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读书天

2024-04-29 12:21张夏
奇妙博物馆 2024年4期
关键词:北齐原稿秀才

张夏

1400多年前的某一天,北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高洋召集了一群读书人,说有事情要让他们做。

原来,高洋的儿子高殷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但之前国家不太平,皇帝也忙于争战,对文化工作关注得不够,因此当时的皇宫里,藏书少得连太子学习的需要都满足不了。图书数量少,图书的质量也不太行,里面有好多错误或者缺漏。

要想把书读好,那得先有好书啊!高洋想,如果找一群有学问的人,把那些适合太子读的書都找全,把里面的各种错误都改正,然后再把这些学者精心整理过的书拿给孩子读,那该多好呀!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高洋找来的读书人中,打头儿的叫樊逊,此外还有高乾和、马敬德、许散愁等,一共12个人。他们大多是当时的“秀才”。这个“秀才”可不是后来科举考试中那个“秀才”,它是指才华高、学问大的能人异士。当时“秀才”的名额很少,要想当个“秀才”,可能比后来当个进士还难呢。

樊逊等人接到皇帝的任务后,不敢怠慢,很快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可是,要把他们需要的书都找到,并且订正其中的错误,谈何容易!他们认真研究,终于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先找当时藏书量最多的几个藏书家,再把他们的书收集到一起。

就这样,书很快收集上来了,总共有3000多卷呢!有的同一本书还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有时某个版本错了一个字,但其他版本是对的,有时某个版本漏掉了一句话,但其他版本却是全的。这样一来,大家只需要把不同版本的书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把错字改正,把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啦!不过,即使这样,也耗费了这些校书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他们可算是做了一项很伟大的文化事业。

当时的北齐朝廷里,有好多不错的画家,比如杨子华等。他们目睹了樊逊等人的校书过程,并把他们的工作场景画了下来。这就形成了《北齐校书图》的祖本。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他们绘画的原稿逐渐湮没在了历史的尘烟之中。不过,好在他们的画作足够精彩,历代都有画家对着原作(或者原作的临摹本)描摹重绘。我们今天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最精彩的、最能体现杨子华等人的原稿风采的,还得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珍藏的宋摹本《北齐校书图》。

这幅《北齐校书图》描摹生动,画家以高超的艺术水平向我们展现了古代顶尖读书人生活的一角。春天正是读书天,伴着美好的春光欣赏此画,你有没有生出想好好读本书的心情呢?

猜你喜欢
北齐原稿秀才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趣读篇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腊节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订 正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
秀才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