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2024-04-25 05:04王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积极性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王菲

一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然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相关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而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地理课堂。笔者在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出可借鉴化建议。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具有知识点较多、内容抽象等特点。新课改后,地理教材的编写从根本上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初中地理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心理。

2.教学方法古板,与生活联系少。

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分数,而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的,与生活缺乏关联,造成了学生对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认识不足,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应用不足。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1.应用信息技术,激活地理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

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和航运的发展,并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突出河流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展示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的新疆地区,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恶劣自然条件、人文障碍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对国家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地理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依靠课本上的图片,而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更多的立体图片、视频或者时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世界地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网络上的图片或视频,介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的生活位置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区分不同种族的区域。在学习气候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加入一些气象预测图,从而增强学生分析气候的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单调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富有趣味性的事例,让学生在思考、探究、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特定的案例导入课堂中:“在重庆、贵州、桂北、鄂西等地,有两层以上的竹屋,而在北方,很多人都会在屋顶上晾晒或者存放物品。而且,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朝南的。”有同学总结经验说:“南方多雨、潮湿,所以才会有竹楼和吊脚楼。”也有人说:“北方的小麦要晒,北方的房子是平顶,这样能方便晒小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得到大量的有用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地理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积极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更新、充实新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案例,開展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内化地理知识,以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落实学生的创造性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积极性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