,当我们坐着时,下肢肌肉活动会基本关闭,新陈代谢速度下降50%,分解脂肪的酶的产生量减少90%,不可避免要变胖。

此外,忙碌的工作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或者打工人会“报复性”地选择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肥胖,也会影响皮肤状态。

总之,在上班时段,很多打工人由于工作压力、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饮食不健康以及较少关注个人形象等原因,出现面色不佳、疲惫不堪甚至显得比平时不够精神、不够好看的现象,让“上班丑”成为一种现实。

让“上班美”成为可能

打工人“上班比丑”的自嘲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温柔的“控诉”——看看这份工作,把我变成什么样了。事实上,一份真正幸福且有获得感的工作,给打工人带来的会是幸福,会让打工人变得更美。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份工作如果可以让打工人感受到由衷的幸福,那么它能显著提升打工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稳定性,他们对工作、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感会增强,他们更愿意微笑,展示亲和力,面部肌肉放松,表情丰富而生动,使整个人看起来更有生气和活力。这种幸福工作的状态,也能增强同事之间的正向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让工作氛围更友善、更和谐。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人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平和,变得稳定,变“美”。

从生理学角度看,一个让打工人感到幸福的环境,可以促进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例如释放内啡肽等让人感到快乐的化学物质,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减少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利于保持皮肤健康,延缓衰老过程;愉快的心情也可以让打工人下班后睡个好觉,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改善肤色和整体气色。

可见,如果一份工作能让打工人感到幸福,打工人应该是“上班美”,而不是“上班比丑”。如今“上班比丑”成为一种网络热潮,折射了打工人对于当下工作环境的某种不满。与其上纲上线指责年轻人“上班比丑”,还不如去想想,如何更多地提升打工人的工作幸福感,让“上班美”成为可能。

比如建立公平公正、尊重员工、鼓励创新和成长的文化氛围;确保员工的薪资待遇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设置公正透明的激励机制,完善福利体系,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尽量减少无效劳动和繁琐环节,让员工能专注于核心工作内容;尊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实施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灵活工作安排;倾听员工意见,及时反馈和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等。

期待有一天,社交媒体上不是苦哈哈的打工人在“上班比丑”,而是让“上班美”成为打工人的普遍状态。

猜你喜欢
精力工人状态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热图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