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骆驼评价体系的ZZ 银行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

2024-04-26 08:28张珍珍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资产

张珍珍 张 波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

一、研究背景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之一,对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发展迅猛,资产规模不断增长。但是商业银行资产快速增长的背后,与之相伴的风险也日益突出,比如商业银行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财务风险易突发、传播性强、影响力大,从而导致多家银行难以避免地遭受过巨大损失。比如经营了23 年之久的包商银行,由于财务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于2021 年2 月7 日正式宣布破产。城市商业银行改良资产质量、防范应对风险的第一道保障就是管理财务风险,这样也可以提升整体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改善财务现状,进而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平稳发展[1]。本文从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流动性、盈利性与管理水平五个方面,来选取ZZ 银行2018—2021 年的数据作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并将以上指标细化为19 个细分类项,来分析与评价ZZ 银行的财务风险。

二、骆驼评价体系的理论介绍

(一)骆驼风险评价法的概念及特征

由美国金融管理局提出的骆驼风险评价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评价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包括资本充足性、管理水平、资产质量、流动性和盈利状况,由首字母的组合“CAMEL”而取名骆驼风险评价法。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把整体评分与单项评分相结合;第二,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三,在评价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能够兼顾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2]。

(二)骆驼风险评价法的评级体系及指标选取

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评级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公示:一是商业银行的五级分类;二是潜在风险的所占百分比;三是商业银行风控等级的确立和管理[3]。商业银行从五个方面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来评价相关风险,再确定权重,最后对选取的财务指标和相关权重加权汇总,得到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得分。根据得分比照对商业银行风险等级的规定,确认出实际的风险层级,并将评级结果作为银保监会评判的重要依据,为商业银行后续发展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4]。

骆驼评级法的综合评级如下:一是高水准银行,灵活应对市场影响,完全符合监管标准;二是正常运行的银行,不需要市场监管过多关注;三是存在部分问题的银行,需要引起监管部门重视;四是财务状况陷入危机的银行,需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五是濒临破产的银行,应及时整顿,更换决策者重新经营[5]。

三、ZZ 银行财务风险的总体评价

(一)ZZ 城商银行概况

ZZ 银行于2018 年9 月1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城市商业银行首家“A+H”股上市的银行。2020 年末,ZZ 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7 000 亿元,存款余额突破了3 110 亿元,区域存款份额也连续8 年排名各金融机构第一。

虽然ZZ 银行近年来发展良好,但在发展中遇到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2017 年,京蓝科技的子公司京蓝能科承接沁阳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项目,由于双方都不符合贷款条件,由沁阳永润的母公司焦作润华,向ZZ 银行明理路支行申请7 000 万元贷款(用于沁阳永润的项目建设),作为增信措施,京蓝科技为焦作润华向ZZ 银行的贷款提供了担保,真实融资方是沁阳永润、京蓝能科,在京蓝能科等公司并不具备贷款资质的情况下,ZZ 银行依旧审批了贷款。截至2021 年末,京蓝科技实际担保余额合计34.28 亿元,占公司净资产370.86%,营业收入7.3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5 亿元。京蓝科技经营连年亏损,巨额担保压顶,诉讼缠身失信被执行,ZZ 银行这笔贷款存在很大的逾期风险。因此,ZZ 银行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就非常重要。

(二)ZZ 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

1.流动性风险评价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偿债能力,但缺少足够的资金和成本,进而产生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ZZ 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等业务来获取资金,然后通过发放贷款来进行财务杠杆运行,借此来维持银行的流动性。2018—2021 年,ZZ 银行的存贷款比率分别是66.06%、72.33%、82.63%、98.13%;资产流动性比率分别是56.39%、56.44%、70.41%、63.72%;流动性覆盖率分别是304.42%、300.37%、353.94%、339.61%。

由存贷款比例过大转为财务杠杆过大,财务风险较大。2018 年ZZ 银行的存贷款比率为66.06%,与标准值75%向下偏离较大,说明ZZ 银行生息机会少,盈利性较差,但也说明其资金储备较充足,无法按期支付的风险较低;2020—2021 年,ZZ 银行的存贷款比率由82.63%增加到98.13%,迅速上涨的趋势表明ZZ 银行的财务杠杆也在逐渐加大,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财务风险。ZZ 银行还需进一步调整存贷款比率,以保持较稳定的资产流动性水平。

流动性覆盖率偏高,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流动性覆盖率的最低监管标准是不低于100%,但也并非越大越好,如果比率太高,表明流动性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的周转。ZZ 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逐渐上涨,在2021 年达到339.61%,表明其流动性资产充足,对于资金风险的抵抗力较强;但是,其流动性覆盖率过高,在2020 年达到了353.94%,表示流动性资产的储备比未来30 日资金净流出量的3 倍还多,大量的优质资产占用会导致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降低,ZZ 银行的运营管理还需完善。

2.资产质量风险评价

由资产业务而导致的风险称为资产质量风险,其主要是由银行自身的贷款业务产生的,银行信贷风险比较隐蔽,经常以资金影响的程度随着贷款增长逐步体现,几乎无法完全控制。2018—2021 年,ZZ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2.47%、2.37%、2.08%、1.85%;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分别是21.46%、26.94%、26.17%、27.66%;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分别是4.13%、4.11%、3.61%、4.75%。

对部分客户放贷较多,贷款投放集中度较高。关注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可以防止银行贷款过于集中而造成风险,我国法律规定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0%。ZZ 银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在2020 年下降,为3.61%,其余年份持续增长,2021 年达到了4.75%,均低于银保监会的10%的标准。如果单一客户的贷款比例持续增长,ZZ 银行不得不考虑大客户流失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比例过低,ZZ 银行也要考虑客户资源不稳定,以及客户不集中所带来的经营问题。2019 年,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增长了5.48%,达到了26.94%,到2021 年持续在27%左右,集中度偏高,ZZ 银行既要考虑贷款过于集中所带来的资产质量风险,也要考虑大客户资源流失带来的经营风险。

