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域下东海云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24-04-26 13:35邵佩华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东海全域旅游

邵佩华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 316021)

引言

随着旅游经济的复苏和大众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点—面”式旅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他们更希望能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体验更多更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在此背景下,全域旅游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全域旅游是对某个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全系统的优化升级,使其为当地旅游发展服务,并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

一、全域旅游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全域旅游+”的特征

“全域旅游+”是指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和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整体大于相加的效果,如“旅游+医疗”“旅游+餐饮”“旅游+酒店”等,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条完整的旅游链,让游客充分地感受该区域旅游资源的魅力,其目的是探索新的旅游发展趋势,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效发展。

(二)全域主体的文化特征

在一个区域内,并非所有的产业都具有旅游特征,没有经过规划的资源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认同感,也无法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降低其对旅游区的好感度,只有把握住全域主体的文化特征,重视地方文化的作用,将文化融入每个产业,作为联系各行各业的脉络,才能有效地打造“依托资源、依托文化”的全域旅游目的地[1]。

(三)全域共建共享的特征

全域旅游与地方其他产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其他产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区域只有紧抓“共建共享”的发展特征,将全域旅游的理念和内涵深入到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体的思想观念中,让其作为主人公,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更主动地参与全域旅游的建设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目标。

二、全域旅游视域下东海云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培育旅游新的增长点

在全域旅游的视域下,东海云廊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了多种旅游模式,如绿色旅游和康养旅游等。同时,它还将旅游资源和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紧密结合,并结合了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天文奇观、农业水利等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为当地培育了新的旅游增长点。除了定海区的基本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外,全域旅游视角让该区开始重视资源基础上的文化IP 的打造以及“绿色旅游”和“怀古旅游”开发,为原本的旅游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丰富旅游新业态

在全域旅游概念的推动下,东海云廊的旅游资源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区域产生了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如海岸线景观、地质资源景观、山地景观等,这是对该区域旅游新业态的丰富。首先,综合特色、文化、创意等打造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旅游景观,将海岸线、绿道、山体、海洋、温泉等资源结合起来,丰富游客在东海云廊中的游览体验。其次,东海云廊完善旅游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化、智能化影视娱乐建设工作,并为年轻人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稳步推进现代化旅游项目建设工作。

(三)提高文化的独特性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全新消费要求。东海云廊积极地推动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本地文化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打造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了东海云廊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首先,东海云廊充分地挖掘了该地的历史文化,如鸦片战争遗址等,从中提炼出了“永远拼搏、致敬前辈”的文化内涵。其次,该地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如祖印寺、舟山名人馆、柳永广场、葆三公园等,为展示本地文化和历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另外,东海云廊在这些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开发,比如状元阁开阁典礼、状元巡街、院士墙等文化创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备了独特性。

三、全域旅游视域下东海云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

(一)全域视角不足,协同机制薄弱

在东海云廊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全域视角不足和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机制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资源开发规划缺乏整体考虑和统筹安排,不同景区和景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譬如以吸引儿童为主的游乐设施场所宜“聚集”“扎堆”,以使游客玩得尽兴。现在很多游乐设施场所分散在各个区段,游客一次只能玩一个项目,想要玩其他的项目就要“转战”其他区段,很不方便,也不利于游客聚集,形成规模。

2.相关部门之间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开发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方面缺乏充分的沟通协调,缺乏合作的意愿和有效的机制,不利于系统、整体的设计和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3.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合作不足,无法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定海城区的旅游景点与东海云廊之间互动、关联不足,设施设备尚不能为东海云廊的旅游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平台。

(二)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

东海云廊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一些景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出行和参观体验不佳。具体问题包括:

1.入口多,外地游客和不熟悉设施的本地游客如果随机进入一个入口,很可能没有到达最佳游玩点,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到想去的景点,而中间没有可乘坐的交通工具,这样游客体验感就不好。

2.景区内及景区间的公共交通不便,自驾游线路设计不合理。

3.导览服务与旅游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的讲解和辅助。

4.部分景观节点的服务设施不足,影响游览的顺畅性。

(三)内容不够丰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

目前开发的文旅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如1840广场、状元阁、院士墙等,其他的譬如民俗文化、佛教文化、渔业文化(如渔民画)、特产美食(如茶文化)等元素较少或缺失。

