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以宾阳炮龙节为例

2024-04-26 13:35罗云利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宾阳文化遗产物质

罗云利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对于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的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物品、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文化遗产是通过代代相传来保持其活力的,不仅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对促进国际间的相互尊重和认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宾阳炮龙节作为广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社会意义和文化认同。这一节庆活动是壮族和汉族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展示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宾阳炮龙节不仅是一种古老的节日庆典形式,也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当地民众生活中的文化实践。其独特性在于历史的深远、形式的多样和寓意的丰富,正是这个特性使宾阳炮龙节成为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

在数字化和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呈现出新的趋势,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策略和措施。本文旨在探讨宾阳炮龙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如何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和市场化运作,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而在保持其文化本质的同时,提高其影响力,扩大其传播范围。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也可以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

一、宾阳炮龙节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现状

宾阳炮龙节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与历史上著名的狄青与侬智高在昆仑关的战役有关。传说中,狄青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以及为了驱逐瘟疫和恶灵,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舞龙和燃放鞭炮。这一传统逐渐发展成为宾阳炮龙节,成为宾阳县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1]。

随着时间的推移,宾阳炮龙节逐渐演变成一个集民族文化展示、社区参与和旅游吸引力于一体的重要节日。它不仅仅是一项民间庆祝活动,更成为了宾阳县乃至广西地区文化身份和传统的重要标志。2008 年,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得到了官方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

宾阳炮龙节的发展现状反映了这一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与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宾阳炮龙节不仅保留了其传统的庆祝方式,如舞龙、燃放鞭炮、展示民间艺术等,还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使得这一节日更加多元化和生动。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宾阳炮龙节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宾阳炮龙节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3]。例如,在节庆活动中增加了文化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体验等环节,这些新的内容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提高了人们对宾阳炮龙节文化价值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宾阳炮龙节也开始借助这些新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分享等方式,宾阳炮龙节的影响力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元的受众中传播。这不仅增强了节日的社会影响力,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宾阳炮龙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宾阳炮龙节的社会文化价值

宾阳炮龙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宾阳炮龙节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民俗内涵,具备了成为文化产品的基础。它不仅代表了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还包含了独特的视觉符号和精神元素,这些都是构建文化的关键要素[4]。

宾阳炮龙节的非遗文化价值深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历史之中,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使得它在转化为文化产品时,能够在情感和文化层面与受众产生共鸣。宾阳炮龙节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节日庆典,更是对历史、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表达,其文化内涵具有激发人们共同记忆和情感共鸣的力量[5]。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宾阳炮龙节有机会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更广泛的传播。通过线上平台的展示和互动,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宾阳炮龙节的文化活动,从而使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方式对宾阳炮龙节的历史、习俗和活动进行介绍和展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宾阳炮龙节的知名度,还能够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二)宾阳炮龙节的旅游经济价值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炮龙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每年的节庆活动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游客的消费活动对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和零售等行业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除了直接带来的旅游收入外,宾阳炮龙节还促进了当地文化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在节庆期间,各种与炮龙节相关的纪念品、工艺品以及地方特色商品成为游客的热门购买选项。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商户的收入,也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了展示和销售自己作品的机会。

宾阳炮龙节还带动了当地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加强了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如旅游咨询中心、特色餐饮店和文化体验区。这些设施的建立和运营既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路径

(一)利用跨界合作,实现旅游内容构建

宾阳炮龙节的旅游内容开发需基于其核心的文化价值观。首先,这一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庆典,更蕴含着对历史、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挖掘这些文化价值观,可以构建一个与社会大众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正面形象,为宾阳炮龙节的开发奠定基础。其次,宾阳炮龙节的形象化非常关键。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都有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精神内涵。通过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高辨识度的形象,结合当地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可以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生动的文化符号。再次,故事的力量在于其能够传达深刻的世界观和情感共鸣。宾阳炮龙节的故事和背景非常丰富,可以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如数字化媒体、动漫、影视化等,将这些故事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内容,增强其文化的影响力。最后,多元化的演绎手段对于宾阳炮龙节的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应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可以为宾阳炮龙节创造更加生动、互动的体验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增强其市场吸引力和文化传播力。

(二)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在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中,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这种模式涉及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宾阳炮龙节的系统化运营和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在传承和发展宾阳炮龙节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高校可以将宾阳炮龙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纳入课程体系,例如开设专门的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宾阳炮龙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从而培养对此非遗项目的兴趣和热情。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与宾阳炮龙节相关的实地考察和研究项目,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宾阳炮龙节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企业在宾阳炮龙节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赞助、投资或直接参与宾阳炮龙节相关活动等方式支持其发展。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或旅游项目,从而将这一非遗项目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科研机构可以为宾阳炮龙节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创新。通过对宾阳炮龙节的深入研究,科研机构可以提出保护和传承该非遗项目的新方法和策略。此外,科研机构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例如数字化技术,将宾阳炮龙节的文化元素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合作模式对于宾阳炮龙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还能够推动其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品牌。

(三)借助新媒体,开展旅游市场与品牌建设

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独特优势,可以更加生动、创造性地展示宾阳炮龙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特的魅力。例如,在微博和抖音等平台上发布关于宾阳炮龙节的精彩视频、生动故事和详细背景介绍,能够有效地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和兴趣。通过这些互动式的平台,宾阳炮龙节能够触及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与观众的深度互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积极参与。电商平台的融入同样为宾阳炮龙节的文化产品推广提供了新颖的路径。通过这些平台,可以销售各种与宾阳炮龙节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精美的纪念品、手工艺品、地方特色食品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宾阳炮龙节的品牌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还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新媒体平台上的直播活动也成为了推广宾阳炮龙节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直播,可以将宾阳炮龙节的庆祝活动和仪式现场传送到千家万户,让即使身处异地的观众也能身临其境体验这一节日的独特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直播带货也为宾阳炮龙节相关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宾阳炮龙节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能够有效地拓展其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同时增强其商业潜力和文化影响力。通过实施这些现代化的传播策略,宾阳炮龙节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在新时代下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灵感源泉。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深入地挖掘其文化内涵,而且需要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社会能够接受和欣赏的形式,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宾阳炮龙节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宾阳炮龙节的历史起源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几种创新性的发展策略,包括利用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发展,以及借助新媒体进行市场与品牌建设。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宾阳炮龙节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更好地进行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助力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本文的研究不仅是对宾阳炮龙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宾阳炮龙节有望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闪亮标志,展现出独特的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宾阳文化遗产物质
我要去远方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项目获批
海上丝路(1)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