3.资本充足性风险评价

资本充足性主要用来衡量银行业务的经营状况,它既要求银行的资本能够弥补坏账损失,又要求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转,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和补偿能力的强弱。2018—2021 年,ZZ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是13.15%、12.11%、12.86%、1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是8.22%、7.98%、8.92%、9.49%;杠杆率分别是6.79%、6.34%、6.63%、8.72%。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可以用自有资本来弥补亏损的水平。杠杆率作为银行负债风险度量指标,能侧面体现银行还款能力,不得小于4%。杠杆有利也有弊,如果银行盈利,那么增加杠杆就可以扩大盈利,但是杠杆过多可能导致风险增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应当高于7.5%,资本充足率应当高于10.5%。

从统计数据看,ZZ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基本满足银保监会的要求,说明ZZ 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水平良好,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较低。杠杆率从2018 年的6.79%增长到2021 年的8.72%,处于合理的增长范围内,但是如果继续增长,可能会由于杠杆加的过多产生财务风险。

4.盈利性风险评价

商业银行也是特殊的企业,盈利能力是其最为看重的环节,为保证ZZ 银行的正常经营,稳健发展,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识别影响ZZ 银行盈利性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防范,进一步改善其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利润。2018—2021 年,ZZ 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分别是27.96%、26.46%、22.4%、22.98%;净利差分别是1.77%、2.29%、2.46%、2.24%;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8.88%、8.73%、7.62%、6.31%;净利息收益率分别是1.70%、2.16%、2.4%、2.31%;总资产收益率分别是0.69%、0.70%、0.63%、0.61%。

盈利指标存在波动,收益率明显不足。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收益的程度,其指标值越高,表明股东权益收益越高、盈利能力也越强。总资产收益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银行盈利能力与发展现状,指标值越高,该银行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越高。2018—2021 年间,ZZ 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从8.88%降到6.31%,总资产收益率从0.69%降0.61%,从历年数据分析来看,这是因为销售净利率及权益乘数降低,同时归母净利润占比下降。

5.管理水平风险评价

要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除了要合理把控经营成本、提高营业利润,也要注重对于人力资源的把控,然后才具备以科学的资产管理来提高银行盈利水平的条件。2018—2021 年,ZZ 银行的员工30 岁以下占比分别是52.23%、39.50%、42.45%、29.35%;40 岁以下占比分别是81.35%、81.84%、84.02%、83.55%;员工增长率分别是12.87%、9.15%、3.74%、3.66%;2019—2021 年,硕士以上增长率分别是6.63%、16.27%、7.61%;本硕以上增长率分别是4.46%、10.34%、5.23%。

银行的管理水平,可以从员工结构和增长率来分析评价。2018 年至2021 年,ZZ 银行员工30 岁以下占比逐年下降,40 岁以下占比只是略微增长,说明40 岁以上的占比呈现较大的上涨趋势,ZZ 银行的平均年龄较高,老龄化问题逐渐显露。除此之外,硕士和本硕以上的增长率都在2020 年迅速增长之后,在2021 年又大幅下降,2020 年ZZ 银行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但是2021 年又放缓了脚步,明显波动表明ZZ 银行用人策略计划不当,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计划,临时招聘的可能性比较大。2018 年到2021 年,员工增长率逐年下降,到2021 年甚至只有3.66%,ZZ 银行员工增长率与整体业务增长明显不符,易导致管理风险。ZZ 银行应当加强年轻人才的选拔力度,建立合理的人才吸纳计划,以及人才激励政策,避免在人才管理中出现年龄断层和学历断层的情况。

四、ZZ 银行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一是优化资产结构,ZZ 银行应适当增加高质量贷款比重,提升短期贷款比例,严控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将贷款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贷款质量,将存贷款比例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二是做好资产储备规划,ZZ 银行可以将剩余的资金储备用于其他投资或管理规划,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流动性覆盖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上,但不需要太高,防止资源浪费。

(二)加强资产质量管理

建议ZZ 银行对前五大客户贷款对象进行严格审查,对其资产状况、还贷能力和还贷时间等重点标准进行严格核算,同时,也要找机会,在不影响公司业务的前提下,限制对前几名大客户的贷款额度,以防止后期出现大客户还不上款所造成的风险。对贷款业务总量较多的客户群体进行适当的额度控制,个人贷款以及企业贷款均应严格设置限额条款,加强相关信用信誉评估工作,实时跟进及时反馈,尽量避免信贷业务集中化现象的产生。

(三)提高总体盈利能力

ZZ 银行要提高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开源节流”来实现,可以采用开拓收入渠道,降低成本费用的方式。在存款方面,ZZ 银行可以在保证合理存款结构的前提下,对于利差较大的产品进行适当激励,对于利差较小的产品增加规模效益,利用规模增长提高利润;贷款方面,加强电商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的审批以及放款力度,并且紧跟生态产业布局步伐,支持绿色发展,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降低成本费用,确保各项花费高效合理。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和内部财务系统,可以加强管控力度和水平,进行精准有效的管理;努力提高营销水平,提高营销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差异化营销,使得营销费用最大化地对业务进行支持。

(四)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ZZ 银行应当根据当年的业务发展和总体规划,提前编制用人计划,每年的招聘需求和招聘数量也应当提前做好规划,一方面可以对人才进行布局,全方位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也减少人员冗余或人员不足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ZZ 银行还应当调整人才年龄层次结构,防止银行的平均年龄偏大,后期出现老龄化问题。尽可能实现基层员工年轻化,优化基层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增强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贷款资产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