四、全域旅游视域下东海云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开展全面评估,科学管理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深入地挖掘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民俗遗存等。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确保文化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然后,需要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和评估,明确各资源的特色和价值所在。其次,要合理地设计游览路线和参观顺序,使不同类型的资源能相互衔接。再次,需要投入资金进行资源的提升和互动性开发,增强游览体验感。最后,还要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防止过度开发破坏资源。

只有深入地研究资源特色,科学设计与布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利用。

(二)整合周边多样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全域旅游

以东海云廊为主线,以百里文廊为覆盖,形成“点(各知名景点)—线(东海云廊)—面(百里文廊覆盖区)”相互交织、资源共享的乡村共富文旅品牌的创建,这是定海全域旅游的主要目标。

1.打造品牌IP(如吉祥物)

为东海云廊量身打造品牌IP,采用短视频、动漫、故事等形式,以大规模的线上线下征集活动等为渠道,开展东海云廊IP 的设计和策划,以期获得长久的关注度。同时,利用东海云廊各入口或景点打卡等形式,在游客获取全部打卡后,免费领取吉祥物等纪念品,来赢得更多的关注和传播效应。

2.利用名人资源

东海云廊是一条文化长廊,一定要体现文化性,把本地文化资源或故事挖掘出来,讲好名人故事,注重文化地标打造,增强东海云廊的吸引力和乡情凝聚力。在东海云廊设立自助纪念品购买岗亭,设置专题售卖三毛、柳永等舟山籍著名文人墨客的文创品,运用名人效应来扩大东海云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邀请影视剧剧组、综艺节目在东海云廊和百里文廊区域拍摄作品,提高东海云廊的关注度。

3.推广与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可以和文旅企业充分合作,进一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线路的多样性,推出主题旅游线路,如历史文化线路、生态环保线路、民俗风情观光线路、宗教文化旅游路线(千年禅路)、特产美食一条街等。这些线路以东海云廊为核心,可以辐射到全域旅游区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定海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

4.加强策划活动

利用东海云廊开展长跑、骑行、竞走等活动已经初具规模,需要进一步策划、承接高质量赛事,打造“体育+旅游”的东海云廊特色,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

东海云廊连接了鸦片战争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点,有着开展研学游活动的重要基础,可以设置专题组织各地的旅行社企业召开研学游产品开发研讨会,借助社会力量推进东海云廊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与各类单位、学校合作,开展东海云廊主题演讲、绘画、摄影、征文、短视频等比赛,以及绿道志愿者等,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加流量。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最需要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和领略新时代风貌的游客群体当属老年群体,但东海云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入口都需通过陡峭的斜坡才能进入,老年了年迈游客的进入。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开展东海云廊尊老专场游等活动应摆上议事日程。例如,开设东海云廊尊老专线车并定时定点发车,从而让老年人有所期盼,制定旅游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加装尊老爱幼升降电梯,解决老年人和婴幼儿童车出行的困难;设置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采取便捷的交通和其他辅助措施。这些都是可以重点考虑的爱民惠民举措。

“环浙步道”舟山分支定海段长度为119.11 公里,东海云廊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绿道体系,规划绿道路线,优化绿道交通,贯通东海云廊与百里文廊、社会交通的接驳通道,提高全域旅游的可达性和便利性,是开发利用东海云廊文旅资源的基础和当务之急。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东海云廊交通情况等相关信息的匮乏和不畅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东海云廊人流有限的主要成因之一。加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供东海云廊和周边地区的所有服务设施和交通入口信息,提供各种线路的查询和定制服务,通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个性化,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3]。

东海云廊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积极地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运营、合作开发等方式,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或团队进行运营管理。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可以提高运营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也可使东海云廊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竞争力。

五、结语

东海云廊作为定海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地展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文化和旅游风貌。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该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东海云廊,并推动该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通过对东海云廊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将其打造成当地的特色文化标志,进一步推动整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形成全域旅游矩阵,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东海全域旅游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东海采风作品选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
精卫鸣,歌东海
旅游的最后一天
李东海的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